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婆媳關係心理學:會牽手,也要懂得放手

作者: sandra80032 (頻語兒)   2018-01-23 15:53:41
1. 自本站其他看板、其他站台或網路上其他平台轉貼至本板之文章。
2. 須張貼完整文章內容並註明其來源(網址)。
3. 轉錄非公眾媒體或非本人之文章或影音須經原作者同意。
4. 轉錄非本人之文章須附50字以上心得。
5. 心得與轉錄文章內容皆視為發文者之發言,須受本板板規規範。
6. 每帳號每週至多轉錄1篇文章。
是否經原作者同意:NO 此為網路媒體文章。
文章來源(網址):
女人迷: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7938
摘錄自書籍《好散,也是一種幸福》
50字以上心得:
(趁機宣導一下,轉錄文章前記得先看過板規喔 >Q<)
其實我原本是想貼有關於課題分離的文章,但沒有找到專門講婚姻的文章。
以「課題分離」為主題的文章,大多都是用親子關係來舉例。
不過有找到這篇更加深入的解析婆媳問題的文章,並提供可行的解決策略。
覺得寫得很不錯,與大家分享。
原文完整內容:
作者 賴芳玉
本文節錄自《好散,也是一種幸福》
婚姻關係有許多難解的課題,而婆媳問題便是其中一個。夫妻兩人和婆婆之間的三角關係
,總容易讓婚姻烏烟瘴氣,但其實只要三方試著互相理解與體諒,讓生活變得簡單其實不
難。關於婆媳問題,懂得牽手,也要學會放手。
******
改變悲傷的關鍵
我想藉由一位心理師曾提起到情緒調節模式,切入婆媳問題的解決策略。
心理師曾對情緒處理提出 ABC 概念架構:
A 代表事件
B 代表想法
C 代表情緒;
也就是改變或調節情緒(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式是改變 A,
第二種是轉換 B,
第三種是調節 C。
借用這個模式可以理性、清楚地處理家庭紛爭的解決策略。
******
以筱晨和志文的婚姻為例(*註),他們的婚姻危機有三個可變動事件
(A):第一 是婆婆的介入,
第二 是志文對於婆婆的順從,
第三 是志文和筱晨的溝通模式。
以夫妻倆可自行處理的部分,也就只有第二、第三件事。
註:筱晨和志文是誰不重要,因為這篇文章是從賴芳玉的書截出來的。
筱晨和志文是她書中的案例
孝順是一件美德,但順從的方式和底線不是不能討論,套用後宮甄嬛傳的臺詞,皇后說:
「孝心用得不當,便是害人害己的糊塗心。」這就像媽媽不同意你求學,你就會順從不念
書嗎?或者媽媽要求你每次考試都要一百分,你就能考到一百分嗎?前者我們無法接受不
合理的要求,後者是我們做不到。那麼,媽媽不同意這場婚姻或者要求和媳婦離婚,為什
麼我們就能接受或者做得到?
這就必須從第二順從的議題,延伸至第三的可變動事件,也就是夫妻間如何溝通?
兩人因為婆媳不和導致婚姻產生裂痕,是否出於丈夫本來對維繫婚姻的意願不高?
否則為何無法排除媽媽不合理的介入?
這就是夫妻倆需要正面有效的溝通,共同處理家內紛爭,此時我會建議進入婚姻諮商,
透過專家協助夫妻雙方釐清感受,修復因婆媳而撕裂的關係,並且共同找到處理模式。
******
倘若已經盡力了,A 事件依然無法改變,那麼就進入 B 想法的釐清,
怎麼選擇並評價這件事?
這就是觀點,以及放手和不放手的選擇了。
在筱晨的觀點裡,她看見了「老人」議題,她說:「我常想失去青春後的女人,如何找回
自己的存在價值。『老』只能是負債,不能是資產嗎?失去青春,失去工作的動力,失去
健康,失去魅力,失去做夢的能力,這些都是負債。」這是一個很中立且有用的觀點。
******
關心老人的心理健康
老人的心理健康議題,就是婆媳問題裡最核心的觀點之一。
老太太因不幸婚姻造成創傷及失落感,加上因為「老」帶來的失落,所以會急於控制自己
能掌控的價值,但其實她什麼也不能。就如同企圖握住掌上的細沙,細沙依然從指縫間流
失,因此造成老太太的不安和焦慮,才會慌亂或反射性地拉住任何浮木,而志文就是她唯
一的浮木。
老太太其實非常需要志文和筱晨的協助,但大部分的人只注意到身體的健康和照護,很少
注意到老人心理健康的問題,或者也不願多花心思在老人家身上。
在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老人心理發展的任務與危機,就是「自我榮耀、統整與
絕望」。發展順利的心理特徵,是圓融豁達及安享餘年;發展障礙的心理特徵,是悔恨舊
事及絕望茫然。所以,應該協助家中老年人的心理發展,讓他們面對不斷失去的過程,自
我調整和適應,接受自我並承認生命是有期限的事實,以超然的態度面對生活和死亡,達
到圓融豁達,過一個有品質並且被尊重的老年生活。
因此,假設我們把婆媳不和這件事,從嫉妒、宅鬥的觀點,轉換成老年議題的觀點,或許
我們不會這麼糾結。老太太侵略性行為所產生的被剝奪感,也就不會這麼嚴重。當然,我
不是說裝設監視器的侵犯隱私行為是對的,反而是從這件事看到老太太的心理發展危機,
是需要被處理和協助的。
如果筱晨和志文都能以這樣的觀點看待並處理家中的婆媳問題,那麼有可能改變悲傷情緒
,也就不至於因為負面情緒而走到分居並離婚的地步。
但如果什麼都做了,什麼也改變不了,那就考慮是否放手。至少不會反覆在相同的事件和
關係中拉扯,陷入深沉的無力感和無窮盡的悲傷中。
******
給婆婆的良心建議
除了老人心理健康議題外,傳統家庭的觀念,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想給各位婆婆一些
良心建議。
首先,孩子長大了,至少成長到足以另組家庭,這代表著他將為自己的家庭負責,並與妻
子併肩為自己所組的家庭努力、互相照顧著彼此。所以,婆婆實在不需和媳婦搶著照顧兒
子。因為學習互相照顧扶持,有助於夫妻在婚姻中建立親密的夥伴關係,別剝奪他們學習
的機會。
當然,婆婆也必須試著讓媳婦明白,你不會中斷對兒子的關心,但僅止關心,不會介入。
即使兒子長大成人,依然是你的孩子,母親不會因為他結婚就停止母愛,因此當夫妻倆發
生糾紛,最好夫妻自己解決,別想透過你,因為你有偏袒兒子的立場。就算你試著表達中
立,甚至傾聽和同理,並以女人的角度為媳婦說話,但到關鍵時刻,如媳婦採取的處理方
式傷及兒子,你也勢必為難。這是身為母親難以改變的包袱和立場,所以請媳婦別挑戰母
親的心情。
關於經濟部分,當身為婆婆的你已經提供兒子一筆成家基金,那麼已經夠了。你必須讓夫
妻倆明白,他們不會再得到你的金援,他們必須學習承擔,明白家庭的意義、體悟家庭的
共同責任。如你讓兒子在家族公司上班,那麼告訴他們夫妻倆,兒子只是個職員,公司的
資產與他無關。如有借用兒子的名義投資股票和不動產,你將會簽立一份借名契約,明列
屬於你的資產明細,並且公證。告訴夫妻倆,法律上你都已經處理好了,倘若有一天,夫
妻倆沒把婚姻經營好,必須分財產,千萬別把婆婆的資產計算進去。
做為老人的你,會盡力把身體養好,用自己的積蓄安排老年生活,包括遊山玩水,所以夫
妻生了孩子,別想把孩子丟給你照顧,然後再指點你照顧的方法哪裡不妥貼。告訴他們,
偶爾幫點忙,或許可以,但別寄望你日夜地長期照顧。
最後,無論身為婆婆的你是否喜歡媳婦,都要記得那是兒子選擇的終身伴侶,基於尊重與
愛,請盡量不要向兒子挑剔媳婦的錯。那只會讓兒子的婚姻更艱難而已,這不是祝福該有
的態度。 人生誰沒風沒雨,只求風雨中的翩翩起舞,別辜負自己那分望見黑暗後曙光的
智慧,和那歷經磨礪後承擔風雨的堅強,這就是不外求的幸福。
接受悲傷是人生的必經風景,請善待悲傷的存在,別急著否定,悲傷存在我們的內心和外
在的風雨,那是讓我們學習成就更美好的自己。就如同愛情會有悲傷和嫉妒,那便是為了
讓我們看到愛情更真實的存在,只因為失去恰好彰顯了存在。
因此,帶著這分體認珍惜現在,即便失去了,也能接受這場風雨,依然等待明天,也不會
枉費了自己那分望見黑暗後曙光的智慧,和那歷經磨礪後承擔風雨的堅強,這就是不求人
的幸福感。我是真心這麼自我期許的。
******
最後補充作者簡介:
賴芳玉,律師,專長為家事法,目前50歲,有1子。
作者: shiaowei   2018-01-23 16:47:00
推中間把嫉妒跟宅鬥轉換成關懷老人議題。這樣格局大看事情就不會一直在女人的嫉妒與比較中糾結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8-01-23 18:40:00
其實夫妻之間放手,99%的婆媳關係就自然結束了吧
作者: shiaowei   2018-01-23 19:07:00
應該不是夫妻中間放手,而是父母放手吧之間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8-01-23 19:39:00
沒有夫妻關係,自然沒婆媳關係,一了百了...
作者: aoi (Say it ain't so joe)   2018-01-23 20:08:00
謝謝分享
作者: JerryLian (我在螢幕的後面)   2018-01-24 08:51:00
會看到這篇文章而改的婆婆,本來就是開明的婆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