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原先期望過高吧,在看完芭樂特後,我的第一直覺反應是困惑遠勝於讚嘆。這不是
一部太差的電影,裡頭除了笑料以外也有些許真正深入的社會觀察,但在多半時候,這些
優點消失在無止盡的低級笑話之間,而所謂的社會批判與諷刺意味又被拍攝手法大打折扣
。我可以理解它的受喜愛,但做為社會的照妖鏡?恐怕還有段距離。這其實是件相當可惜
的事,特別是考慮到Sacha Baron Cohen絕佳的喜劇天分。
先說說我喜歡芭樂特的地方好了。在這部電影中,有大約十五分鐘左右充滿了爆笑且引人
深思的人物互動。無論是德州牛仔競技場或基督教儀式,這些地方不僅讓人笑到胃痛,更
提供了寶貴且真實的現實側寫。它不僅帶出隱藏在人底下的偏見與劣根性,更對美國社會
本身做出一系列的批判與拆解。單就這十五分鐘,這就已經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但除
此之外,許多低級屎尿笑料透過 Cohen的演出真正感到有趣,而即使這很低級,但不得不
承認,這真的很好笑。
我很喜歡Sacha Baron Cohen這個演員。不是因為Da Ali G Show(雖然在網路上稍微看過
後,個人覺得這影集社會批判成分較重),不是因為芭樂特,而是他在王牌飆風裡好笑到
令人窒息的法國F1賽車手。而在芭樂特裡,他也展現了完全與角色融為一體的能力,不管
是多麼粗鄙或低級的笑料,展現出來總是如此自然,如此即使到電影後半段整個笑料開始
顯得重複且惱人, Cohen卻絕不會讓人感到無聊。另外,他也有技巧地帶出許多受訪者的
真正反應,這讓很多嚴重政治不正確的受訪者,遠比 Borat本身的沒有文化更令人發噱。
但即使是Borat的自然反應,
但問題在於,芭樂特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停止。以南方四賤客做為對照組,我很愛看它的
電視版,但我絕對不會長時間連續看。原因很簡單:這類的低級笑料,所有的這些屎尿幹
屌,它們的邊際效用其實遞減得相當快速。由於這些喜劇只是持續性地提供刺激,一旦新
鮮感流逝,它們便會從爆笑轉為惱人。當然,這個現象取決於每個人對笑鬧的不同,有些
人覺得小狗強暴布娃娃好笑到跺腳,但也有些人覺得這老梗且低級。品味與開放程度會大
大影響芭樂特對身為一個觀眾的效果,而至少對我個人而言,這部電影便嚴重超過了那個
界線。你開場前十分鐘便在戶外上大號我可以接受,但當過了將近一個小時你還拿著一袋
排泄物開玩笑,我把這稱為缺乏創意。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本身這種短片型態影集上到大銀
幕所要面對的自然現象,但這仍無法使芭樂特這個問題比較好理解。另外,無論用怎樣的
理由去包裝這部電影的拍攝目的,我始終不認為這是一部真正有心要諷刺美國文化的喜劇
片。你可以說藉由偽哥薩克這個媒介來反映現代人同樣的粗鄙與偏見,但在電影裡,更多
情形是Borat以一些嚴重冒犯他人的東西來開玩笑(如性別、種族)。例如Borat與一家猶
太人的互動,這段是全片最好笑的段落之一,但它難道不是同時也嚴重傷害到猶太民族?
這樣做又怎麼能提出任何反省?我可以接受單純只是品味低劣的笑話,但於這些嚴重具有
攻擊性的笑話,實在有些令人難以忍受。
另外,這部片子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於它真與假之間的界線拿捏不當。就像之前提及
的,這部片子最精華的片段,在於那些透過 Borat本身引出互動者劣根性的段落,但一旦
這些段落與預先安排好的情境混合在一起,效果便大打了折扣,原因很簡單:你就是不知
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任何情境都可能是真心反應,任何情境也都有可能只是精心設計
的結果。當然,這兩者之間不會真的太難以分辨,但引入設計過的段落還是破壞了電影的
整體感覺,也讓一些原先可能更有衝擊力的段落,感覺少了點什麼。
這會是一部評價嚴重分歧的電影。就我個人而言,我會把這視為去年評價與實質落差最大
的電影之一。它的確不差,但屎尿笑話久了開始感到惱人,而一些過於尖銳的嘲弄又顯得
侵犯性太強。當然,有Borat(他比較喜歡別人叫他Borat)在的地方就有笑鬧,我只會希
望它能真的更深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