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AV》:正經惡搞、荒謬勵志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2005-11-14 10:53:47
香港電影《AV》無疑是此屆南方影展觀摩類片單中最受人矚目、也最引人遐想的一部片。
套句時下流行用語,這的確是一部夠「瞎」的電影。
《AV》(2005)是以處女作黑色喜劇惡搞強片《買兇拍人》一炮而紅的香港青年導演
彭浩翔的第四部(最新)作品。縱然作品不多,但這位向來以編導樹立個人風格的導
演,在他的作品裡不僅僅可以發現強力的黑色幽默與經典的惡搞仿效,並且還帶有與
現實世界極度脫離的誇張荒謬氣息。而《AV》這個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 ─「每個年代
的大學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傳奇…」
在台灣,所謂的七年級生總是被貼上「沒有競爭力」、「草莓族」之類的標籤,而在
香港,也有著相同的現象。《AV》裡的四個大學生一心想要做出轟轟烈烈的事蹟,他
們緬懷著30年前大學生們對於學運、保釣運動的一致信念,但身處現代的他們卻是有
志難伸,回憶過去,心中除了激動澎湃,卻也滿是遺憾。終於,私人之慾替代了家國
之憂,A片的力量燃起他們的豪情壯志,決心從日本找來AV女優「天宮真奈美」拍A片
,造就屬於自己的傳奇。
光是想像這整個追夢過程,就足以令人噴飯了。搭配上許多妙語如珠的對白與專屬年
輕一代的奇想蠢事,更是增添了不少趣味。但導演彭浩翔可絕不八股僅僅的只講述夢
想,他將這些看似無意義的搞笑行為,刻意賦予意義,以影射社會現實為本質,表達
了大時代下香港青年的失落與惆悵。
從片初的「香港青年計畫自雇貸款計畫」到正襟危坐的A片募款演說,說明了時下青年
的無奈與急尋寄託;另外也藉著「有碼片」和「無碼片」(違法)中的馬賽克差別,
來諷喻對於「真實」(現實)的不願妥協,借他人之口,告誡青年出社會後待人處世
的奇異法則。同時也不忘調侃A片與電影藝術的關係,在片中稍稍的向俄國天師級的電
影導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致敬,如在《Stalker》(潛行者)的影帶盒
中放入激情影帶,也將自拍A片命名為《雕刻時光》(塔可夫斯基的書)…
一樣是對於夢想的追尋,但說《AV》是部勵志電影,恐怕會碰上衛道人士抨擊。A片在
異性戀男性的成長經驗中,多半是只能在同儕間才能討論起的話題,而對上(父母)
或對外(他人),卻是一個不能公開談論的「禁忌」。《AV》用這樣的主軸去拼湊夢
想,不免對這過度勢利的世界做了一番嘲諷,說明著夢想沒有貴賤之分。
最後,不論成功失敗,這群大學生還是因為勇於實踐A片夢想而獲得了許多人生的體悟
,恰好這也正是勵志電影的公式結局。而正當我看完電影自以為收穫滿滿的同時,陳
凱歌自傳裡的一句話又浮上畫面:「當我們相信自己對世界已經相當重要的時候,其
實這世界才準備原諒我們的幼稚。」
是的,《AV》其實告訴我們 ─「不論如何。這,就是現實人生。」
作者: Linus19 (Linus￾ﳿﰠ)   2004-01-15 22:15:00
片中飾演導演那位寢室小桌子上還放著林正盛的天馬茶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