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oo.gl/CezIS2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
。'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
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
狙皆起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選自《列
子·黃帝》 註釋
宋國(今商丘)有一個養獼猴的老人,他很喜歡獼猴,養的獼猴成群,他能懂得獼猴們的
心意,獼猴們懂得那個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減少了他全家的口糧,來滿足獼猴們的慾
望。但是不久,家裡缺乏食物了,他將要限制獼猴們的食物,但又怕獼猴們生氣不聽從自
己,就先騙獼猴們:「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三顆,晚上四顆,這樣夠嗎?」眾多獼
猴一聽很生氣,都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四顆,
晚上三顆,這樣足夠嗎?」獼猴們聽后都很開心地趴下,都很高興對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
如果我是尊夫
我會先把孝親費大砍一刀,每個月跟其他人一樣出一萬
這樣一年省了24萬
然後動不動再買個三萬五萬的大禮或是逢年過節送紅包
總之不超出這24萬
也許會收到奇效也不一定
反正再糟也不會更糟了,不是嗎?
以長遠來講,就算是要孝親
也得要尊夫自己留得青山在,才有辦法細水長流
一下子被榨乾了,以後只會有心無力
別人也不會感激
留點本,萬一有機會來個雪中送碳,搞不好就由黑翻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