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擲筊到底靈不靈?說實在話,擲筊靈不靈是要看方法的。我以前也不是很了解這
一點,但讓我了解的,其實不是民間信仰的信眾,而是我研究所的一位老師。其實我算很
幸運的,從小到大還沒有需要太多去問神明的困擾。在我退伍前去考研究所,我其實有想
過要去東隆宮找溫府千歲問看看,但我大姑覺得我自己要先想好要不要念研究所再問神明
,如果自己都不是很確定要不要念,那問王爺也是沒結果的。確實,我當時的想法就是覺
得考上就念,沒考上就工作,一切順其自然。說實在話,不用問神明,問朋友也都會有一
樣的答案,所以我沒去問。反倒是我幾個基督教的好友那陣子一直幫我跟上帝祈禱我能考
上。
不過話說回來,我那個研究所老師讓我真正明白這一點。我那老師叫潘英海,大概有
些人應該知道,是國內算有名的人類學學者。他在教授我們研究方法論的時刻,突然說:
其實研究方法就跟問神擲筊一樣,當場許多同學都哄堂大笑,以為老師在說笑話。雖然我
也笑了,不過是會心一笑。老師很認真的解釋:他曾經因為田野去過北港一段時間,那陣
子因為住在廟裡,所以他沒事就在觀察信眾擲筊的行為,大概半年之久,雖然他沒有把這
寫成論文,但他自有一套理解。其實許多人擲筊的時候不理解擲筊的方式,就像班上同學
那樣會覺得是機率問題,但其實不是,老師有一套很妙的詮釋方式。
老師說:你們不要笑,寫論文跟神明擲筊的方式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首先,你們在寫
論文前是不是要先找指導老師?擲筊也是一樣,你會因為你要問的事情去找你覺得有相關
的神明。但首先,面對你要找的指導教授,你一定會先自我介紹,讓他了解你。在擲筊做
法,就是先跟神明報上自我的姓名、生辰年月日、地址等資料。讓老師、神明大致了解你
的來歷。接下來研究生會說出自己的論文題目,而信徒則會說出自己的問題,這就是提出
所謂的問題意識。
當然,擲筊不是只是因為聖杯就一切OK了?再擲出聖杯的的同時,可能前面會經過很
多許多疑問。陰杯、笑杯其實都是幫助自我在釐清這個過程...同樣,反應在論文上,老師
很少為因為你說出你的論文題目就願意擔任你的指導教授,他可能會提出質疑或提問。研
究生生會面對老師的質疑來修正自己的題目。其實聖筊只是最後的結果,老師願不願意幫
你。重要的是在面對神明笑杯或是陰杯,你如何修正你問題的核心,把自我的問題意識弄
得更明白些。在老師的看法中,寫論文找指導教授指導跟擲筊就是這樣的一回事,老師或
是神明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幫你把你自己的心中的想法整理得更清楚。但實際執行,還需要
自我的努力,老師或是神明就是幫你推上一把。
潘英海老師這一番話,再對照起我許多朋友擲筊的經驗,真的有其深刻之處,老師到
底信不信民間信仰我不知道,但他很清楚看出擲筊這行為對於自我的意義,當然,這也是
他人類學的訓練。以下就說個一個月前我親眼看到的例子吧:
這次主角還是我朋友,就是年輕就開神壇那個,人生都在神明事中度過,當過桌頭,
會起乩,現在努力再宣傳東港文化。故事是這樣的:其實他家中世代奉祀一尊李府千歲,
算是他們家的祖佛,家神。結果他喜歡舞弄,把它搞成神壇。其實,家神跟廟裡神明差別
就在於:家神只保佑他們家就算任務圓滿了,而廟裡神明就必須擴大成祂的信眾。所以,
家神要成為神壇,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跟玉皇上帝請旨,取得執業牌照才行。我朋友一
心想搞大,就真的去天公廟請旨,也獲得同意了。不過,他那時經濟不太好,所以縱然獲
得同意,他家李府千歲可以領旨濟事,但他一直沒遲遲掛上宮廟匾。這意思就像既然我取
得牌照了,照理就可以開設診所執業了。不過我朋友遲遲沒幫李王爺開設診所,直到今年
,他才決定為李王開設診所。
他很低調得找了幾個朋友自己把宮廟牌匾掛上,儀式很簡單。但當儀式大致完成的時
候,他擲筊請示李王是否一切圓滿,可以燒化天庫的時候,卻一直遲遲未得聖杯。當時我
在旁邊看他擲筊,說玄也真得很玄,他在前面擲了九次杯。除了中間一杯笑杯,其他全部
是陰杯。事實上,其實他心中還掛念一件事,所謂請旨,上蒼所給的證書就是印信以及寶
劍。掛牌的同時,其實這兩樣物品也要一起獻上,但我朋友因為覺得沒有合適的容器來裝
印信跟寶劍,所以就先擱下。
所以當他連續擲出四個陰杯的時候,經驗告訴他,他該想想他有沒有問到問題核心了
。旁邊有經驗的朋友就說了,會不會是今天也是祂生日,要招呼賓客,現在沒空理你?所
以他也問了,不過依舊是陰杯。這下他心中大致有譜,他問了:是不是你覺得掛宮廟匾,
要設置天台稟告上蒼,但我沒做?這下就出現一個笑杯了。
當出現笑杯,我朋友大致心中有譜了。這程序本就應該做,不過他當初就很直接說:
我沒錢,所以會簡化很多儀式,這部分請李王您自己處理,也獲得李王同意。所以沒設置
天台本來就是共識,笑杯的意思就是說:你知道你缺的是什麼?但他不信邪,繼續問了其
他問題,大致就是會不會是哪個環節沒弄好?結果都是陰杯。他很明白就是印跟劍沒擺上
,但他故意裝傻。所以遲遲擲不出聖筊後,他才老實說:是不是上蒼給你的劍印沒擺上,
你覺得不滿意?
扣的一聲就擲出聖筊,他繼續祝禱了一下然後站起來說:唉,李王畢竟年紀大了,脾
氣不太好,愛生氣(陰杯)。其實在擲筊前,他也一直惦記那附劍印該怎麼放最好,但因為
沒想出好的方式,所以他故意裝傻。結果,神明很清楚這問題。
感覺不太神?那最後我再補充隔天的故事吧。隔天,我去幫忙燒天庫,結果我朋友整
理出他們李王的冠袍打算火化。那冠袍都是當初去台南找名師做的,我拿著覺得很可惜。
我朋友看出我的心思,他說:你就跟李王乞看看,不要說收藏,就說要乞回家求平安吧,
你拿回家再呼請他的名號,讓祂沒事去你家巡巡。
我照他的話做了,報上我的自我資料,跟祂說明我想乞求他的冠袍回家供奉。結果杯
才一落地,我朋友正走下樓梯連看都沒看到就說:李王愛笑是吧。
真的就是一笑杯,李王對我的答覆就是笑笑。我問我朋友,你怎麼沒看杯就知道是笑
杯。他笑笑的回答:我知道你不是很真心想請回家拜,你想收藏,而且我看你對於要不要
請回家其實很猶豫。這種情況,李王不會准的,我跟祂很多年,我知道祂的脾氣,你真正
夠誠心祂會應杯的。這完全命中我的心態,當然我表現或許很明顯。但神奇的是,以我朋
友多年擲筊跟李王打交道的經驗,他完全可以知道李王給我什麼回答。
其實這跟我那時要考研究所的心態很像,我對於乞神衣就是抱著有應杯就帶回家,沒
應杯就算了。說實在,不要說神明,問板上網友?你該怎麼應我的杯呢?
擲筊其實很簡單,除了基本的禮貌,最重要是自己要拿定對於問題的態度。我的經驗
就是很模擬兩可,有也好,沒也算。其實神明也很清楚,你如果自己對問題都不在意,那
我要怎麼回應你呢?所以一笑置之。陰杯或是笑杯就是這樣過程,我朋友說:其實你一定
乞得到的,如果你能好好想想祂為什麼給妳笑杯,想想再誠心祈求,以我跟祂這麼多年的
交情,他會給你聖杯的。這點後來想想當初老潘(潘英海)的話,其實蠻吻合的。在寫完論
文後,突然不會覺得指導老師都沒指導,其實反而自己方向沒抓穩,老師也很難給你明確
的方向。老潘說的論文跟擲筊,其實就在指這樣一件事:不論是擲筊獲是寫論文,其實中
間都是一種自我辯證的過程。
回到我大姑,她算老輩人,在她的看法以及觀念中,會去到廟裡擲筊往往都是做為一
個人已經無法決斷的時刻才會去尋求神意。因為事情的好與壞已經超出人的掌握了,所以
必須尋求神的幫助。清楚一點的例子就如同生死,這完全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但像考試,
若你自己不打算努力,神明也莫可奈何。但如果是兩份工作或是學校,自我無法真正評斷
,那不彷交給神明(有些人口中的機率)。但像我的例子,我對於結果其實不在乎,那不論
求助什麼神明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