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討論另一個角度
就是婆婆的反應
: 這三個禮拜我都沒回家,昨天婆婆炸怒了!跟先生說,沒有媳婦要他兒子不要婆家爸媽類
: 似的話,還說要跟先生斷絕母子關係。說我每次回家都甩臉色給婆家看,我自認沒有,甚
: 至覺得婆婆每次都甩臉色給我看。
乍看一下覺得婆婆的反應過大了
但仔細看
婆婆在意的是【媳婦要他兒子不要婆家爸媽】
【媳婦擺臉色】
這是婆婆的感受
再加上
原po補充的
婆婆說她古意,她自己也很少攀談
我想婆婆應該是覺得自己的用心(煮媳婦喜歡的菜)
被媳婦無視或者鄙夷了
因此媳婦三個禮拜不回家(不管有沒有理由)
更是落實了婆婆的想法:媳婦根本不在乎我,不想理我
我的討好(?)不被當一回事,熱臉貼冷屁股啊啊啊啊
悲憤之際(?)才要兒子選邊站(要你媽還是你太太)
我想講的是
只要是人,多多少少都會對對方有所期待
以滿足自身對這段關係的想像
我做了什麼,對方應該要開心要有回報
又或者對方應該要做什麼,才能是有所表現
所以不管是紀念日的慶祝、禮物的給予又或者婚禮的儀式
這些屬於愛的語言跟行為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定義跟想像
以此滿足自己的慾望
而情侶之間的磨合就是要讓兩人協調、妥協彼此
尋找平衡點
才能步伐一致的走一輩子
然而伴侶之所以願意妥協跟讓步
是因為愛
就是愛啊
才能願意付出跟犧牲
因此當沒有了愛,這關係也就走向了盡頭
而姻親呢?
彼此本來就是無愛
(不要跟我說是因為愛姻親才結婚的)
很多妥協都是看在配偶或孩子的份上才忍的
無愛卻緊密的綁在一起,互稱父母、子女
要求自己跟對方有如親子一般
怎麼可能不起衝突?
又加上華人社會最講究的孝
就更慘烈了,成了令人不忍卒睹的災難
所以再回頭看婆婆的這些作為
我想 她對這段婆媳關係已有了許多想像
她太在乎媳婦的反應
她希望在短時間之內能獲得媳婦的認同
所以她很用力、很用力
就用力過猛了啊
但婆婆卻忽略了很多感情是需要時間才能培養
又不是吃幾頓飯就能親熱的視他人如母
也不是回家幾次,講幾次話就能代表一切
(如果遇到影后級人物,演個幾年你也看不出她的真心)
因此一遇到挫折,她就負面解讀
用激烈的方法,暴怒逼迫對方
讓情況往更糟的方向去
這樣能達到她的目的嗎?
她對付兒子是可以的,因為彼此有愛啊
但對於媳婦恐怕沒這麼簡單了
因為外來者(媳婦)是能看得清這家庭的權力關係跟互動
不會被愛鬼遮眼
那麼這不就變成了北風與太陽的真實版嗎?
最後婆婆也得承受苦果
所以當我們成為公婆或岳父母(唉)
覺得自己的尊嚴被冒犯了的時候
得要靜下心去思索
(如果可以的話啦)
我們的自我認同有必要依賴他人的肯定嗎?
是對方否定了我?
還是我們用自己的想像否定了自己呢?
如此思考
或許可以讓自己的小孩免於夾心餅乾之苦
....或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