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戴珍珠耳環的少女》by(時光之硯)

作者: NEKObus (我美好的記憶就是我的神)   2007-01-16 21:45:22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時光之硯部落格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7567917 (內含劇照與原畫作連結)
========================================================
她用這個角色撐起整部電影的目光,不管是對這個家庭的觀察、
對畫家創作的好奇、對藝術美感的理解,鏡頭都靠著史嘉蕾喬涵
森的神情來引導觀眾的思緒。而她那好奇中帶有沈穩、含蓄但又
不失自信的神色,將葛麗特氣質的不凡之處詮釋得挺為鮮明。
========================================================
什麼樣的美麗,在如何情境之下得以被工筆凍結、小心珍藏,流傳三四百年?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試著用一百分鐘的篇幅,來細心
描繪一幅傳奇畫作背後的創作歷程。多數鏡頭如靜物畫般的光線與構圖,是它視覺上的魅
力;充盈片中那豐富生動的十七世紀城市氛圍,則是它營造上的用心。畫家追求世間絕美
的那份偏執,是它對創作者心態的解讀;畫家承受家庭生計的無奈束縛,是它在劇情線脈
絡的延伸。而繪畫者對被畫者的慾望投射、以及此中與藝術成就的相互消長,是這個故事
試圖進行的辯證。至於飾演女主角的史嘉蕾喬涵森則是獨身挑起大樑,在戲中賦予那幅畫
作、在戲外賦予這部電影那讓人望穿靈魂的眼神。
那一身素樸的裝扮,以及用布條收纏的髮髻,透露著畫中少女的身份並不高貴。然而在維
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油畫中,除了少女那回眸凝望的神情之外,最吸引你目光
的便是那閃著銀灰色光澤的珍珠耳環了。既是下人,為什麼耳朵上戴了副高貴的耳環?既
是粗人,何以卻有著豔紅欲滴的雙唇、白淨清新的面容、晶瑩靈動的目光?此中的懸疑元
素十分豐富,充滿戲劇化的價值,所以才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本原著小說,也所以
才有這部電影。
而從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我們看到女主角葛麗特正細心地切著各色蔬果。淺棕色的洋蔥皮
、青綠色的葉菜們、橘紅色的胡蘿蔔、暗紫色的高麗菜。這樣的開場告訴我們:這是一個
關於繪畫的故事,所以這也將是一部色彩繽紛、視覺化的電影。
同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主線劇情雖然不複雜,但在人物之間以及人物本身的情緒
流洩,卻是時時刻刻透出張力的。在背負著沈重生計與自身對作品水準的堅持之間,這個
故事將維梅爾所面對的兩難處境交代得十分凝重。他並且屬於一個由丈母娘統籌掌管的家
庭,因而在家中的地位顯得失落。所以他只能在繪畫中追求他的自我實現,並將自身的慾
望與美學上的執著交纏在一起。
而在三角關係的另外兩個頂點之一,畫家的妻子雖然不見得失去了女性魅力,但畢竟已不
再是畫家描繪的對象了。在家計陷入困頓的同時,自己又不再得到丈夫目光的青睞,她因
而總是焦躁又脆弱的。掌控這個家庭的雖然是自己的母親,但是在畫作銷路維繫著全家溫
飽的現實之下,這位少奶奶的處境終究居於弱勢。當她最後甚至只被畫家當作挑選耳環的
掛具時,其淒涼情境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單純但擁有自我的年輕女傭,在進入這個家庭的同時也進入畫家創作的場域內
。女傭秀麗的面容吸引了畫家的目光、女傭清新的神情激發了畫家的靈感,而《戴珍珠耳
環的少女》試圖為這個故事增添厚度的妙筆,則是讓女傭透過在視覺美學上的領受天分,
而從相較於畫家妻子更有利的角度觸發了畫家那如獲知音的情感。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透過三項簡單的角色塑造,來構築葛麗特對繪畫美學的敏感度。維
梅爾教她觀察多彩的雲色,她的快速領悟讓畫家趕到驚訝。他進一步將調色的任務交代給
葛麗特,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情究竟是源自對藝術創作的嚮往,還是對畫家本人的戀慕?此
中值得玩味。到後來,她甚至憑藉自己的美感擅自更改畫家所要描繪的場景構圖。至此,
葛麗特的角色終於介入維梅爾的創作行為中,而這樣的交錯關係先是建立了畫家對她的「
人」的慾望,這慾望再進一步被轉化成藝術創作的熱情。於是,這部電影搭建了一個充滿
說服力的鮮活情境,水到渠成地解釋了那幅畫的誕生。
在此同時,電影對情慾張力的呈現確實多樣且直接。例如畫家為了得到鮮豔晶亮的的紅唇
效果,而一再地要求少女舔一舔嘴唇;例如少女將自己的滿頭棕髮視為最私密的一面並堅
持包覆著它們、不讓人看見,但是畫家終究於少女換裝時在一旁窺視,此時她那驚惶的神
色亦是意在言外。當然最明顯不過的便是那穿耳洞的儀式了。為了配戴原本屬於妻子的珍
珠耳環,畫家親手在葛麗特的耳朵上扎下那一針,此時一脈鮮血與少女眼淚一齊流下,再
沒有比這個更明白的情慾暗示了。
然而即便《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試著描繪出葛麗特與維梅爾在藝術領域中的連結,它仍然
無法被我視為一部有動人愛情的電影。兩人之間的情愫停留在單純慾望的層次,對話不多
因此缺乏相知更遑論相惜的情分。再者主人與女傭之間的身份隔閡從頭到尾都沒有被去除
,也因此當最後的繪畫過程結束、那累積的慾望張力達到最高點之際,葛麗特選擇去找自
己的年輕男友並進而纏綿一番,這樣的安排並不會帶來太突兀的感覺。
扮演維梅爾的柯林弗斯透過話不多、時常眉頭深鎖的詮釋方式,將這個畫家的神情描繪得
內斂而厚重。配合看來嬌弱但又帶著複雜情緒的妻子,以及時而霸道時而勢利時而又懂得
顧全大局的丈母娘,這個家庭中那股不安的氣氛被交織得充滿張力。相較之下,在三年之
後的現在急速竄紅的西利安墨菲,其所飾演的年輕屠夫角色實在缺乏發揮,他那獨一無二
充滿邪氣的眼神更是讓這個純情小男友帶了點詭異的質感。至於湯姆威金森所飾演的財大
氣粗收藏家,角色的層次跟威脅感都稍嫌不足,相較之下他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
黑道老大只憑著酒吧中那一小段撂狠話的演出,就讓人印象深刻得多。
而靈魂人物史嘉蕾喬涵森,也許是編導為了要堆疊出與實際畫作的相似感,因此在全片所
有鏡頭中她的面色總是白裡透紅得像個發光體。其清秀與淡淡的貴氣說實話有點削弱當個
女僕的說服力。然而她畢竟用這個角色撐起整部電影的目光,不管是對這個家庭的觀察、
對畫家創作的好奇、對藝術美感的理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都靠著史嘉蕾喬涵森的神
情來引導觀眾的思緒。而她那好奇中帶有沈穩、含蓄但又不失自信的神色,將葛麗特氣質
的不凡之處詮釋得挺為鮮明。
葛麗特的角色質感與《愛情,不用翻譯》中的夏綠蒂其實有點神似,而導演彼得韋柏也與
蘇菲亞科波拉一樣喜歡拍下她默默凝望著他人的眼神。當維梅爾與妻子在琴室裡溫柔依偎
著,經過的葛麗特在燭光中屏神看著他們,此時鏡頭對她的凝視讓人不禁想起《愛情,不
用翻譯》裡頭漫步京都的段落。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一部在視覺上用心經營、在角色上認真鋪陳的電影。透過人物之
間縱橫交錯的愛恨情緒,這個故事具體想像了一幅傳奇畫作背後可能的創作心路。而在各
個用心鋪排的場景中,觀者得以在視覺上享受著充滿美感的構圖,以及那典雅調和的光線
層次。這部電影用如畫般美麗的鏡頭來講述一幅畫的故事。雖然視覺上的渲染力不若聽覺
那樣直接,所以在描繪藝術家的創作心境上它沒有如《阿瑪迪斯》一般澎湃的情緒引爆力
,但不妨將它當作一段精緻的小品,值得用心品嚐與觀賞,就如同那只在光與影的交錯之
處、微微閃著光芒的珍珠耳環。
作者: Disconsolate (愛上十七歲)   2007-01-16 22:09:00
暗紫色的那是甜菜
作者: NEKObus (我美好的記憶就是我的神)   2007-01-16 22:10:00
我印象中是有兩種.... 不過我對蔬菜確實挺不熟^^"
作者: Disconsolate (愛上十七歲)   2007-01-16 22:13:00
裡面有顆暗紫色的菜很像洋蔥,一切卻又流下許多汁的
作者: NEKObus (我美好的記憶就是我的神)   2007-01-16 22:15:00
沒錯沒錯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像是紫色高麗菜的
作者: Disconsolate (愛上十七歲)   2007-01-16 22:17:00
嗯嗯^^~紫色高麗菜我就沒那麼注意了XD
作者: Disconsolate (愛上十七歲)   2007-01-16 22:20:00
但我想你要說的應該是那顆會流汁的甜菜沒錯吧?:)
作者: speed2 (祝平安.喜樂^_^)   2007-01-16 23:40:00
老實說 這是一部昏昏欲睡的電影 色調陰暗 步調也慢
作者: speed2 (祝平安.喜樂^_^)   2007-01-16 23:41:00
女主角的眼神與氣質才讓本片有了色澤...
作者: bobowo   2007-01-16 23:52:00
這部電影的色調與光影配合的很漂亮,每個場景都像一幅畫
作者: code666666 (因平凡而幸福)   2007-01-18 21:14:00
電影看起來真的漂亮 不過劇情倒是很普通...
作者: ligar ( 影-小美女時鐘)   2007-01-25 01:04:00
寫的真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