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ccoon (謎貝兒)
2015-10-01 01:54:31身為一個和某板友有一樣後遺症的人,我先說結論:父母的愛,對孩子而言沒那麼不可取
代。
曾經我也以為班上單親的同學很可憐,聊天時都會盡量避免談及家庭,爸媽來接送時也會
避免讓同學看見。直到我成長到有了自己的家庭,我才明白:血緣從來就不是家庭的絕對
構成要素。
華人社會太過重視親子,於是一堆人成天洗腦你結婚就要生子,小孩就該孝順奉養父母。
事實上,許多表面正常的家庭,內裏少不了覺得沒有小孩人生會更好的父母,以及受著傷
留下後遺症的孩子。因為當父母與當孩子,同樣不容易。
有些人天生就缺乏愛的表達,更何況愛的施與感知不一定對等。當有一個人處於長期壓抑
或其需求難以被滿足,受影響的將包括他和所有他周遭的人,這點,不僅僅是指我們口中
無辜的小孩,成人也一樣。小孩或許比較無助無辜,但成人也是獨立應受尊重的個體。
父母被預期愛小孩,而很多人往往連愛自己都侷促,又要付出多少才是合格的父母?
到最後,是否又打著過去犧牲付出的名義,反過來要小孩償還?
對待親人確實比對待其他人重要,然而,若彼此無法相愛相守,也不必太過強求及自我
苛責。
親人更不是血親就親過姻親,真正愛我們的、不以愛為名勒索的,才是我們該決定要相守
的對象。
回過頭看,縱使上一輩的某些行為在我心中留下傷口,我仍然很感激,也理解每個人都在
努力,更開心能來到這世上,體驗那麼多美好與不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