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問題在婚姻中困難的其中一個點在於兩個人站的位置是不是一致。
當太太跟先生說明自己的立場時,假如是用一個母親的角色,但是
對方回應的時候是以先生的角色回應時,經常會無法對焦。不過這個很隱微,
不是很容易分辨。
舉例來說,兩邊在談孩子問題的時候,跟過去還沒結婚或是還沒小孩的時候,
溝通會不會有雷同的地方?譬如說過去沒有共識的時候,是會一起討論出一個
雙方都可以接受或是雙方妥協的模式?還是其中一方隱忍或是讓著對方?
有孩子之後,會有一段時間會是父母-伴侶/夫妻-自己這樣的順序。自己這個角色
在孩子青春期之後才會慢慢的回來。很多被認為是豬隊友的就是「自己」放前面。
伴侶/夫妻這一層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也會被放到比較後面,不然都是兩人世界
是沒有空間照顧孩子的。這邊會有很多的苦跟忍耐。
父母這一層角色會以孩子為主,而讓另外其它角色暫時放到比較後面或是做出
很多妥協。傳統上父親的角色應該會建立某種楷模或是比較多的指導和帶領。
(當然這種想法在現代有很多的修正跟變形)
而孩子在這之前會先經歷一個階段,細節不談,但總之發展階段任務在於
健康的同時認同父親跟母親的角色。而青春期時藉由對抗這個認同建立自己新的認同。
所以父母這一層角色的溝通會有一個分工。傳統上就很簡單,父母有各自的功能。
例如男主外女主內、父親管教母親安撫...等等。
但到了現代慢慢有很多變形,不再是只有一個角色可以帶領另外一個角色專門育養。
簡單來說父母角色之間的溝通很多時候是在確認「分工」,當另外一邊暫時不在
時,這個功能要如何的一致及持續有效的運作。
所以問題就回到這個分工的過程很容易帶入原本夫妻/伴侶還有自我的角色,
最後變得很混淆,兩邊也弄得不愉快。
像是某方只顧自己想要做自己婚前的活動(e.g. 打球、聚餐),就很容易
會不愉快的原因就在這邊。
養小孩本來就會是一個妥協的過程,母親因為生理因素,所以很早就認識到且
需要認同這件事情,否則心理很容易失衡而產生無法處理的怨恨。這個怨恨的
認識很重要,可以參考這篇:
https://www.pttweb.cc/bbs/BabyMother/M.1623343401.A.A65
父親因為沒有直接生理上的回饋,所以需要花一些時間認識到自己父親的角色。
假如依循傳統就很簡單,但很顯然的因為社會變遷需要重新建構這個角色。
很多上一代的父親看似有管教,但其實都是偶爾插花而已。所以變成這一代的
爸爸變得沒有對象可以仿效。所謂父親的角色到底接下來該長什麼樣子沒有人
知道。但整體的原則不變,回到父母的角色去思考。
近代因為生理發展理論的完善,加上心智化和心理發展的理論也越來越完備,
所以父親其實可以透過理解心智發展來學習怎麼當一個照顧者。
舉例來說,當你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發展階段限制時,你不會要求一個
該發展階段不可能達成的任務。那自然就不會用體罰或是不切實際的管教模式
來照顧孩子。
關於體罰可以參考這篇:
https://www.pttweb.cc/bbs/marriage/M.1641140138.A.4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