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醫師,35歲,區域醫院重症專責醫師;我父親是牙醫師,63歲,小鎮一人診所。
雖然兩人都是魯蛇,但我想我很有第一手資料可以討論這個問題。
迷思一: 牙醫師快要飽和了?
實情: 這件事二十年前我爸就跟我這樣講了,那時健保還沒開辦耶!
事實上近十年他的收入確實是緩慢穩定的下降,現在大概是巔峰時的一半。
但跟醫師收入下降的幅度相比? 您別說笑了.......
迷思二: 牙醫執業壽命短?
實情: 我父親63歲,老眼昏花,配了四副老花眼鏡,照樣每天看診無礙。
從沒聽過他有啥肩頸痠痛的問題,我倒是有 -.-
迷思三: 醫師累得像狗一樣,牙醫快樂似神仙?
實情: 我是重症專責,相信算是比較累的次專科。我現在的每週工時比我爸還少。
人各有志,你要權要名要利,當然會累得像狗。
迷思四: 醫師苦哈哈,牙醫爽爽賺?
實情: 我每年稅前薪資比我父親稅前營收多了超過五十萬,
但是他每年繳稅比我少二十萬,所以可支配所得其實差不多。
總之,我覺得這個問題牽涉太多個別因素,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但是,如果考慮長期趨勢,我看好牙醫。因為:
未來的二三十年是台灣健保收縮崩潰的年代,一盤散沙的團體終究會被犧牲。
政治是講動員力的,不是單純數人頭。 個人的優秀不能彌補團體的衰弱。
現在醫界有政治戰鬥力的群體只有三個: 1. 急診醫師 2. 牙醫師 3. 藥師
希望學弟妹思考志願的時候把這個論點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