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娘家的媽媽身體狀況不好,長期在洗腎,
所以家庭的行程都是以媽媽的狀況做考量。
爸爸退休以後也是全職在照顧媽媽。整個心力都放在媽媽身上,
雖然有時還是會習慣性念念我們小孩,
但是我們都可以感覺到在「情感」的交流上,他們是需要我們付出的,
而他們能觸及到我們實際生活的部份已經不多了。
我結婚的時候,因為老公家裡沒有可做主的長輩,但有一票愛出意見的親戚,
原本只想在南部祭拜祖先的行程,變成有宴客,而且還延伸出簡直算迎娶的儀式。
(製作、導演、道具、執行:我跟老公兩人,編劇:一票人)
考量到爸媽的狀況,我讓他們中午以前抵達宴客的餐廳,就當是吃喜酒一樣,
更早的儀式就請了姑姑、姑丈作為女方親戚坐鎮。
(有跟爸媽說明,他們也沒多問就贊同)
姑姑可能心疼吧?喜宴完責罵了爸爸一頓,好像他不把女兒的終身大事當回事。
(其實我跟老公本來就沒有想要在南部弄這些東西,
所以我們也只是配合演出,我不覺得爸媽來配合演出很重要)
但是爸爸反而是責怪我很不懂禮數,該他表現的時候沒給他表現。
結婚後我跟老公也經歷了一些事情,工作、房子、健康...
大致上就我們兩個自行決定、自行承擔一切。
老公有一年元旦過後脊椎骨折,
但還是裝著背架陪我回娘家過年。
爸媽也只是口頭關心了一下,看他能走能動,還要他陪去參加我媽的新春聯誼。
(老公因傷請了半年病假)
還有一年老公住院一個禮拜動了小手術,也是之後回娘家才在閒聊中附帶提及,
爸媽當然也是口頭關心了一下。
爸媽住中部,我們住北部,我大概一個月例行回去1-2次,
媽媽有特殊狀況時就機動調整。
因為現在會每天跟媽媽傳line(很例行地問吃什麼、下班沒、早安午安晚安)
除非有事才會打電話。
雖然我心裡會期待他們也能多參與我們的生活,
譬如我們在家裡留了爸媽的房間,
可一年最多也就在層層規劃、準備之下,他們來住個一兩次,過一晚。
可實際上,爸媽離我們的生活,好遙遠。
(有時候老公去參加親戚的聚會,爸媽還很驚訝,原來老公還有親戚?!...
明明就是閒聊中也會提到的人物,但爸媽卻從來不把我們的事放在心上)
幾個月前,跟老公感情很好的爺爺過世了。我們一接到消息都很難過。
老公馬上回老家奔喪,我也打電話跟爸媽報告這件事。
爸爸第一個反應是:那我*月*號的活動你不能陪我去了!
(原本要答應兩個禮拜後回中部陪他去出席一個活動)
電話中也沒再講什麼。
不久爸爸又來電話,說依禮他應該要去弔唁,但老公家太遠了他沒有辦法去,
我什麼時候要回去啊?要幫他準備什麼什麼什麼....
不知道為什麼我當下覺得好心寒。
我覺得如果爸爸說他要去弔唁,我一定會跟他講路途太遠,我幫他處理就好,
但他自己開門見山這樣講,我真的只有一種很厭惡很心寒的感覺。
爺爺的事情處理完後,換媽媽住院開刀,我請了一個禮拜假在醫院照顧她。
(接近年底,算是我工作最緊湊的時候),但爸媽也沒說什麼、問什麼,
也沒再談到爺爺的事。
我告訴自己,爸媽為了應付生活和病痛,
雖然很想關心小孩,卻分不出太多的心力做這件事,
我真的不用去介意他們對我的狀況那麼漠然。
照顧完媽媽,回家,換老公要出國出差兩週,
其實我們每年都會出國一兩次,我通常行程安排好會跟爸媽報備一下,
出國前再講一下,(但爸媽也不一定記得),回國後再報備一下。
這次因為媽媽剛出院,所以我沒有再特別報備老公確切出國的時間。
(但是行程之前已經講過很多次,媽媽在住院時閒聊也有聊到)
碰巧今天妹妹從國外打電話給我之後又打電話回娘家,順口說了老公今天要出國的事,
妹妹傳訊息說,爸爸有點不高興我沒有告訴他們老公要出國。但她覺得我不可能漏掉。
晚上,媽媽傳了一個簡訊,說
老公現在沒有多少長輩關心了,我應該多提供他們互動的機會,
讓老公覺得有人在關心他。
收到這個訊息,心裡面很多感觸又點點滴滴地湧出來。
為什麼電影上很多父母慈愛的劇情,現實中我卻感覺不來?
是我,期待太高嗎?
後來老公在登機前打了電話回娘家報備。
(據說對話內容主要是解釋為什麼我們事先沒有跟他們說他今天要出國)
(你們出國前有需要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