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SBCiti (The Best)》之銘言:
: 想請問各位版友,有人是在生完小孩後就有一方辭掉工作在家全職帶小孩嗎?
: 身邊幾個朋友這幾年陸續都有生小孩,大多是生完後過段時間媽媽回到職場工作
: (畢竟現在的大環境要靠單薪養家真的很辛苦 ...)
: 但是也的確有朋友是就從此當家管了 (僅少數)
: 有跟老婆談到這問題,老婆很堅持將來生完小孩後就要在家帶小孩
: 但是現實上,我跟她的薪水都不算太高,加起來每個月也才六萬初 ...
: 雖然住家裡所以省了房租水電,但是若以後只靠我一個人的薪水
: 再怎樣我也覺得這樣的生活品質會隨著小孩越來越大而更辛苦 (因為花費會越來越多)
: 很老實的跟老婆講清楚這經濟方面的問題,現況並不太能允許她生完後就都不工作了
: 但是每次講到這,老婆就會不高興,然後話題就停了 ...
: 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讓我很擔心未來有小孩後該怎麼辦
: 因此來婚姻版想請教各位,也許能得到一些不錯的經驗分享跟回饋
: 再拜託大家了!
(目前全職媽一打二,分享一下狀況和心得給原po參考)
!加註警語:
此案例屬於物欲極低之極端個案,我自已有時也會覺得自己瘋瘋的,
就請加減看,知道這世上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樣的日子都可能會有人覺得開心就好。
知道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努力去達成的每一個人都值得鼓勵。
下面是本文。
生老大開始單薪(老公薪水實拿只比三萬多一點),當時和公婆住,
老大一歲半左右時婆婆叫我們搬到婆婆多年前買的另一間(離婆家很近的)公寓住
(原本住那的大伯為了小孩學區另外買房搬走了),後來老二出生。
我們一開始的考量就是,省錢。因我和老公都不求上進薪水不高,
就算雙薪,我的薪資拿來付褓姆和奶粉錢就差不多了,加上本就打算要不就不生,
要生就生兩隻,如果以兩隻來算,請人帶就負數了,自己帶產值反而高。
(鑑於個人觀念,以及教養的考量,無法接受給長輩帶。
一方面孫被寵壞有前例可循,另方面也覺得他們著實已辛苦大半輩子
不應再無薪或低償被兒孫綁住,該好好去過自己想過的日子了)
【清貧夫妻消費概述】
生活花費方面,老公一直都有給婆婆家用,婚後也就維持婚前慣例,
再加上我們住屋的水電瓦斯等開支,以及賣場買米油醬油、市場買水果什麼的,
算一算大概一個月近兩萬至兩萬多的支出。再加保險、紅白帖之類的開銷,
老公的薪水每個月接近打平。每年年終結餘後如果有多就會存下來,
存到一定金額買張股票放著。老公平時很少花費,衣服都是他哥淘汰的恩典牌,
婚前還有上二輪戲院看電影,有小孩後忙小孩就忙不完有時間補眠就要偷笑了,
完全不敢想看電影或約會之類的事。每年最大娛樂支出就是買小說漫畫,
算算大概一年間花在他自己身上的錢還不到一萬吧。
(約三、五年一次失心瘋花以前存款大買套書未計入)
我自已的花用(包括自家買食材煮早午兩餐,個人買書,自家網路手機保險)
是拿婚前自己存的錢出來使。平常除了買咖啡豆買書買雜誌,
一兩個月和朋友約外食一次就幾乎沒怎麼花在自己身上,
置裝費零(我有身形相仿的姑姑們心寬發福後淘汰轉手給我的恩典牌),
頭髮原來是半年一剪或是巷子裡阿姨百元剪,這兩年更瘋,
乾脆跟著兩個小孩夏天理光頭(老公自己幫我們理),
留到隔年春天剛好綁馬尾,連理髮費都省。
每個月老公有給我3K繳國民年金和買食材,
但我目前為止(自己存款沒用完前)都沒動用,全數存起來。
如此結算起來老公也還有小存一點,我自己也有小存一點
(應該吧?哈哈,反正我的單身本還沒使完,沒想細算~)
【如何窮窮養兩兒】
至於小孩的平日花費,除了三餐,就沒有了。
小孩剛出生和滿周歲親友包的紅包,拿來買尿布、打預防針,
上網買二手小孩用品(學習馬桶、餐椅)以及清潔用品等,
大隻的目前四歲多快五歲,已經結清還有剩餘被我拿去定存了。
小隻的持續支出中。兩隻都母乳全親餵,乳牛資歷幾無間斷,完全沒花到奶粉錢
(所以我的產值還要再往上加....)
我們很好運的是親友恩典牌超多!
(老公是么兒,上有三兄姊都生二個,小孩也都大了全用不上了)
所以我們從沒給小孩買過衣服鞋子襪子,
連童書玩具都多到還有可以捐的或轉售的。
只有每年小孩生日,我自己花錢買禮物送小孩,
耶誕節花個一兩百買小禮物假扮噎蛋老人這樣。
我們婚前就討論過對小孩的教育規畫,五歲上大班,六歲進小學,
全公立,幼稚園沒公立就別念了(反正有老娘自己在家陪玩),
原則上不補習,除非小孩自己有讀書天賦又強力要求那就「再議」;
高中或高職就到時候見招拆招。供完高中職,
年滿十八要工作、半工半讀,或是上大學就由孩子自決,
學費也請自己想辦法。(我自己當年也是學貸,自己付錢會比較痛也比較認真這是真的)
當然也有幫他們把從小到大壓歲錢開戶統統存起來,
二十歲前要用來學才藝或從事其他活動要寫計畫書簡報開會討論,
二十歲後交由他們自己決定要拿來怎麼投資自己都行。
【小結與建議】
基本上我和我老公都屬於物欲超低的怪咖,
節能減碳無房無車不開冷氣三餐自煮,出入全靠雙腿加上大眾運輸,
目前只有一輛歐兜拜老公上下班通勤用。
我算稍微普通一點,還蠻愛旅行、吃好料、玩玩具、學才藝看展看劇什麼的,
(我老公連旅行都是單騎苦行,味覺不太好,吃不出食物好壞所以只要求有吃飽 orz)
但這些事我多半在結婚前就非常認真精實的執行過十幾年,
所以對於接下來有十幾二十年無法恣意妄為也就沒那麼哀傷。
我們在婚前就如何養育小孩這事已逐項討論確認過,
覺得可行(並且不會讓自己覺得受了委屈)才決定好吧那我們可以結婚生小孩了。
原po婚前來不及討論的,現在開始討論並且取得共識也還不遲。
討論什麼?過來人的建議是:
一,對於生活品質(物質、娛樂)各自的要求與底線?(記得換算一下月支出水準)
二,對於有小孩的家庭生活的想像或藍圖→想要給小孩什麼樣的家庭生活?
(一樣要換算成月支出)
三,小孩的教育規畫與約略支出概算。
四,夫妻兩人的職涯(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以及退休或老年規畫。
我自己為例,我打算花十幾年帶兩個小孩長大,
其間就盡量省吃檢用,除前面所說的因為我自己薪水不高帶小孩產值反而比較高之外,
我自己在家也沒閒著,一樣在自學,
過去的工作技巧沒打算放之外也在摸索第二專長,為重出江湖預做準備。
目前的規畫是等小孩都小三了換我出來賺,留老公在家煮。
我們夫妻想要給小孩的是有媽媽的學齡前(為娘的我比較有原則,
適合扮黑臉演壞人教小孩規矩,由我在家先建立好生活常規應對進退
用餐禮儀功課學業自負其責等俗務)等小孩適應就學生活,就換老公在家當煮夫,
包辦等小孩放學、陪讀陪玩耍、一起運動看漫畫和怕媽媽(大誤)等重責大任。
我想說的是,如果夫妻倆有比較高的物質要求,
以及對於小孩的教育有較高額度的投資與期待,
或是對於那些可以拿來說嘴添面子的成就看得比較重一點,
或對於「不落人後」、「贏在起跑點」、「比我還要強」有所盼望。
那麼就要有配套,也要能夠商量出夫妻的共識,
至少往後在面臨先有魚還是先有熊掌時,
夫妻倆能有個大約的優先順序和底線,
儘量避免使自己或配偶落入無盡的犧牲搭配無盡的抱怨之循環。
資源(包括金錢與時間)有限,要養小孩要嘛砸時間,
要嘛就砸錢。錢不夠多當然就「整尊撩落去」,
原po太太想自己帶其實以原po現有的薪資水準來說是比較賺的,
如果原po太太能耐得住被小孩全天侯全年無休折磨也不以為苦,
原po也有心裡準備做太太育兒與家務的最佳戰友,
認真力挺並適時給予稱讚鼓勵和支援,
真的可以考慮生兩隻或更多,(如上所述)生越多省越大。
只是真的要好好估算一下夫妻兩人的基本開銷,
看想要、或能夠單薪幾年,預計幾年後恢復雙薪,
(除非像我老公那樣無欲無求,只要求能有飯吃有地方睡覺,
不然還是建議別單薪太久,)
小孩還小的這頭幾年兩夫妻一起撐一下,
該省什麼該花什麼夫妻倆有共識是最好不過。不然真還有得吵。
誠心建議好好討論,做好心理準備與建設,
歡歡喜喜迎接新生命新成員的加入。祝福你們~(一起加油吧!)
最後要感謝原po讓我有機會再度檢視我們究竟有多窮,
呃,雖然好像很窮很可憐,沒錢也沒時間花錢,但其實日子過得很快、很快樂!
一轉眼小的會跑來跑去咿呀叫爸媽,大的也要準備上大班了。
日子一天一天很慢很漫長,一年一年卻快到我好想喊暫停,
孩子們這麼小這麼歡這麼口齒不清這麼笑容燦爛的日子如果可以停留得久一點
那該有多好!(想想而已,不要太當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