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silme (魚美人)
2015-10-15 07:01:00我好像看到和我一模一樣的故事。
建議大家婚前真的考慮一點
雙方原生家庭背景很重要:最大的不同,就是一方生意人,一方受薪階級
(我是受薪族,如果表達失真請見諒;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受薪族居多)
生意人的特色,是就算有信仰(不管是宗教、還是一些處世哲學),最終還是信自己
會被另一方覺得根本就是利字擺中間!
花錢很活,但花的每一分錢,都隱藏著「投資」的概念
何謂投資?風險與效益的考量吧
一、付出以前期望值要大於一:
你先付出到讓我覺得值得投資,我「或許」會加碼投資
或者,你條件好到不用看到你付出也行。
二、付出以後要有回報:
我付出的,你就是要加倍奉還。我爽,我就然後回到一,加碼付出!
不爽,就想著攤平逢低加碼、持續微薄獲利(前二都都算好的)、獲利了結與停損。
受薪家庭的特色,是有一種堅持的生活信條,道德規範,或是宗教信仰
可能會被另一方覺得很古板。
用錢觀就是「預算」,會被對方覺很小氣。
何謂預算:
一、所有支出項目,會事先規劃(不一定寫在紙上),即使是意外。
二、在原規劃支出項目花掉的錢,不會很在意。因為那錢本來就是規劃要花的。
但如果能有經濟實惠的選項,會優先考慮。
三、不是規劃項目內的,又不是一定非花不可的項目,特別是一些Y理論的
會非常非常在意!
四、收入必須大於支出,沒花掉的部分優先儲蓄。會變有錢是因為省下來的。
夫妻是一體的,不能只是同甘不共苦。
我是受薪族男方,祖上四代公務員,單就我方我覺得,
當對方不斷的用「投資」的觀點考量婚姻時,
要你付出,又告訴你錢再賺就有了,是非常非常令人生氣與痛苦的!
作者:
feeks (菲客絲)
2015-10-15 07:42:00我有遇過完全相反的案例(不是我)認識一對情侶,男方是受薪族,家境算差,有欠債;女方家裡是生意人,家境中上;但女方爸爸小時候苦過,白手起家,所以只要求未來女婿有正當職業、人品好就行。沒要求聘金。交往時女方父母知道男生家裡比較苦,也只說尊重女兒決定。但受薪族男方因為自卑感,姿態故意擺非常高,連女生有用乳液,周末和家人會出外用餐、吹冷氣、等都嫌,嫌她奢侈不能持家。。總之就是論及婚嫁時就開一堆條件,要把女方壓路底,擺明娶媳婦就是要孝道外包的。最後只能分手。
作者:
waspie (曾為派)
2015-10-15 08:44:00說來說去都是價值觀差異太大造成的問題
作者: moumoumou (倒楣透頂了 衰到爆) 2015-10-15 08:54:00
我家也差不多 我跟我老公收入差不多 但家境差滿多我公婆常會讓我覺得有自卑引發的自大不過還好老公自己也很了解自己爸媽 加上我爸媽人很好所以一切都還是滿順利的XD
作者:
cattity (cattity)
2015-10-15 09:16:00其實很推這篇,甚至有些人會將這些觀念行為代入感情內,以自己風險與效益去橫斷感情的價值進而影響對方金錢用度與價值觀,還會美化自己貶低別人的觀念。其實 這何嘗只是原生家庭差異,甚至擴及男女職業也是,但,這差異若放進感情或婚姻裡,真的也頗格格不入。
作者: eve28x (吾實彼娘之非思為) 2015-10-15 09:45:00
價值觀差異就算不影響感情,未來孩子教育也會有分歧兩家人相處也會有不少摩擦,最後感情消磨
作者:
kawaii98 (kawaii98)
2015-10-15 10:03:00早上看原波說離婚了,後來又刪除?是離婚沒啊?
作者:
foxcoral (foxcoral)
2015-10-15 13:15:00這應該還是看人/家庭的價值觀 我的例子是女方生意人男方受薪家庭但是是一路走來都有固定收入的高階白領女方因為窮過對人較有同理心 相較男方一路走來家中都有穩定收入 較不能理解不同階級收入的人生活方式不同結婚時女方對婆家未要求聘金大禮小禮等婚紗等也都自己出餅也是訂三四萬給男方出 但婚後男方反而繼續替家裡付房貸 讓女方cover較多生活費等等
我只能說家庭背景只會影響ㄧ部分個性才是關鍵 不然我家是生意人,男方受薪家族,辦婚禮過程幾乎無磨擦,我們新人主導大部分的婚禮籌備男方努力給我能力所及最好的東西,我也盡力出錢分擔說穿了就是原原po不會為老公著想不然ㄧ百萬基金可以辦得很完整了
作者:
mavisQ (cheshire cat)
2015-10-15 13:33:00怎麼辦 我看不出妳想表達的重點是啥
作者:
feeks (菲客絲)
2015-10-15 21:11:00其實很多有錢人很低調;反而是不怎麼樣的人有自卑感怕別人看不起而衍生自大
作者:
lotustu (櫻桃è—莓å£åˆ°äº†!)
2015-10-17 01:25:00我覺得這篇文中的分析,其實是很主觀的偏見。我個人主觀認為,重點在文中受薪方式公務員世家,公務員基本上薪水是很穩定的,一般不用擔心收入銳減或中斷,所以"花錢比大方"。生意人與私人企業受薪人員,飯碗比較脆弱,退休的福利又未必好(未必有),花錢上就比較計較CP值。我記得我婆婆在婚前有次聊到報稅時,我說稅率應該沒這麼高,我婆婆說:商人都會逃漏稅,所以才不用繳這麼多(這高的稅率)聽的當下很火,離開後,我跟男友確認她是否是這意思?我男友(現在老公)說,他媽媽的意思是節稅,但用詞不當。(婆家是公務員家庭,我爸是專業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