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一直很想跟大家分享這個話題。
財務問題通常是婚姻會面臨到的最大考驗,
但是台灣人不太喜歡討論錢的問題,似乎是因為不希望讓人覺得他們很現實。
每次我帶的工程師小弟弟或小妹妹在規畫結婚,我都會建議他們優先思考這一塊。
婚前的金錢規劃,應該以能力為主要考量。
計算兩個人的總收入,依據能力去規劃婚禮、蜜月、未來居住問題~~~
如果錢不夠再熬一下,盡量別跟父母開口、免得婚後落入父母的掌控之中。
很多人月領三萬,卻幻想世紀婚禮、豪華蜜月、獨棟別墅,
這樣的夢想會讓婚姻很快步向死亡。
雖然自己沒有辦婚禮,但是卻幫很多人籌畫過婚禮。
建議婚禮開銷一切從簡,整個婚禮的籌畫跟執行不要超出兩人年薪總和的一半。
(如果宴客管控得好、紅包可以回本,可以不把宴客開銷列入計算)
聘金先忽略,畢竟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不同...
省下來的錢可以好好去度個蜜月,也可以讓婚後過得稍微舒適一點。
另外,如果沒有足夠的頭期款、千萬不要為了結婚而買房。
免得還沒享受婚後的甜蜜,先因為壓力而吵架!
與其把精神浪費在煩惱,不如省下錢好好去渡個愉快的蜜月。
至於婚禮開銷,建議依據薪資比例去分配,不要讓壓力壓在一個人身上;
這樣可以免去未來秋後算帳的疑慮。
如果討論財務過程發現另一半很難商量,也可以趁機檢視彼此究竟適不適合。
更重要的是婚後的家庭規劃要在婚前談清楚。
拿我自己來舉例:
我跟太太協議,依據每個月的薪資、每個人每月提撥自己薪資的10%當作旅遊基金,
每兩年統計一次,然後依照金額決定旅遊地點跟方式。
同樣的道理,每個人依據薪資比例提撥10%做為未來孩子的教養基金。
生活開銷每個人依據薪資提撥30%,剩餘的劃入理財帳戶、不夠花下個月就再緊縮開銷。
20%劃進理財帳戶,從定存開始、兩個人各自尋找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嚴禁進行自己不瞭解的投資行為。
另外30%就是各自運用,看是要繳保險、還是要給各自的爸媽、或者是要當零用金都行。
保險必須以實用為主,嚴禁購買儲蓄險、理財保險跟高額度的保險。
這裡面有一些問題我們有先講清楚:
1.依據各自薪資比例提撥是最公平的,賺得多就負擔比較多。
2.即使有一方失業或無業,這樣的比例必須維持不變;
但是各自運用的那30%就必須平分,這樣對未來全職帶孩子的一方才有保障。
3.各自運用的金額,只准剩下、不准花光。
4.老公我每兩個月出一份財務報表。
5.有任何額外的開銷,必須提供書面留底、從旅遊基金提撥。
6.理財基金不論盈虧都不准動用,每兩個月列進報表盤點、每三年結算一次總額,
除非買房才可以領出。
7.各項支配比例每一年重新討論一次。
8.年終獎金扣押,等紅包跟報稅開銷統計完後、餘額雙方平分。
這些條件看起來會有很多問題,但是執行半年後彼此就習慣了。
連家庭成員保險、投資項目、繳稅金額都列在雙月報表裡面。
我跟太太說...未來孩子想去旅遊或買較昂貴的玩具,我會要求他寫請款單跟計劃書。
老婆說我很嚴苛!!!
但是成果很有效,我們結婚三年後就存到房子的頭期款了、雖然只買得起鄉下房子。
為了減輕房貸壓力貸款分30年期、年終獎金有剩下再撥一部分額外還本金。
以30年期計算的話,每個月的房貸繳一萬八上下。
結婚戒指欠了一年,第二年跟第三年總共補了兩顆還給老婆。
老婆欠我的婚戒就換成孩子的奶粉跟尿布了!
旅遊基金剛好可以配合年假,想不到地方玩的時候就一半繳房貸、另一半平分。
現在老婆全職在家帶孩子,她領的零用金跟我一樣多、也就比較不會抱怨。
唯一抱怨的就是"所有開銷都會列帳,讓她花錢覺得很有壓力"!
建議大家可以多思考一下家庭財務規劃,
雖然不會讓感情更好,但是可以減少很多家庭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