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lingAmelie (Amelie)》之銘言:
: 其實,我們一廂情願的相信媽媽一定內建母愛,本來就沒道理。
: 只是「不適任的母親」,這題目,太燙手、黑暗、現實,
: 沒有人願意談,沒有人願意想。
: (相較之下,"不適任的教師"這題就簡單多了!
: 所以才那麼多人洋洋灑灑!
: 我們人類就是這麼偽善!真正的難題沒人敢解就假裝不存在!)
: 「王子公主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是童話,
: 長大後我們都明白,因為離婚率高攀不下。
: 那,為什麼?大家都不明白「爸爸媽媽永願愛你喔」
: ─這也是童話啊!
: 大概是因為,愛人伴侶可以再找,可以換,
: 父母是唯一的,無法換人...
: 父母是唯一的,所以我們就注定被愛嗎!?
: 這什麼邏輯啊!?
: 恐怕,只是我們希望、太希望「爸爸媽媽永願愛你喔!」,
: 太希望這句話是真的,
: 這個童話多麼美,太美,我們都不願意醒來。
: ps. 補充
: 所謂"愛小孩是天性",不愛小孩人類會滅亡等等...錯!也是沒邏輯!
: 造物者設計我們人類天生就會"做愛"!但沒設計我們天生會"愛"!
我覺得也許大人們可以如此理性冷靜的分析這世界上沒有什麼絕對的母愛
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從來無法讓很小很小的孩子去面對這樣的事實
許多人忿忿不平的,不是不願接受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
而是難過那麼小那麼單純的小孩必須被迫接受這樣的事情
我那天看到一則報導,一個敘利亞的十一歲女孩對著記者說:
「我恨透未來了,因為我們不是活著,就是死了!」
讓一個這種年紀的兒童對人生有這樣的見解,絕對是成年人或一個社會的罪孽
同樣的
原po媽媽有沒有內建母愛、所謂母愛是不是天性,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小孩需要母愛這種東西
而當提供不出母愛的人製造出需要母愛的生命,這就是該被譴責的事情
你不能要孩子接受這就是他的命
也不能期望孩子快點長大去明白母愛只是童話故事
你也不能告訴他,父母不是唯一,我們不是注定要被愛,或者我們可以一直換父母
不能是一個有選擇權的大人去要求沒有選擇權的小孩懂得這些事
大人可以換伴侶,可以自己療傷止痛,因為大人是大人了
小孩無法換父母,無法輕易接受換個人去愛,因為小孩只是小孩
母愛不是童話,那只是在孩子心目中期盼、想望和依賴的存在
要是小孩可以像大人一樣不要相信母愛可靠,事情就沒那麼讓人痛心了,是不是?
但問題就是,我們即使可以這樣教育小孩
但孩子大一點會發現,多數的人都有媽媽給的愛
我們如何去告訴他,他是少數的那一個不被媽媽要的?
我覺得這才是最難處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