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討論求進步
湯口是每一個模型玩家一定會面對的課題
坊間也有各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常見的有
模型剪直剪
模型剪二次撿
+筆刀
+打磨
極端一點的有
直扯(BB戰士等適低齡模型會做方便扯下的設計)
指甲剪(還有廠商出指甲剪規格的模型剪)
電熱刀(藍巴:這跟薩克不一樣啊啊啊啊啊!!!!)
好不好用 端看各人手法跟要求而定
沒有絕對的好跟不好
再來比對一下最常見的也是這是爭議點
筆刀修湯口 v.s. 打磨修湯口 (明明是可以和平共處的東西 怎麼會對立起來呢?)
1.筆刀
優點
1.操作快速方便
2.空氣與工作環境汙染較小
3.縮小修整面積
4.耗材花費較少
缺點
1.操作不慎可能見紅
2.多少會刀痕
3.操作不慎會切過頭
4.曲面湯口不好修
5.還是有白化發生機率(但只要切面平順 大多用硬物摳一摳就會消失)
2.打磨
優點
1.白化發生可能性小(有也是模型剪害的)
2.有湯口的表面可以更為平整
3.訓練作模型最重要的:耐心與細心
4.同時可檢查處理收縮
缺點
1.會產生粉塵(沾水也難完全避免)
2.操作不慎也會磨過頭(磨掉細節、磨頓邊角、磨掉原有角度)
3.耗時(其實我不太想把這算缺點,做模型本來就是耗時啊~)
4.耗材花費較高
這樣比較下來 有絕對性的誰好誰差嗎?
對於講求快速簡單的速組/素組玩家
只要把刀工練好 抱著那天手指會分岔的決心
我相信模型剪加筆刀會是較為便利上手的選擇
對於表面質感較有要求的上色/素組玩家
同樣也是要練好打磨時的力道平衡與耐心(最好配有抽風機來減少粉塵)
打磨應該是比較適宜的技法
但這兩種技法並不是相對立的
比刀處理完湯口後再進行打磨的也不在少數
以我個人而言
多是以筆刀整理好湯口後完成假組
確認露出部位後再進行較低範圍的打磨工事
或是進行完改造、增加細節、製作表面質感(如鑄鐵化)後
再評估打磨範圍
白化?都要上色的人了 白化就不是重點了
這些狀況下 對我而言 預先打磨修湯口就非必要了
總結來說
每個技法都有它的優缺點
沒有絕對的對錯
只要適合自己想要的 那對自己就是正確的
模型是興趣
不是每個人都拿它當競技比高下啊!!
好想寫一篇筆刀技法 可是不知該怎麼拍照啊~(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