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rama (林月如)
2016-07-16 20:05:45現在的人幾乎都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因此在面對各種人事物上,處理的方式與態度與過去大相逕庭
但同時,也更容易放棄選擇艱難的路
更容易選擇讓自己輕鬆的路
婚姻板創板十年,直到最近才開始愈來愈重視婚姻諮商的問題
或者說,愈來愈多人肯定婚姻諮商的這一塊
所以我想來聊聊,為什麼我們要繼續相愛?
其實每個人對愛情的定義不同,很多人婚後發現婚姻無法維持他們想要的愛情
所以就變得不愛了,想放棄了,想追求更美好的愛情,卻沒有想到要與對方一起努力
很多人並不是選擇給予,而是索取自己想要的愛情
因為認為自己現在會痛苦,是因為對方給不了,於是根本將對方排除在外
只是怪對方怨恨對方而自己把自己的婚姻變成墳墓
婚前能影響愛情的因素其實很少
婚後卻是爆發性的變多
但是能一起面對問題的狀況卻微乎其微
一般都是丟給對方去解決
因為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其實問題就在,自己已經忘了怎麼給予
是你選擇了封閉
只要求及計較對方的付出,只在意自己的感受
只怨憤著一切都與自己想像中的婚姻生活不同
不要說對方變了,其實,是你自己也變了
兩個人都在變,但是變得愈來愈遠
最後,忘了怎麼相愛
如果沒有孩子的話,我想這段關係很有可能在一次大爆發後就斷然結束
從此不相往來
但如果有孩子的話,往往不是壓抑著彼此的不滿努力維持表面婚姻
就是不斷地衝突而導致這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充滿了壓力
只是夫妻關係不好,但家庭成員上至祖輩下至孫輩
乃至於周遭的親友同事同學任何有接觸的關係都有如荊棘一般帶刺
因為壓力很有可能在任何一條關係的延伸線上爆發出來
例如,今天夫妻吵架了
早上擺著一張臭臉出門,各自到辦公室都無法笑臉打招呼
面對工作的壓力更大,想到孩子的事更是煩躁
想到對方更是一肚子氣,這樣的情緒不斷地累積,影響到工作
又更容易招來工作上的怨氣,進而又遷怒到家人身上
而孩子早上就知道爸媽心情不好
自己也戰戰兢兢,到了學校更是無法安心上課與同學相處
害怕有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好會被罵
更容易把恐懼父母的心情投射到老師身上,對老師無法放開胸懷
或著害怕自己表現不好老師跟父母說然後自己被罵得更凶
諸如此類,只要會接觸到的家庭成員,全部都會因兩人的關係不好受到牽連
但如果兩人的關係好,影響的範圍更是無遠弗屆
今天我借了一本書,裡面的序言有一句說得非常好
「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夫妻彼此相愛」
夫妻關係愈好,親子關係往往也會愈緊密
而延伸出去的社會關係,多半也都會是正向的發展
因為家庭關係好的人,會主動給予,散發善意,微笑對人
那麼,該怎麼做?
請不要說,只有我自己努力也沒有用啊!
試問,你努力過了嗎?
當你自己預設是對方根本不會回應的時候
你的付出就會有所保留,你的表情就會有虛假
你就不可能接觸到對方的內在
只有真心想改善這段關係的人
才有可能去推動它
如果你看到這裡,心中只出現許多的不屑及理由
那麼,你恐怕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面對自己的心魔
其實,這才是最難的
根本不是對方的問題
我和我先生至今相處了二十年
我不用相愛,而用相處二字
是因為相愛有太多混雜的情感牽涉其中
有太多應該,有太多理所當然,還有太多要求
說愛,太沈重
為什麼明知道對方就是想要什麼
卻無法去做?(例如什麼女僕裝裝可愛貓耳娘等等)
為什麼明知道對方就是討厭什麼
卻無法控制自己?(看到搞壞自己健康的事情就忍不住碎碎念)
我們很容易把自己認為好的或是壞的強加在對方身上
希望控制對方成為自己所希望的樣子
我們總是以為這些可以讓關係長久
但卻不知道關係一直在惡化
因為我愛你啊!所以我就開始控制了
然而控制是無法改善關係的,只會讓關係惡化
這就是為什麼我不用愛,愛被使用得過於氾濫
當你選擇讓對方快樂,對方也會選擇讓你快樂
這就是他快樂,我也快樂的簡單道理
最後,推薦一下我借的這本書吧
<是你選擇了憂鬱>
英文原名:Choice Theory>
作者:威廉.葛列什 William Glasser
雖然是一本心理學的書,但是其中介紹了很多如何改善
夫妻、親子、師生、上司下屬四大關係的問題
英文原名直翻為選擇理論,是新心理學的理論
摘錄一部份內容如下:
一般人使用名詞和形容詞來描述「憂鬱症」和「精神病」,使得多數人忽略細想他們其實
可以做更多事,不光只是在那邊苦惱和痛苦。當你認知到其實自己可以更自由地做更好的
選擇,你就可以更樂觀地看待每件悲慘事件。這樣新認知對重新定義個人自由很重要。認
為情況無可救藥;認為你無法改善什麼就是讓你不舒服的原因。即使不知道選擇理論或精
神病,世上有數百千萬的人,從來沒看過心理醫師,同樣可以做更好的選擇,而不會在人
生中一直憂鬱,你也辦得到。
作者:
pastoris (tu es ma came)
2016-07-16 20:37:00推 回想要結婚時阿。。。我問自己的不是有多愛這個人
作者: SESAO (莎莎歐) 2016-07-16 20:37:00
謝謝分享!
作者:
gruenherz (DOREMIFA噗噗噗~~)
2016-07-16 21:10:00好命人
作者: Flyinthewind 2016-07-16 21:20:00
讓人很有同感的一篇文章。最近多出了許多時間,平靜後仔細思考,發現自己一直淪陷在自己的心魔中,慢慢忘記許多單純的美好。前天因緣際會下,看到“愛的業力法則”這本書,看了之後感受更多,過去沈浸在心魔中的自己,不知讓多少惡業的種子在心中萌芽,讓自己沈淪更深,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多少愛自己、自己愛的人,遺忘了自己的初衷。
作者:
feeks (菲客絲)
2016-07-16 21:23:00推! 好文
作者:
norikko (水妖)
2016-07-16 21:51:00推不要說只有我自己努力沒有用
作者:
kiki00 (kiki)
2016-07-16 22:06:00推!
作者:
akiwa (akiwa)
2016-07-16 22:50:00今天看到很好的內容:結婚時,應該問:「你願意接受他和父母的關係、教養的態度、手足的關係、對於金錢的價值觀、對待小孩的堅持點……在知道這些差異後,仍願意和他溝通、交流、對話,並願意在為了這個家的前題下,和你的伴侶取得某種共識嗎?」這才是問到婚姻承諾的核心,這也是我們婚姻中
學了很久,才真的懂得如何讓自己和對方幸福,為難彼此容易,成全彼此卻要智慧,保有自我卻也容的下對方,是需要自覺,也需要調整的,人最大的敵人和貴人都是自己啊~
作者:
blackxm (黑x嚕)
2016-07-16 22:58:00如果愛變淡了呢?婚姻只剩一種義務呢?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16-07-16 23:06:00推好文~但也推樓上
作者: keviun2 2016-07-17 01:15:00
說到重點了,就是控制對方要把對方變成自己要的樣子,這種心態很糟糕,自己不喜歡被對方管被對方控制被對方改變,結果反過來要去控制對方改變對方然後覺得自己才是對的,這樣就會出現很多問題(當然如果是那種犯罪或賭博的不正當行為除外了)一開始我們都是擇己所愛而選擇了對方,但後來卻無法做到愛己所擇...
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尊重另一半,嘴裡說著愛卻一直遲到、不願意付出時間陪伴、也不願溝通那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生活過好,對方要怎麼選擇那是他的決定,他也必須承擔他這樣的行為下愛情的結果
作者:
kiki00 (kiki)
2016-07-17 06:55:00再推ㄧ次,超感謝會分享書的人
作者:
khsi (KH)
2016-07-17 08:04:00最近也在看一本書,從此不再複製父母的婚姻,很有感
作者: kupenn 2016-07-17 12:02:00
謝謝 推
推好文 寫到心坎裡 看了眼眶泛淚 我也相信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夫妻彼此相愛 這也是原生家庭給我最美好的資產 謝謝你的分享^^
作者:
lvstr (lvstr)
2016-07-24 03:58:00推!婚前相愛,婚後相處,到老了就是相守
作者: image28 (LittlePotato) 2016-07-25 23:37:00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