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個人意見!
其實我認為夫妻不一定得要擁有共同目標耶,重點是要有共識、過得開心。
我是一個個性很悶很悶的人,沒有甚麼興趣跟休閒。
所有精神幾乎都集中在工作上、一有時間就回學校進修讀書,
學物理、學動畫、學經濟、學材料,拿了很多跟工作無關的垃圾學位。
因為年輕時候過得窮,中年才有機會開始享受學校生活。
存下來的錢除了家人,幾乎都繳給學費了...
跟我相處的前兩年,我家夫人真的超憂鬱的、根本離不開精神科醫師。
我也就這樣花了兩年時間不斷的在思考"夫妻相處"這個課題。
我太太個性跟我完全不一樣,她很活潑、愛玩、是享樂主義者。
只要我不在家,她一定也不會待在家。
她會自己搜尋便宜的機票跟住宿,帶著孩子自己去環遊世界。
我出差每趟是三個月,要不她就跟著我走、或者自己外出流浪三個月。
如果她跟著我出差,我大概也看不到她、因為她會自己規劃行程,回來睡覺而已。
她的存款永遠都是零,是個標準的月光族!
對比我們兩個人的個性跟生活,根本找不到任何共同目標。
但是我們現在相處得很融洽,因為現在我們各自保留了各自的興趣跟目標。
我們唯一的交集就是"每個月全家人一起去露營三天",其他時間各自放生。
這個月走到哪,露營就露到哪~~~
孩子自由選擇,他要跟媽媽去玩就跟去、要跟爸爸在家拆東西就留在家。
反正啊...東西拆壞了,媽媽回家抓狂的時候、爸爸就抱著他一起被罵。
孩子的個性養成也很有趣。
三歲多的孩子幾乎傳承了媽媽的活潑開朗,看到人就打招呼、跟每個人都能夠玩在一起。
跟我在一起時,也會拿起螺絲起子拆東拆西、再慢慢組裝起來。
走到戶外,對於帳篷的搭建跟拆解流程也很熟悉。
媽媽負責教他怎麼玩,爸爸負責培養他的金錢觀念跟邏輯能力。
台灣爸媽經常認為三歲孩子不懂事,其實三歲的孩子腦袋非常清楚!
當然還是會經常吵架,尤其面對孩子的教育時、簡直吵翻天了。
我家夫人說我是"豬隊友",活在別人無法進入的世界。
說實話,我認為與其讓孩子傻傻待在學校、不如讓孩子跟著我們到處跑。
所以我期望對孩子的採取"環境教育"。
在台灣就讓它融入台灣、到美國就讓他跟美國孩子混、
到加拿大就讓他去培養耐性、到日本就讓孩子跟日本孩子學規矩、
到中國就讓孩子自己去感受中國大媽的威力。
被其他孩子K了,只要沒有大傷害我們就遠遠看著、請他自己去處理。
我家夫人說"要讓他從小了解這就是社會"!!!
對朋友來說,我們彷彿就是活在兩個世界的夫妻。
但是毫無衝突的存在彼此的世界裡。
我們彼此保留各自的朋友圈,每年再利用節日把彼此的朋友串在一起。
我家夫人問我"為什麼我可以把她野放得這麼徹底"?
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個性很悶、其實跟我相處她會比較痛苦。
而且我也不想再帶著她一直換精神科醫生!!!
看過侏儸紀公園嗎?
要相信"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
隨著年紀漸長、經歷越多,腦袋就會慢慢更寬闊...
然後就會建立起一套兩個人都覺得"自在"的生活模式。
有點太囉嗦了,但是借版主這篇文章祝福大家都能夠過得開心。
※ 引述《drama (林月如)》之銘言:
: 人生這條路,從來都不是平坦的
: 絕對是跌宕起伏,天氣也陰晴不定
: 成為夫妻,意謂著雙方牽起了手,要一起走過這一條人生路
: 要一起面對未知的路況及磨難
: 當然,也會一起共賞美麗的風景
: 雖然我和雷公
: 一路走來險象環生,從來也不是什麼人人眼中的浪漫代表
: 還不如說,我們能在一起這麼久,讓其他人很勵志吧XD
: 即使如此,我們只有一件事始終如一
: 那就是我們總是有一個共同的理想目標
: 不管這個目標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多少磨難
: 或著對我們的感情造成多少考驗
: 我們總是堅定地相信,我們是一起朝著這個理想目標在前進的
: 大概就是在同一條船上,朝著One Piece前進的伙伴那樣吧XD
: 當然,我們的目標也不是恆常不變的
: 碰到岔路,或著路況改變,或著天氣變化
: 我們也會停下來討論修正目標
: 我們也會考慮要改另一條路走
: 但最後選擇一定是我們一起決定的
: 然後,我們也會一起承擔結果
: 當初,我們放棄美國、香港,而選擇了荷蘭
: 之後,我們決定離開荷蘭,而去到中國
: 現在,我們都決定回來臺灣
: 每一步都是我們商量後決定的
: 而每一個選擇,也都建立在某一個共同的目標上
: 也許有些選擇,並不是其他人能夠理解的
: 但我一直覺得,只要夫妻一直都有共同的目標
: 那麼問題總有一天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