※ 引述《caroline4247 ()》之銘言:
: 人生無常,無論貴賤,生老病死總是每天在我們身邊上演....
: 我開心的當外婆一年多,感覺好棒!我也一直慶幸快90歲的公婆生活還能自理
: 跟我在當地上班的兒子住在一起,算是比較安心!
: 就在前幾天婆婆跌倒骨折,緊急送醫開刀,做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順利
: 我從原本被認為對經濟沒有貢獻的家庭主婦,立馬升級成為:緊急聯絡人!
: 因為我歷年來接送看病,最了解婆婆的病史T_T
: 目前還在住院中,白天我照顧12小時,晚上請看護顧12小時,採兩班制
: 我老公還未退休繼續拼經濟,其他三個大小姑都是開店做生意的,每個人都說好忙
: 昨天我學會幫婆婆挖大便,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耶!
: 出院後會接來我家照顧,大家都跟我說:妳辛苦了!這是長期抗戰要保持戰力
: 拜託我多費心,所以今天中午我大姑去換班一下讓我先回家休息,我還跟她說:謝謝
: 但是:我可以懇請老天爺繼續厚愛我嗎?現在心情有點混亂中...我是緊急聯絡人!
卡姨加油! (握拳~)
我媽過年前一週開脊椎,小年夜又進去開第二次,到現在我們還沒出院,這個月來都我一人照顧,緊急聯絡人是我,簽各種同意書的也是我
至於為什麼兄弟姐妹中只有我照顧,就不討論了。說到請看護這件事,我倒是放最後考慮,因為看到、摸到、聽到...才能真正放心
我想說,卡姨妳很棒的一點是...給子女的身教很好,不論妳對婆婆的態度,或是親力親為的照顧,都無形中影響了子女,所謂的【身教重於言教】就是如此而已吧!
簡單說一下這個月的心路歷程...
1. 《初期》開刀前~術後一週
即使我再累都不願請看護,因為病人的脾氣、習慣、語意...,家人最瞭解。病人要喬姿勢什麼的,看護或護理師情急之下有時候聽不懂病人講的意思,而這段時間是病人身體最虛弱時,心理也會跟著脆弱、煩躁。所以我再累,這段時間都要自己撐著
2.《中期》術後2~3週
一般來說,傷口差不多快癒合了,體力也恢復些了,也開始要求下床、復健...,這段時間,病人還是痛苦的,但照顧者已經輕鬆多了。
這時候可以考慮請12小時看護了,一方面是讓妳喘口氣,一方面是該著手準備+規劃回家後的安全措施,像是浴室加裝握把、防滑地磚、免治馬桶、病人日常活動範圍的動線規劃....,這樣接回家才好照顧。因為醫院的動線、環境都比家裡安全,沒先想好,回家又是一陣亂了
3.《後期》術後3~4週
後面的時間,適應助行器+復健的時間佔多數,但其實蠻多老人不願使用助行器的,囧
這段時間,如同我們的主治醫師說的,要多鼓勵病人,像他會要求我媽"要有尊嚴的過日子",上廁所、吃飯...這些事情至少要自理(之前全是我處理),一但全靠別人了,自己也會跟著覺得日子過得無意義了
所以,這段時間,心理支撐蠻重要的,無論對病人還是照顧者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