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e Taymor的風格就是如此的顯眼與銳利,
這部電影如果是要挑戰以往沒有嘗試過的手法,
只能說敗筆是在音樂的結合,
Beatles的歌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更是該年代的經典代表。
(所以還好沒說這部電影是向Beatles致敬,不然我想我會吐血。)
這部電影同時要告知60年代太多事情了…愛情、友情與戰爭,
同時使用挑選許多Beatles的歌曲與議題相關的部分來結合,
翻唱的歌本質是好聽的,但是對一部電影來說,影像、音樂、文學與戲劇表演
必須要發揮極線的配合,但是在我耳裡聽來,
從越南女孩的出場、從對愛情的描繪,這些強插而入的音樂,
讓一開始劇本的前因交代感覺非常的不對味,使得這部電影的格局變小了。
(很抱歉我必須要用比較嚴厲的眼光來看待這部電影,
實在是我對音樂元素很重的電影總是抱著非常大的期望,
並且這位導演是我很喜歡的導演,所以我會說我失望了。)
先從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來看這類型的影片,
最重要的是從音樂的節奏與影像的配合默契必須要達到極限,
才能真正帶給觀眾震撼感,類似這音樂型電影,因為歌曲的隱喻更深層,
所以往往會針對一個議題去發揮,才有辦法讓他單純的很好看。
也有可能是我的胃口被音樂劇養刁了,
總有股深深的為了要串Beatles的歌而去安插這樣劇情的感受,
當然這部電影當中引了許多經典,包括說在屋頂演唱那場
(我家閃光說是仿造Beatles有場的無預警屋頂演唱會。)
以及在馬戲團那場的迷幻風格的演出,
(是仿造Beatles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裡面台詞的橋段),
但是看在我眼裡卻坐立難安,明顯的,
導演說故事的能力因為太貪心而讓故事重心偏移了好多個方向,
讓我情緒來不及累積又換了一個議題。
同樣的,也是有好雷,我個人很欣賞越戰這一段(好像大家都是XD),
我發現Julie Taymor可以把事情用影像隱喻的很好,
我也很喜歡草莓比喻成炸彈這一段,
但是會發現前半段的影像與發展明顯的跟後半段沒什麼關聯性,
只是像是在交代事情般的串場,到中後段的時候事情越來越單純了,
就反而變的很好看,舞台劇式的電影才開始真正的發揮特色,
Julie Taymor的手法可以越來越大膽了,
但是卻失去了看電影過程當中的情緒累積(如揮灑烈愛般的感受),
所以這是我失落的地方。
在音樂的配合上,有很多地方一直讓我聽了很不舒服,
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就是當主角開始唱歌了,
臨時加入現場音節奏的突兀
(有段是最後面男主角要去美國找女主角走在大街上,
突然有個阿伯在打垃圾桶當鼓聲的地方),
我一直以為是我看不慣類似這種MV風格的電影,
可是我回想起Rent電影版,我卻沒有這種無法銜接上的聽覺衝突。
anyway,看了影展介紹與導演我才去劃位,
I'm not There跟這部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且不能一起比較,如果是談意識形態,這部電影的確讓我看的很不過癮。
話說我也是看完一回家就開始聽Beatles的音樂洗耳朵
可能我比較保守,還是覺得原汁最有味道
60年代最棒的不就是這種音樂嗎?
電影改編的某幾首情歌讓我反而....不太習慣
(不過這是個人感受不同啦,我朋友就說很好聽)
喜歡Beatles的可以去看【安妮萊柏維茲的浮華視界】
除了約翰藍儂的故事之外,還有Rolling Stone的故事
跟音樂沒有很大的關係,不過也有的像是樂團的紀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