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
現在每年約有近3千位中國醫療人員來台受訓,
其中一半都是到彰化基督教醫院。
大陸22個省、5個自治區,除了西藏不曾有人來過之外,
其他地區都曾有醫護人員到過這裡接受過訓練,
這些人有院長、科主任、有醫生、也有護理人員,6年來累計人數近萬人!
除了中國醫療人員來,
彰基團隊也從台灣中部跨海到對岸輔導中國的51家醫院,
直接影響的中國醫療人員人數超過5萬人。
彰基不比台大醫院有名,
名聲也沒有以管理效率見長的長庚體系響亮,
為什麼可以吸引到這麼多大陸醫療人員?
進而影響中國3千家醫院、3百萬醫療人員,甚至13億人的健康?
法、韓拒接的醫院
100天接手開張,一舉成名
彰基近年能夠將醫院的規模翻轉、到中國開疆闢土,
與現任院長郭守仁的布局策略,
以及副院長陳秀珠親赴第一線開疆闢土有絕對的關係。
郭守仁認為彰基一定要走出去,
帶著旗下子弟兵,走出台灣,往中國、東南亞發展。
2009年,郭守仁與陳秀珠開始參加外貿協會到大陸各地舉辦的醫療會展。
院長、副院長帶頭,兩條腿、一台筆電南征北討,機會來了就認真把握,
北京燕達醫院一役是開疆的關鍵。
2010年8月,北京燕達醫院找上彰基,
他們投入龐大的資金,也買了全世界最好的設備,
卻因為沒有足夠人才及好的運轉機制,
遲遲無法營運,院方找了法、韓等國團隊前來協助,
各國專家看了之後都表示「問題太多」,不願意接手。
別人不做的,彰基視為珍貴機會,
郭守仁派了20多人的團隊進駐到北京燕達,
陳秀珠甚至把彰基裡頭最厲害的水電工都拉到北京,
檢查醫院的電力基礎設備。最後只花了1百天左右就讓燕達正式開張,
「彰化基督教醫院」名號在大陸一炮打響。
對岸官員:「智慧進我的腦袋,人民幣進你的口袋
2010年10月,陳秀珠又帶著彰基團隊協助天津寧河縣醫院改頭換面,
成為中國3千多家縣級醫院導入JCI的典範醫院,
等於是把彰基醫管理念延伸到中國各地,間接影響13億人健康。
這漂亮的一戰,讓彰基在大陸醫院眼中,成了提升醫院管理品質的金牌教練。
中國各省級相關公立醫院紛紛「捧」著錢排隊來尋求彰基協助,
甚至有地方官員很直白的說:「郭院長,你們的智慧進我們的腦袋,
讓我們的人民幣進你們的口袋。」
郭守仁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一個平台,
讓彰基的人才可以流動,獲利可以延續,
同時回饋到彰基。後來彰基的解方是:
一個互補的大陸夥伴,用對的合作關係展開業務。
大陸最大的金融租賃公司遠東宏信想跨入醫療產業,
他們在大陸醫療界有人脈、嫻熟大陸市場運作,
彰基有技術、有團隊;彰基開疆闢土,
獲得的利益貢獻在共創的事業上,遠東宏信穩賺不賠,
這樣的合作關係也保證彼此可以長久合作。
雙方前前後後談了4年,
最後在2012下半年一起成立上海宏信醫管顧問公司,
「我們並沒有拿一毛錢出去,是他們把股權捐給我們。」
陳秀珠說。
彰基員工如果長期派駐,
保證回來一定是相同職位或是晉升。
外派除了彰基原本的薪水之外,
還有外派津貼,甚至留在彰化分擔原本出差同事工作的同仁,
也可以拿到津貼。而外派機會讓醫院的職位晉升得以流動,
更提升員工的能力,無形中也增廣了醫院員工的見聞,
增加對於中國醫療體系的了解。
彰基的醫療服務並沒有因為西進業務而受到負面影響,
在台灣的規模不斷擴大,
從一家醫院變成擁有十家院區的醫療體系。
「彰基模式」的台灣軟實力的輸出,
讓台灣醫界在醫療崩壞的漫長隧道中,看到了一絲光亮。
出處:http://goo.gl/OnvX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