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你介入是做的很好
我小兒子現在6歲,
有時候還是會因為衣服太緊脫不下來,
需要協助
或者因為想跟父母撒嬌,所以要求父母幫脫
而成人錯誤的言論其實是會傷害小孩
影響他長大的內心、
與他人溝通問題、情感問題等。
你其實可以先稱讚你先生,
感謝他在你忙碌的時候協助照顧孩子
<稱讚>和<感謝>很重要
當你先生照顧孩子時
有任何情緒性字眼出現
就先<稱讚>和<感謝>你先生後,
你再接手。
事後溝通時,也是要先<稱讚>和<感謝>再開始講,你要討論的事情
並給2個選項
例如你的情況,我會這樣說:
謝謝老公陪小孩洗澡,(感謝)
你真是一個很盡責的爸爸(稱讚)
你辛苦了,我來處理孩子(同理他)
你先去休息一下吧!(表達幫助)
等之後他不忙,情緒好的時候,再溝通教養:
謝謝老公在我忙的時候陪小孩洗澡(感謝)
我有這樣的老公真是我的福氣(稱讚)
上次xx(小孩名字)衣服脫不下來是因為太緊了,
你覺得我們直接幫他脫,趕快洗澡,不會浪費時間,比較方便呢?
還是我們跟孩子一起合作脫衣服,可以讓小孩也學習怎麼脫比較緊的衣服,雖然比較花時
間,哪一種方法你覺得比較適合xx?
(提供2種選擇,但2個選擇都不是他原本的錯誤方法,並且把你希望他選的放在第2種
第一個選項是雖然你不喜歡,
但他如果選擇你也可以接受
沒有指責或教導,並且言語用<我們>
不是<我覺得你要怎麼做>
讓他感覺你和他是一起的)
最後再次稱讚他是好爸爸。
並且抱抱老公,感謝他幫忙你很多。
如果你覺得孩子是你們雙方的,
為何要感謝他幫忙你,
那這樣就會無效溝通,陷入僵局
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會當父母
他也是受到原生家庭影響才這樣待孩子
他覺得他也在教孩子,你還要批評他
多做多錯,他當然選擇不做不錯。
溝通是很大的學問,分享給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