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專文] 紀錄電影三十載
時間: Sun Jul 27 15:06:17 2008
原文刊於「第三十屆金穗獎特刊」
http://blog.sina.com.tw/30gh/
紀錄電影三十載
文/李泳泉
1978年,蔣經國當選總統,鄉土文學猶在論戰,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鐵路電氣化自強
號上路,黃信介等成立「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行政院通過開放觀光護照,美國宣
布與中國建交……。在那樣躍動的年代裡,「實驗電影金穗獎」的出現,並未太惹人
注意,王菊金的《風車》則一枝獨秀,頗受矚目。
紀錄片的黑暗期
紀錄片方面,陳維壽的《大自然的舞姬——台灣之蝴蝶世界》也算令人眼睛一亮的異
數。但是,從《復興崗上》、《國父建國與中華民國》和《腦血管重整術——淺顳動
脈與中腦動脈吻合術》這類作品也在獲獎之列,或可略知昔時「統統有獎」是怎樣的
心虛與保守。然後,或者因為對「實驗電影」的界定仍莫衷一是;16mm的器材與技術
在國內相關科系院校仍未成熟,且成本過高;以及8mm影片在紀錄片製作上的侷限太大
,接下來幾年,紀錄片幾乎完全停擺。
1982年,井迎瑞《現代人》和鄭湛《這裡的一天》這兩部8mm紀錄片,才讓我們得以在
《綜合月刊》、《中國繪畫與技法》等16mm紀錄片的迂拙氣氛下感受到幾許清新與熱情
。1983年,李道明《愛犬何處歸》既有感性的筆觸,又有知性的辯證,大可成為典範,
卻似乎未引起應有的迴響。也許由於該片在美國攝製,英語發音;抑或國人對於紀錄片
的刻板認知尚未鬆綁。另外,1982、83年,正值「台灣新電影」興起,更多作者自然以
劇情片為目標;之前已有王菊金,金穗獎而優則金馬獎;其後,萬仁、柯一正和麥大傑
等,也在劇情長片上大展身手。對許多有志電影或影視科系的學子而言,金穗獎已然成
為進軍「大電影」的踏板。從未成為關注焦點的紀錄片,遂難逃愈益邊緣化的宿命。直
到1989年,主辦單位終於將「錄影帶」納入金穗獎的獎勵範圍。其間所見的紀錄片,除
了如高重黎等少數創作者那種較個人的、散文式的、家庭電影式的、略帶實驗性質的8mm
作品還別有一番風味外,大抵還是不脫《古蹟》、《郭義文陶藝世界》那類窠臼。
「紀錄錄影帶時代」來臨
1989年,金穗獎接納了錄影帶,同時,我們發現8mm影片只再撐了三年,便被迫淘汰了。
1986、87年解嚴前後,台灣社會力的迸放,攝錄影機、錄影帶扮演了很重要的推手。全
景映像工作室的《月亮的小孩》於1990年一炮打響,轟動全國;加上「台北電影獎」的
前身「中時晚報電影獎」中,林正盛的《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也大放異
彩;凡此,都足以理直氣壯宣告「紀錄錄影帶時代」的到臨。
然而,台灣紀錄片穩健勃發的盛景,卻也未能如實反映在金穗獎上。究其原因,最關鍵
者應在於金穗獎的定位。如李道明《人民的聲音》、胡台麗《蘭嶼觀點》和《穿過婆家
村》等,大致屬「金馬獎」級;全景映像工作室的「人間燈火」系列、「生命映像」系
列和「螢火蟲映像體」的作品(如董振良《反攻歷史》等)適合「金帶獎」;林正盛繼
《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之後的力作《美麗在唱歌》、《阿豐阿燕的孔雀
地》以及羅興階、李孟哲的工運紀實《朱教授老闆的暑假作業》等,片長太長,還好有
「中時晚報電影獎」可以收留。然後「金帶獎」取消了,繼之而設的「優良地方文化紀
錄影帶獎」辦了幾年竟也無疾而終;「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得以頒給國內作品的獎
項實在有限。大約要到1998年,金穗獎的紀錄錄影帶類總算有了豐碩的成果。
題材單一,溫情有餘
1990年,當《月亮的小孩》讓無數觀眾感動涕零時,洪智育的《傷口‧歷史》檢視了中
國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台灣的救國團式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謬,應足以引發知性的反思
,展拓紀錄片更寬廣的可能。1992年陳德斌《我們要去拍紀錄片——關於十三行》,技
術上雖嫌青澀,作者探索議題的向度倒是深具啟發性。可惜的是,在解嚴後台灣如此澎
湃湧動的社會力,已有「綠色小組」、「第三映像」和「新台灣社運工作室」等,對政
治、社會運動的衝擊效應,終究未能帶動全面性的政治社會紀錄片創作熱潮。難怪郭力
昕在〈不碰政治的台灣紀錄片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啟發〉一文中的感
嘆:「……是什麼奇怪的政治/文化生態與其他看不見的因素,使學生們普遍不碰政治
,或者缺乏比較宏觀的取材視野與探觸硬議題的意願?在多年來被政治或泛政治文化上
全面席捲的台灣社會裡……,這毋寧是個尷尬的怪事。」1995年陳榮顯的《台灣軍人》
和96年董振良的《長槍直入》,算是其中寥寥可數的另類了。
1994年郭靜芳的《阿媽的故事》將攝影機對準自己的祖母,呈現台灣人的成長記憶,及
其對年輕一代的啟蒙。1996年黃敏尉的《福州山腳下的故事》,則取法林正盛,安靜深
情地觀照著外省族裔的生活點滴。兩部片子都算委婉動人,但多少仍侷限於個人的感性
抒懷,未能有更進一步地結構性、社會性的辯證。這類取材自己家人、鄰居或其他對象
的生活寫真,因為方便、討好,而且往往不需太深層的社會理解,遂成為初試身手者,
特別是相關科系學生最常處理的題材。其中,除了李靖惠《家在何方》和曾文珍《我的
回家作業》的形式、內容大抵還交織成趣外,數以拖拉庫計的阿公阿媽、左鄰右舍紀錄
片,多半還是畫地自限,還是不食人間煙火。
1997年蕭菊貞的《陽光愛情》,其實和她93年《博盛,這孩子》都是類全景的溫馨關懷
弱勢的路子。在拍攝上不見多少巧思,或者夠細緻的作者與對象的互動;在剪接或形式
結構上也並未深刻呈現或辯證,較諸蕭菊貞後來為人津津樂道的《紅葉傳奇》和《銀簪
子》,實屬平庸之作。自《月亮的小孩》以降,這種不上不下,溫情洋溢,卻容易流於
虛矯的「感恩」之作,實在是不勝枚舉。
紀錄片繁花盛開
紀錄片在金穗獎終於百花齊放,是1998年。這一年,非但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學生
作品的質與量都頗可觀,如楊力州的《打火兄弟》;文建會委託全景映像工作室培訓的
影像紀錄者成果更令人刮目相看︰林為道《石壁部落的衣服》、楊明輝《請給我一份工
作》、比令亞布《土地到哪裡去了》,是十餘部擲地有聲的作品中的三部,技巧或敘事
容或略有參差,但生猛、幽默又發人深省,這幾部原住民的作品的確讓我們(特別是漢
族)眼界大開。《打火兄弟》有些接近「從生活中捕捉到戲劇」的「直接電影」。楊力
州的鏡頭充滿奮不顧身的爆發力,敘事結構的思考縝密,卻絲毫不顯斧鑿,剪接節奏的
掌握精準自然,讓我們發現:原來紀錄片可以如此肆意揮灑,又如此一氣呵成。
1999年,吳耀東的攝影機轉向同學,就其同志身份、身罹愛滋與飽受精神折磨,創作出
「真實中有虛構、虛構中有真實」的假紀錄片,呈現了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權力/操控
關係,讓觀眾在被作者操弄的同時,一方面對紀錄片本質產生懷疑辯證,一方面對於人
類生存的意義有著深沉、酸苦的體會。這部《在高速公路上游泳》,在近年台灣紀錄片
的發展上,絕對是令人斟酌再三的力作。
2000年的成績一樣顯赫。梁皆得《菱池倩影》是世界級的生態紀錄;馬耀.比吼(彭世
生)的《季.拉黑子》讓我們見識這位嶄新的原住民作者又一力作;陳怡君《苦力.藝
術家》、楊力州《我愛(080)》也各擅勝場。這一年,最耀眼的,或許是湯湘竹的《
海有多深》。作者觀察十五歲離開蘭嶼到台灣工作打混,近二十年後拖著中風後逐漸復
原的身軀回鄉造屋的馬目諾;台灣街頭對比著故鄉海底,也對比著在香港異鄉工作的湯
湘竹自己。悠緩從容,詩情洋溢,同時對現今原住民的命運有著具體而微地揭露與喟嘆
。本片與湯湘竹兩年後的傑作《山有多高》已然是台灣紀錄片的雙峰。
新世紀的台灣紀錄圖像
世紀之交,台灣出現了《流離島影》系列,十二部長短不一、風格各異的作品,擺明了
對國內「主流紀錄片」的挑戰。其中《西嶼坪》導演透過自己與島上居民莞爾的互動,
呈現某種盡在不言中的、卑微和尊嚴交織的生命態度,不無「見山又是山」的極簡領悟
。《噤聲三角》運用各種角度的靜照般畫面,搭配各式人文的、生態的、冷調幽微的文
字呈現,拼貼出荒疏的島嶼圖像,在金穗獎以「最佳實驗短片」勝出,或亦可視之為充
滿實驗精神的紀實詩篇。另一部《03:04》則略有導演黃庭輔的《指月記》先聲的況味
。《指月記》有大量的微觀特寫,觀察記錄艋舺龍山寺周遭的人、事、物,對應著令人
慌悚不安的極簡風的音樂,將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去熟悉化」,讓我們於某種催眠
的心神樣態中反觀自我。這樣的篤定堅持,終於臻至海闊天空。
每一屆評審,當然,鐵定會有遺珠;作為二十九屆的回顧,更難免挂一漏萬。無論是《
極端寶島》、《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貢寮,你好嗎?》,抑或《無米樂》、
《部落之音》、《翻滾吧!男孩》、《石頭夢》等等,都是台灣紀錄片中閃亮的星星。
最後,當我們體認到這些年來台灣紀錄片從「幾無」到「有」,從單薄貧血到豐美多樣
,我們是否可以如郭力昕的期待:「……台灣未來的紀錄片作者,也許可以不再迴避政
治問題,能夠沒有陰影、不受特定現實政治利益牽絆地探討、反省政治。」在這樣的心
情下,我決定再推薦2001年獲金穗獎的《島國殺人紀事》。這是蔡崇隆長期追蹤記錄蘇
建和三死囚案,執著於公平正義的力作;全片除了作者的立場太露,反倒影響了應有的
說服力外,推演細密,抽絲剝繭,既能以具體事例漸次揭露真相,同時也能啟發我們深
思司法正義的本質。這種知性的、辯證的、結構性地觀察社會脈動的取材與創作態度,
是現今台灣紀錄片最欠缺的一塊。
對於影像作品而言,特別是紀錄片,金穗獎比較近似一面鏡子,反映著當下台灣(包括
留學海外者)既有的創作狀況;比較不會如颱風眼般,帶動風潮。已經拍成的作品,符
合規格者,多半會樂於一試,反正nothing to lose。極少人會為了參賽而拍片,參與
者也很少觀摩已獲獎的作品。獲獎者雖不乏李安、萬仁、蔡明亮、吳乙峰等名人,對大
多數人而言,其主要的意義,一是獎金入袋、不無小補,一是履歷上多記一筆、有利將
來接案。因此,三十年來的金穗獎,說好聽是內容和風格多元豐富,說難聽是尚未確立
定位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