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ijinsky (阿尼)》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去年稅單寄來,公婆打開看完了才給我
: 婆婆還說公公以為那是一般的信,不小心拆錯了
: (同戶籍,不同住,我們的稅和公婆的稅分開算)
: 今年郵差先生送稅單來的時候,剛好被我攔截到
: 開心了半天,想說今年所得不用被看光光
: (接案為生,收入不定,賺那麼少被看了很羞)
: 結果我錯了
當然, 婆婆擅自拿證件去做其他事情很沒水準.
但問題的核心卻不只這一點.
好比手機或電腦裡的小秘密被另一半看到時.
有些人第一時間會反彈 : 幹嘛偷看, 不尊重隱私.
確實不尊重隱私是個問題.
但小祕密呢?
如果今天婆婆是直接問, 或是透過先生的資料來查詢,
難道就沒事了嗎?
不, 整件事情牽涉至少兩個層面.
1.揭露秘密
2.秘密揭露出來的手法.
揭露的手法是最容易成為攻擊手段的, 畢竟除了公開資訊外,基本上都可冠上隱私.
有些人甚至會將焦點聚焦到這個部分.
還有些人會認為下次要改進保密的方式, 問題都出在祕密被揭露這個部分上.
但揭露秘密這個部分呢?
什麼原因導致收入不好意思讓人知道? 收入低能不能坦蕩蕩? 為什麼不想揭露?
為什麼要去探究別人的收入? 用什麼價值觀去看待別人的收入?
爸爸媽媽該不該/或有沒有資格 了解子女小家庭的收入狀況?
每個人考量的點可能都不太一樣.
以收入少不想被別人知道這點來說.
被別人知道,不會直接地去改變自己的收入.
縱使明年防禦成功, 對方也可能放大絕直接問.
就算對方不問, 這兩年所認知到的收入低的印象也不會改變,
甚至還覺得遮遮掩掩很可疑, 是不是又賺更少了.
我是覺得執著在揭露的手法這一點,
是治標不治本.
提升收入, 或是不要去在意公婆眼光, 坦蕩蕩地做自己等等,
都是解決"賺那麼少被看到很羞"的方法.
像同學會在聊工作, 有時還是會提到收入的問題,
有些人就會遮遮掩掩, 有些人就大方的開誠布公, 有些人會用自嘲的方式帶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應方式.
你以為講收入就會被大家討厭嗎?
不,有些人就喜歡聊收入,互相吹捧. 只是收入低的搭不上話而已.
這就是社會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