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le soft the wind blew down the glade, and shook the golden barley…」
很少有電影能夠讓我在開場十幾分鐘就要感動的快要流淚,而肯洛區大導的
吹動大麥的風就是其中之一。當Damien去參加他好友的葬禮時,好友的母親所唱
的這首歌,輕柔、哀傷、卻像是風一般吹過觀眾的心田。看完影片後,我再找了
各種版本的這首歌,但卻再也感受不到那種母親失去兒子的哀痛了,那種讓人要
心碎的嘶啞。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九二零的愛爾蘭,其中的這群愛爾蘭人被英國人高
壓統治了七百年,而幾百年來的反抗都無法成功,直至影片開頭的這群還在打曲
棍球的男孩開始推動時代的巨輪,直至其中之一被暴虐的軍隊在他家人的面前給
活活打死。
然而,革命不能只是承諾,不能只是空口白話,革命需要的是鐵與血。
鐵與血代表的是紀律、金錢、死亡、還有一種情感的撕裂,當年紀輕輕的
Chris經不起大宅主人與軍官的威脅而供出Teddy的藏身之處時,他的下場也早也
被預定。紀律必須被貫徹,而每一次的貫徹便是一次撕裂,一種情感的撕裂,到
了最後就什麼也不剩了。Damien最後被Teddy所槍斃時,心中坦蕩,但卻有些遺
憾,遺憾最後的結局竟然是愛爾蘭人互相交戰,遺憾他們未來的子孫要被不完整
的自由給束縛。同族之內信念的爭鬥讓鮮血灑了滿地。百年前的曾經,他們的祖
先用鮮血灌溉的大麥,現在也同樣的哀傷的低頭吧。
(中間有段我真的覺得英軍跟納粹沒有兩樣,只有英國人是人。幾個英國人死了
就哭爹喊娘的,那那些被你們欺壓的人民呢?他們是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
孩子的爸爸呀!)
革命也需要金主,有錢才能擁有武器,而槍桿子上才能出政權。不過這些地
主壓迫平民所得來的財富,這樣的不義之財所得來的政權,難道就是他們所想保
護的愛爾蘭的價值嗎?這值得破壞他們好不容易得來的第一個民主法庭嗎?我不
知道,片中的愛爾蘭人也一樣的迷惑著。
本部片刻劃的人性層面也很深刻,你似乎能夠活生生的感受到他們真的曾經
存活於這個世界上,其中有些人曾經為了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其中有些人曾經
爭論過屬於愛爾蘭的價值是什麼、其中有些人即使被欺壓也不願意離開(尤其是
老奶奶在房屋被燒了之後的那段,很棒)。他們快樂過、也悲傷過,他們是唱著
動人詩歌的一個民族。
講到影片的技術層面,我不得不稱讚肯洛區能夠把這樣的革命拍成一部史詩
,一部屬於愛爾蘭人民的史詩。整部片的畫面非常乾淨,沒有任何一絲雜質參入
其中。我看這部片子的時候,不斷驚訝於導演的長鏡頭,帶給人悠遠的感覺。另
外,由於畫面的純淨,讓人能感受到畫面裡的東西都有其必要性,而由這種必要
性當中構築了一個二零年代的鄉村愛爾蘭。再從她的美麗當中體驗到人性的面貌。
另外一個不能忘記的就是本片的音樂,也恰當的構築了本片的氣氛,尤其是
我開頭提的那首歌,像是本片的靈魂一樣,瀰漫。(應該是笛子吧?我覺得笛子
的音韻很適合這部片子)
最後,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部片子有些煽情,用死亡、親情和友情讓人不得
不感動,也有些人覺得片子的立場太偏頗了,不過我覺得在思考這件事情之前,
我們是不是要先問問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事實,對於我們太過沈重而不能接受,所
以才有了這樣的疑問呢?
推薦給大家,就算沒聽過也為了06年的金棕櫚大獎租回來看吧!
(不然也可以去買原聲帶來聽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