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劇情大綱所吸引,所以去看了這部片,試想,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只有自己
聽的見的口白,多麼特別的構想,在塞車時,不耐煩的按著喇叭,卻聽見第三人對
自己的不耐煩行為作出解讀,那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和女孩子約會時,聽見口白
說著自己緊張和彆扭的行為,應該有怎樣的表情和心境,這是我看到劇情後對電影
的預想,可惜,事與願違,這部電影大大讓我失望。
雖然獨立製片吸引到大卡斯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比起「小太陽的願望」、「火線
交錯」、「四十處男」等片,「口白人生」顯的有點不知所謂,似乎想要輕鬆的步
調去描寫人面對死亡,卻在面對死亡的心境轉折過於缺少琢墨和掙扎,那樣的痕跡
淡泊到無法分辨這究竟是一部平淡無味的愛情喜劇還是有真正想要探討什麼東西?
是巧合還是我的偏執,最近看的幾部電影都在轉折的地方表現不佳,雖然有不錯的
開頭,不錯的承接,不錯的結尾,就是在轉折處無法引起我的共鳴,雖然這一向是
好萊屋習慣塑造剛性角色的舊習,但獨立製片如此,最近看的港片「我要成名」亦
然。
對於一個角色心境轉折,通常給予的契機當然不能過於隨便,在「口白人生」中,
「稅與人生」這本小說是主角哈洛的轉折關鍵,但在電影院燈亮起我的第一個想法
是:即便主角死了,這還是一部無聊至極的小說。事實上許多美國著作都非常擅長
描寫極其細微的小事,就如同書評家批評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可以把每天都發
票寫成小說一樣的無趣,而電影中利用這樣一部無趣的小說或許可以說服主角從容
就義,但可能無法說服觀眾。
事實上我並不喜歡過於違背人性的電影,安排一個角色離開他剛交往的女朋友去進
行一項可能可避免的自殺行為,恩…安排的有點突兀;說到突兀,我認為突兀也是
這片的毛病之一,對於許多象徵性的表示情節出現的也很突兀,「little did he
know」讓達斯汀霍夫曼改變態度的很突兀;手錶突然起笑很突兀;主角哈洛也轉性
轉的很突兀。
再說談的不夠深入這個毛病,這部片點到很多可討論的問題卻淺嚐輒止,這個部分
很遺憾。似乎接觸面對死亡,卻又不想因為死亡的恐懼改變影片輕鬆的步調,似乎
給予人自由選擇的權利又怕過程流於俗套,不願意碰觸過於艱深的畫面表示,想討
好觀眾群又似乎顯得乏味,於是看完電影,我對於他想表達的內容有些疑惑。
這部片也並非一無可取,不少人給這部電影不錯的評價,艾瑪湯普森詮釋一個神經
質的作家絲絲入扣,尤其拜訪達斯汀霍夫曼時,東張西望的神情,或是在揣測自殺
的人心境的樣子,神韻都很微妙微俏。在電影一開始大量使用的動畫線條也很精緻
特別。嚴格說起來整部電影的運鏡、光線、演員表現都在水準之上,題材也很別出
心裁,大有可以發揮的空間,只是還是很可惜的,我認為他可以拍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