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記者抄文:YES/NO NO
雙薪家庭通常兩個人都忙,若要在家用餐其實煮起來學問還蠻大的
我個人幾年前轉自由工作者,開始在家煮菜
我發現煮菜這件事其實是可以被標準化,不讓煮的人那麼痛苦的
首先,我的原則是煮飯的不洗碗,吃的人總要感恩一下
這樣煮的意願也會高很多
再來,一週看似有五天要煮感覺壓力很大
實際上經常因為飯局或是就是不想煮或不想在家吃
或者想煮點火鍋之類全無技術性的東西,所以至少會少一天
而其中又有一天我會當成實驗新奇怪菜
所以一週可以被標準化煮食的,基本上一共三天
先決定肉類
在家裡能方便煮的肉,一共只有三種 雞 豬 牛
魚我是不會買新鮮的,太厚工手又腥
大賣場冷凍魚 冷凍海鮮隨意買買將就就好
然後蛋也是常備,好蛋和普通的蛋味道差很遠
若餐費允許是最值得投資的
其中牛肉單價較高,所以基本上一週只會出現一次
本人又偏好美國牛的味道,所以不會去買澳洲牛
黃牛肉更不用想,留給外面做牛肉麵的一條生路吧
各大賣場賣的冷藏牛肋條 牛肉片 牛肉塊 盡可能挑大塊的買
回來切開分裝備用
雞肉雖然新不新鮮差很多,但其實有替代方案
真空包裝的雞肉是ok的,買回來至少一週內煮起來是不會太柴或臭掉
所以那種三聯包的就直接買一條,省時省力
當然,若有空當然是買新鮮雞肉要好得多
豬肉學問就比較大,即使菜市場新鮮豬肉也免不了有豬味
冷凍過後味道也比較不好,處理上較為麻煩
所以就斟酌能當天買就當天買
不能的話,第一萬用的是豬絞肉
通常買回來我是會先加米酒炒熟過,因為豬絞肉的生菌較高
然後懶的時候就可以加蒜頭 辣醬,煮個麵拌進去,燙兩條青菜
一餐也就打發了
滷肉飯也是同理,香菇 油蔥酥等乾貨丟進去,在家煮這樣已經算很講究了
五花肉則比較厚工,無論是中式滷肉或是日式馬鈴薯燉肉
都是要先煮好放過一天才有可能入味
所以變成想吃這個就是要計畫好
排骨 豬腳 燒肉 叉燒自己在家做的CP值太低了,個人不考慮
最後豬骨煮湯同樣也是要放過一天才會味道好,30分鐘是煮不出好喝的味道的
咖哩和燉肉同理
各種肉在前一天睡前或是早上從冷凍拿到冷藏,隔天就很好做了
什麼?老人家說不夠衛生? 老子做菜少跟我囉唆!吃不死人的
接下來是青菜,痛點就是洗菜,這點過不去,就是麻煩要洗
大部分的菜頭一切,就認命的把菜葉洗乾淨吧
我一般菜葉不太用切的,那是外面餐廳為了好看
在家手要是夠力的話,用扭轉的切成幾段,不均的斷面反而更容易吸湯汁
薯類,瓜類去皮切塊 切條 這類其實花的時間反而不多
買葉菜類我是一週就是選三到四把菜共50-100元
常備的則有中西泛用的紅蘿蔔 洋蔥 馬鈴薯
小黃瓜我不愛吃,不然也可加入
其他瓜類就看心情
菇類是少數我要煮當天或前一天才會買
因為容易腐壞
豆腐我也是要用到再去超商買
蔥薑蒜則是當然必備
最後是乾貨跟醬料,常備的沙拉油 橄欖油 鹽 雞粉 黑白胡椒 義大利香料 月桂葉
太白粉 玉米罐頭 味增 味醂 乾香菇 豆瓣醬 辣椒醬 番茄醬 甜辣醬 湯包 湯塊
泡菜有點雷,一般真正想吃才會買一點,而且要趕快用掉
不然冰箱就都泡菜味
這是備料部分,再來煮的順序
我剛說到多數湯類要過一天味道才會好,所以你若發現前一天沒煮,但又想要有湯
那你只有幾個選擇,味增湯 玉米濃湯 西式濃湯
就是先燒水,然後下玉米蘑菇或冷凍魚,湯包或味增一下,轉小火煮至滾
各類排骨湯前一天準備,必須要川燙,過一次熱水洗血水
什麼冬瓜 金針 香菇 蘿蔔丟進去,轉小火就擺個一個多鐘頭
回來關火,冬天就蓋起來擺著就好,夏天睡前塞冰箱
雞湯用真空包雞腿不用特意川燙,香菇丟下,要丟中藥包就丟
一樣大火開完轉小火擺一個鐘頭
關火放著或放冰箱
記得兩種湯都不要留太多水,太重不好搬運,最好是料都有點露出的狀態
隔天拿出來再加一點水,想加什麼葉菜類貢丸魚丸放下去
水開了放些鹽試味道,試到夠鹹就起鍋放餐桌
然後咖哩和燉肉都是切好丟進去,日式燉肉就加點味醂
煮好放著等隔天熱過
再來是飯,這看個人喜好,反正主中式大半每天都會吃,喜歡日本米 台梗 泰國米
要軟要硬,要洗乾淨還是不用洗那麼乾淨,可以自己實驗
我個人並不很愛五穀米,太硬了,情願煮成類稀飯在吃
喔 我也很討厭稀飯,所以我不煮這種東西
廣東粥可以,若有剩飯,隔天可以丟肉 高麗菜 白菜 蘿蔔等就是一餐
炒飯其實是高難度考炒技,我們家外面有炒的還可以接受的
我就不做這個了
其他比較容易的就薑黃飯,那個丟粉就好
松茸飯和上海菜飯沒有想像中容易,需要不時拌攪,就當實驗日再做吧
最後其實會推燉飯,它的好處是一晚煮這個就好了
而且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是,有些東西你拿到不知道要怎麼處理
什麼鴨賞 烏魚子 太鹹的一些培根 吃不完的海鮮料 火鍋料
什麼的就通通丟進去做實驗吧
從生米煮起,料就隨意丟,通常是實驗日在幹這個
番茄 洋蔥 豆子丟進去 橄欖油加多點可以減少失敗率
然後就看覺得缺什麼就丟點 醬油 鹽 雞粉 月桂葉
最後要是有番紅花粉 義大利香料加進去失敗率就又降低了
反正就算失敗,就叫大家捏著鼻子吃吧
麵,市場買的我們沒有辦法用
我大多是買X木的一種細麵,煮超快又乾濕萬用
跟水餃一樣,我是開後再加一次冷水
煮到麵拿起來看外面是熟的,中心還留一點點白色時起鍋
嗯?水餃怎麼知道? 吃一個就知道啦
麵拿起來拿過濾過涼水沖過,水餃用電風扇吹
湯料再下碗,這樣麵就不會燙
不至於因為湯料太燙,最後麵泡到口感盡失
義大利麵則是先煮醬料,我反正就是罐頭倒下去,加肉或加蘑菇
肉丸什麼的我就拿貢丸,麵煮完丟進醬裡炒一炒就起鍋
炒菜,先看你用哪個肉
一般先配肉的那個先做,肉要醬油醃的先醃過,記得放米酒
多為根莖類的,照食譜,通常為爆香蔥薑蒜
紅蘿蔔 馬鈴薯 可以先煮過
深綠葉菜類的大火炒,下肉,加鹽,快炒,起鍋,上桌
然後是蛋料理,菜圃 紅蘿蔔的話切絲 番茄 蔥
然後蛋的型態,大火熱油會有油炸的效果
所以我通常會番茄 紅蘿蔔先炒過 拿起來
重新下油,大火熱油,蛋打散先下鹽,下蛋
半熟後下菜料,中火拌炒,起鍋
若是喜歡軟嫩型,就小火慢慢炒吧
最後才炒葉菜類,淺綠用薑,深綠用大蒜,這是一般做法,也是看喜好,先爆香
大火熱油,菜葉丟下去鍋蓋就蓋上,過一會兒開鍋快炒
灑鹽小炒一下,起鍋
某些葉菜類合炒會有意外效果,例如波菜炒A菜
兩種菜類的缺點會消失,只剩下優點,可以實驗看看
大致上就是如此,看起來很複雜,其實一套流程做完
應該就大概25-30分鐘間,我個人是不太邊做菜邊洗碗或鍋子的
這也是為什麼可以快
若是想搞點新鮮的,尤其是夏天,我會推薦墨西哥捲跟冷湯
墨西哥餅皮其實賣場有賣,沒有就用蔥油餅
雞肉 牛肉 豬絞肉隨意,要什麼其他菜也隨意,中西混搭,怕吃不飽就飯加檸檬丟進去
莎莎醬(番茄 洋蔥切丁 玉米 香菜切碎 混在一起捏爆加鹽 )加進去
一餐就結束了
冷湯比較麻煩,南瓜或木瓜,煮熟後丟果汁機,倒出來再煮熟
等冷掉培根炸過丟進去 加點奶油 玉米 牛奶什麼的
冬天就不用等冷掉了,熱的就可以喝
其他什麼漢堡等也可以做,不過大致上cp值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