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lsevier住院醫師新書與抽書活動

作者: jerry800206 (. . #)   2021-12-22 20:52:07
近期 Elsevier 有新推出住院醫師相關書籍,並進行抽獎贈書活動。
以下是心得與介紹,欲參加抽獎請見文末連結。
-
這次抽獎的幾本書,主題分別是「臨床推理」、「臨床研究」、「臨床溝通」。
推理能力、研究能力、溝通能力,可說是一位醫生的軟實力。可惜的是,現行體制中,不
太有專心培養我們這方面的能力。

臨床推理 (clinical reasoning),指的是「基於醫學事實,進行診斷治療的推論過程」

台灣的臨床環境不太強調探究 WHY 的臨床推理。由於忙,做處置時主要依照常規,同儕
間也常以能否背誦 WHAT(例如 criteria),作為是否精熟臨床的依據。
然而當分科後,它科內容接觸得少,時間一久,散點式的醫學知識就會遺忘,留下的只有
最核心的「臨床推理」能力。
現在偶爾會接到非醫學專業朋友的電話,詢問醫學問題:
「我最近睡不著覺/手腳沒力/眼睛看不清楚,我在想可能是因為兩個禮拜前有打疫苗…

這時尤其能感覺到,有沒有學過醫學,主要差異未必是對醫學知識熟悉與否,而是是否具
備嚴謹的臨床推理能力。

臨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有多重要,在現行體制下毋需多言。
有些醫學中心給主治醫師的規範是,如果沒有幾年前沒有發 SCI paper,就要「取消您原
有的每個月獎勵金(超級政治正確的變相扣薪理由…)」。
我對研究不熟,不過點開查看《臨床研究導讀 第2版》的目錄,發現它有對描述型研究、
觀察性研究、世代研究、個案對照研究、隨機對照試驗等研究方式的介紹,以及各別適合
情境、樣本數、偏差的討論。
(Elsevier 的介紹寫說這本書淺顯易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XD)

最後,臨床溝通 (clinical communication) 也是醫療人員很重要的能力。
臨床推理和臨床研究,培養的都是「理性」,但病情變化時,前線醫護人員需要承接的,
往往是病人和家屬的「感性」。
臨床張力愈大的場景,病人家屬愈容易質疑醫療處置,醫護人員就愈需要有良好的臨床溝
通能力,才能消解衝突、化險為夷,降低演變成醫糾的機會。
類似情景特別容易發生在急診、重大手術前後,以及談安寧的時刻。
一路走來,從很多前輩身上,學到很多溝通的態度與技巧,但內容大多比較零散。
《醫學臨床溝通技巧(第四版)》討論臨床溝通的核心技巧,也特別針對醫病共享決策、
告知壞消息、坦承醫療過失…等情境,該如何不失專業地告知病方消息,並以富有同理心
的方式回應病人。
★ 活動請見介紹貼文:https://bit.ly/3snMPx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