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ndra80032 (頻語兒)》之銘言:
: ※ 此文為板主代Po,板主不代轉信給原發文者,請不要寄信來板主信箱※
: 先說公婆部分
: 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公婆都對我很好
: 別的不提 光是他們很開明
: 對於我跟老公的人生規劃很尊重
: 給予我們非常多空間
: 我就十分感激了
: 再說老公部分
: 他同樣也是很好的人 而且愛屋及烏
: 原生家庭常常出遊 聚餐
: 他不會缺席,也常常問我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
: 基於以上的前言
: 我認為自己有義務好好孝順公婆
: 但偏偏老公跟我家人很親,卻跟公婆不太親
: 他的說法是
: 「自己求學階段都沒有和家人住在一起
: 沒有必要三天兩頭的往家裡跑」
: 而公婆方面,他們不會給孩子太多壓力
: 就是偶爾會約吃飯,聊聊近況
: (見面頻率真的不高,大概就是過節跟生日)
: 最近剛好是公公生日和中秋節
: 所以連兩星期婆婆問我們要不要一起吃飯
: 一天和公婆家,一天和老公家的親戚
: 但老公認為,時間太近,吃一次即可
: 雖然最後他還是被我說服吃了兩天飯
: 不過可以感覺到他有點不情願
: 在很多人看來可能覺得我的煩惱根本太奢侈
: 或許是因為我父親已經不在了
: 公婆又對我很好 我總希望自己能多做點什麼
: 主要也不希望老公以後會有遺憾
: 因此想請問大家
: 有沒有什麼好一點的溝通方式,可以處理這樣的問題
: 謝謝
: ※ 此文為板主代Po,板主不代轉信給原發文者,請不要寄信來板主信箱※
說實在的,我覺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分
即使是親子之間,也有他們自己的相處模式
這種事情勉強不來
尤其是已經建立了幾十年的習慣,要改也改不了
所以我建議
不要勉強你先生,你就處理你自己與公婆的互動就好了
公婆對你好,你也對他們好,那是你自己的緣分
不需要因為那是你先生的爸媽,你就需要多期望或多付出些什麼
我和我先生交往時,公公已經不在了
婆婆因為對獨生子的擔憂,一開始對我非常警戒挑剔
但其實在和我交往前,他們母子關係就沒有很好
因為婆婆太愛碎碎念,我先生總是能避則避
所以上了大學後也是能不回家就不回家
在我們婚姻的選項裡,從來沒有與父母同住這一項
我們交往時間很長,長到後來婆婆也對我改觀
但我們婚後就出國,實際上互動非常少
我會主動與婆婆聯絡,後來就變成定期
這不是我先生要求,而是我將心比心
以一個母親擔憂兒子想看孫子的心情
覺得舉手之勞良性互動沒什麼不好
本來可能只是一些人情義理,但後來其實久了彼此也會成真
畢竟善意的互相來往是會慢慢加成的
所以現在我和婆婆的感情很好
不過,他們母子之間依然沒有什麼特別變化
我先生每次都是被我要求才會和婆婆講幾句
婆婆受傷住院期間我們不在國內
也要我不斷叮嚀提醒他才會打電話去慰問
每次回婆家行程也都是我安排
有一兩次他連回都不回,是我自己帶孩子回去
說感情不好也沒有
就是他們母子的溝通模式已經習慣了
婆婆明明跟我可以有很多話題,可以聊八卦
而且她也會聽我講一些工作或新知
但他們母子之間
幾乎只有碎碎念+應聲蟲模式
這麼多年來,只有那麼幾次
我先生非得讓她理解一些工作或生活上的大變化時
才會耐心地不斷地跟婆婆說明和解釋
要不然他幾乎都是一回家就躲房間看他的影集或工作....
所以我大多得當翻譯+補充
雖然是這樣
但我覺得也不能說他們母子就不親
只是不是一般人眼中那樣的親
就像我們自己常被說不像情侶
也只是因為我們表現得不如他人眼中認知的那種情侶而已
我先生會默默地買些東西送婆婆
也會觀察到婆婆生活中的需要,考慮怎麼改善
但就是不會特別噓寒問暖
至於他和我家人,相處得倒挺自在的
他和我媽倒沒有什麼溝通問題(雖然我媽也愛碎碎念)
而且還會主動提放假要帶我媽出去玩
我覺得這是因為長大後才建立的緣分,沒有包袱的關係
面對原生家庭,其實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印象包袱
畢竟成長的那幾十年,有些模式就是根深蒂固
就像父母也明知道孩子已經長大了
但在他們心中卻總還是覺得眼前的大人還是小時候的模樣
要改變這些,得先讓父母認識改變後的自己
我覺得我先生和我婆婆有一次最佳的母子互動
就是我婆婆到荷蘭來探親
我先生特別煮了一整桌的法式全餐給她吃
她簡直是只能以震驚來形容
想改變關係,總是得先從某些既定的人事物開始改變
才不會落入既有的包袱
但我也得說,有些緣分,強求不來
還是讓他順其自然吧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緣分親疏
每個家庭,也都有每個家庭自己的相處模式
結婚可以說是在這些脈絡上,再建立一個新的關係
不要想去套用什麼「理想模式」就好
而是一起找到適合建立在既有秩序上的新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