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二十一世紀的前十部電影(上)
身為伍迪艾倫的終身擁護者,一直想寫一篇和伍迪艾倫相關的系列文章,但
無奈的是,伍迪艾倫的作品等身,佳作極多,很難就幾部電影拿來做討論,且最
重要的在於,台灣電影筆記的聞天祥老師經寫過相關性的文章,珠玉在前,自然
讓我多次打消了這個念頭,直到現在2009年,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即將結束
了,再次讓我興起了這個念頭,因為仔細回顧這個十年的伍迪艾倫,變化相當大
,不論是前期創作上的停滯,或在911事件後參加奧斯卡典禮,為了宣傳電影登上
坎城和威尼斯影展,以及最為重要的,他離開了他永遠無法離開的紐約,前往倫
敦和巴塞隆納拍攝電影,這個期間,對於伍迪艾倫來說,整個創作上的變化極大
,從前期的低潮到後來的口碑票房雙贏,如此傳奇般的十年,讓我有個念頭想將
其紀錄下來,給每個喜歡伍迪艾倫的人看看最近十年的十部電影究竟有哪些變化
,而這些作品,又和以往伍迪艾倫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貧賤夫妻百事吉(Small Time Crooks ,2000)
作為伍迪艾倫二十一世紀的第一部電影,貧賤夫妻百事吉很多程度上伍迪艾
倫刻意地和二十世紀末的作品做出區隔,在二十世紀末的最後三部電影裡頭,伍
迪艾倫還是向大師們取經,較少有個人原創的味道在,雖然伍迪艾倫在吸收大師
們的精華後,常會轉換成為很有自己味道的作品,但有大師的背影在,自然難以
列入經典之林。
貧賤夫妻百事吉是伍迪艾倫少數電影中的男主角一點知識也沒有的作品,當
中男主角就是個小偷,還是很糟糕的小偷,他設計了一個挖地道到銀行偷竊的計
畫,但因為看不懂地圖而挖到服飾店去,如此糟糕的一個小偷,一點文化水準也
沒有,同時本人也不去追求,在伍迪艾倫所謂的小知識份子作品裡,這部電影確
實嘗試和先前的電影做出些切割。但偷竊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而是伍迪艾倫一
貫地諷刺上流社會的荒謬,因為小偷的妻子意外地靠著販賣餅乾而暴富,在有了
錢財之後,可說幾家歡樂幾家愁,夫妻倆本來所擁有的那小小的快樂也漸漸失去
,取而代之的是那對於上流社會的虛偽追求。
有錢不是罪惡,但真正讓人厭惡的乃是來自於文化階層對於暴富者的鄙視。
小偷和妻子都成了大富翁後,妻子極力想要成為一個有文化素養的人,她贊助戲
劇、蒐藏藝術品、甚至邀請許多藝文工作者來家中參加派對,她的擺設品味卻一
再地讓那些文化階層感覺到低俗和糟糕,這些藝文工作者嘴吧上不說,總是在背
後偷偷地酸他人一番,等到面對面之時,卻又跟這些富翁要求捐獻或贊助,兩種
嘴臉實在讓人不屑。後妻子決心請來一位私人教師教她如何如何融入上流社會當
中,但這位私人教師只是為了她的錢,甚至決定對該位妻子實施美男計。小偷實
在受不了那種虛偽的上流生活而決心離開,他的行為使他重新快樂許多,結局最
後得來的錢全都被會計捲走,但夫妻倆才真正體會到當初兩人決定在一起的快樂
,這點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貧賤夫妻百事吉拿上流社會的虛偽開刀,相當地成功。暴發戶在電影中也許
看來可笑,但卻是真實,他們不偷不搶,有搶也是搶錯了,靠著受到大眾的喜愛
獲取到了大量的金錢,在上流社會的眼中,卻是如同眼中釘一般,認為暴發戶就
是沒有水準的一群,但爲了錢,上流社會的人們只好委屈自己和他們打交道。這
部電影中除了妻子外,小偷始終如一,當你認為自己是委曲自己時,一個暴發戶
何嘗也不是認為是自己委屈了呢?
愛情魔咒(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 ,2001)
2001年的伍迪艾倫,再次推出時代喜劇,這已經不曉得是他第幾部濃濃懷舊
風格的作品了。這部電影之中,將時代設定在四十年代,並且表現手法就是喜劇
風格的懸疑作品,有點就是模仿老電影的味道,帶了點瘋狂喜劇加上黑色電影的
色彩在,不能說是不好,而是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之中,這部電影確實一般。
觀看伍迪艾倫的電影作品之時,犯罪對於伍迪艾倫來說,向來都不是個嚴肅
的題材,常常伍迪艾倫中的犯罪,都是為了帶動其他故事線的發展,如同他自編
自導的第一部作品《拿了錢就跑》(Take the Money and Run ,1969)一樣,這
部愛情魔咒自然也不例外,貫穿整部電影的竊盜犯罪,一直都不是重心,甚至看
待犯罪行為上,還是一樣地戲謔,整個犯罪是為了讓兩位男女主角更加地接近,
因犯罪過程來瞭解對方和愛上對方,伍迪艾倫真正要以更為嚴肅的態度來討論犯
罪,則是這個十年後期的故事。
愛情魔咒是部浪漫喜劇作品,也是一般的職場愛情片,說是保全偵探任職的
男主角遇到了女上司女主角的故事,起先兩人相互看不順眼,同時各有各自的精
采交友圈,偵探圍繞在多位名媛淑女之間,女上司則是和公司老闆有著婚外情,
這樣的劇情確實像是四十年代的瘋狂喜劇作品。但就在一次意外聚餐的催眠表現
後,兩人都陷入了麻煩之中,在相互扶持之下,才慢慢地喜歡上對方的故事,當
中互訴情意的方式竟是透過催眠,這點算是令人感到古怪又新奇。
在多部諷刺劇過後,伍迪艾倫再次回歸到自己最為擅長的浪漫愛情喜劇上,
當中兩個男女主角依舊針鋒相對,從一開始的了最後,如同一部好萊塢愛情公式
電影,唯一不同的是,伍迪艾倫的對白依舊犀利無比,劇情加上犯罪行為來推進
故事的發展,算是一部有著黑色電影味道的喜劇電影,即使這部電影中的犯罪行
為看來像個喜劇一般。
好萊塢結局(Hollywood Ending ,2002)
2002年對於伍迪艾倫是極為特殊的一年,這一年共有三件大事的發生,宣告
了他的改變,第一件事情是於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這件事情也導致了第二件大
事,那就是參加了他從來為出席過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伍迪艾倫贏過四次奧斯卡
獎,卻是從未出席,他說了出席奧斯卡獎是為了宣傳紐約,畢竟發生911事件後,
很多部電影都撤掉在紐約的拍攝計畫,而紐約這個他最珍愛的城市,他願意不顧
一切來宣傳它;最後一件事情則是他到了坎城宣傳他的新片好萊塢結局,很多人
認為是他和夢工廠合作,而簽下要為自己電影宣傳的條款,但他則有自己的解釋
,他表示,向來歐洲各式的影展都會邀約他的作品,那也是到了時候該回饋歐洲
的影迷們,但伍迪艾倫的作品在美國越來越不賣座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說是靠
歐洲市場回本是可接受的。
好萊塢結局是伍迪艾倫夫子自述的作品的第三部曲,前兩部分別是的《星塵
往事》(Stardust Memories ,1980)和《解構哈利》
(Deconstructing Harry ,1997),但和前兩部電影不同的是,星塵往事和解構哈
利都是模仿大師的著作而來,前者來自於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後者脫胎自柏
格曼的野草莓,但伍迪艾倫在模仿大師的過程上,總是將這些經典轉換成個人的
經歷,這便是他厲害所在。而好萊塢結局算是這個系列的第三部,不同的是,這
算是伍迪艾倫的原創作品,不再帶有任何的大師身影。
好萊塢結局比起前述兩部作品都來得犀利,甚至是尖酸許多,他述說一個風
光過的導演拍不出任何的好片,雖說在製片前妻的幫忙之下,他接到了一部會極
為賣座的大片,但就在開拍前,他的眼睛看不見了,對於一個影像創作者來說,
這根本就是判了死刑,但他的經紀人堅持要他拍完這部電影,就這樣跌跌撞撞地
拍完了整部電影,美國影評和票房出奇的爛,一直在暗中掩護他的前妻也被電影
公司開除,但導演卻在和前妻的和好之後恢復了眼睛的視力,而電影在美國雖然
不受歡迎,卻在法國獲得大眾們的喜愛,導演而後邀到巴黎拍電影,並且成了美
國電影的大師。當中有些橋段自然是來自伍迪艾倫的真實經歷,像是他的電影歐
洲比美國熱是事實,以及他目前的處境就是個過氣的導演,拍不出任何的好片,
甚至是個票房毒藥。
法國影評界對伍迪艾倫向來友好,甚至認為他是美國電影界中唯一的知識份
子,好萊塢結局當中伍迪艾倫對於美國電影圈做出最嚴厲的批判,如同當中製片
們都是以電影賣座為取向,如同當中的電影公司製片一般,他炒人的速度比他僱
人的速度還快,這樣反而壓抑了創作者們的發揮;而瞎眼拍電影的劇情,擺明就
是說好萊塢的電影都是一群瞎子拍出來的作品;而在片名好萊塢結局上,就是說
了,美國電影就是這樣的調子,前面百分之九十九的劇情爛沒關係,反正結局美
好就好了,這樣不留情面地批評了好萊塢,似乎也預告了最後的結局,就是前往
歐洲拍攝電影,事實上,伍迪艾倫後來也確實前往歐洲。
說愛情,太甜美(Anything Else ,2003)
說愛情,太甜美和接下來的《雙面瑪琳達》(Melinda and Melinda ,2004)
算是伍迪艾倫在整個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最低潮,除了票房口碑上都糟糕外,這
兩部電影都是伍迪艾倫在攫取昔日的光輝而作,或是將其敘述過的經典重新包裝
成二十一世紀的版本,自然,這時候的他被整個美國影評界認為已經到了江郎才
盡之時,比起以往總是一年一驚喜的伍迪艾倫,這兩部電影能夠激起的浪花已經
不多。
說愛情,太甜美在美國影評或是一般伍迪艾倫的觀賞者心中,就是伍迪艾倫
經典之作《安妮霍爾》(Annie Hall ,1977)的二十一世紀版本。但比起安妮霍
爾,說愛情,太甜美還有太多的改善空間。劇情述說一名在紐約的新進劇作家掙
扎於女友、工作、生活和心理醫師之間的故事,他的女友也不是像是安妮霍爾那
般機智的女子,說穿了只是一個膚淺的紐約舞台劇女演員,當中兩人在一次聚會
上天雷勾動地火,開始一段火辣辣的偷情生活,就在正式交往後,女友卻再也提
出起任何對性的興趣,同時在工作和生活上,男主角也限制於一個刻薄的經紀人
及幫不了忙的心理醫師,直到一個心靈導師的出現,伍迪艾倫就是演出這個心靈
導師,改變了他的想法和生活,不再執著一個無理取鬧的女友、吸血鬼般的經紀
人和無用的心理醫師,就這樣,男主角而後接受了到洛杉磯的工作,進而改變了
自己在於紐約被限制住的生活。
說愛情,太甜美其實並不糟糕,昆汀塔倫提諾也極為喜歡這部電影,但對於
更多的期待伍迪艾倫的人來說,似乎又是一部回顧式的作品,我在觀看說愛情,
太甜美之時,也發現女主角的雛型來自於《名人錄》(Celebrity ,1998)當中男
主角的最後一位舞台劇女友,而劇情架構來自於安妮霍爾。說愛情,太甜美的劇
情又是述說男主角的一段真愛經歷,很難不和以往伍迪艾倫的作品聯結在一起,
但值得一提的是,當中伍迪艾倫所說的一段話極為有趣,他在電影中扮演的精神
導師曾跟男主角說過:「不要想著抄襲他人的作品,即使要學習,也要學習最好
的。」以往伍迪艾倫的師法對象都是費里尼和柏格曼,而在說愛情,太甜美裡,
他轉而重新搬出自己最好作品之一的安妮霍爾,這可能影評和大眾對於伍迪艾倫
的失望所在吧。
雙面瑪琳達(Melinda and Melinda ,2004)
伍迪艾倫在二十一前期的最後一部作品,很多人在觀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第
一個反應就是伍迪艾倫真的江郎才盡了,雙面瑪琳達回歸到了伍迪艾倫擅長的喜
劇悲劇論調,明眼人看到可能就會聯想到《開羅紫玫瑰》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這部喜劇悲劇論調的作品,但劇情結構上
卻是大大的不同。
劇情述說一個劇作家的餐會上,兩個風格迥異的劇作家爭辯喜劇和悲劇的高
低之時,於是在座的友人提出一個有趣的命題,就是一個相同的場合,由兩個劇
作家分別完成一部喜劇和悲劇,就在兩者針對這命題各自完成一個喜劇悲劇後,
伍迪艾倫再次點出了一個重點,生命往往處於意外之外,何謂喜悲,還是來自於
人們的各自定義。對於喜劇或是悲劇,在這當中除了女主角的處境外,其他人物
的生活絕非單單是喜劇或是悲劇,所以生活是無法預料的,也無法定義的。
雙面瑪琳達採用了一魚兩吃的平行世界論調,這部電影除了讓人聯想到大師
奇士勞斯基的電影論調,更多伍迪艾倫粉絲聯想到的則是《愛與罪》
(Crimes and Misdemeanors),但比起愛與罪中的愛與道德的論述,雙面瑪琳達
簡單許多,單純的喜劇悲劇論調或許可以讓更多大眾接受這部電影,比起說愛情
,太甜美,雙面瑪琳達在口碑和票房要來得好些,但在尖酸的影評家眼中,都認
為伍迪艾倫才華用盡,如同好萊塢結局的導演一般,再也拍不出任何的佳作。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伍迪艾倫,依舊維持著一年一部的電影速度,但針對前期
的五部電影來說,除了貧賤夫妻百事吉在口碑和票房上都有不俗的表現外,接下
來的四部電影就不斷地有著伍迪艾倫江郎才盡的說法傳出,並且在他幾乎常常入
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上,在1998年的解構哈利之後,連續七年多沒有入圍,這
時候的伍迪艾倫除了電影不賣座外,以往的良好口碑也傳出危機,但就在這個時
刻,向來以紐約做為電影拍攝地的伍迪艾倫出了驚人的決定,他要前往英國倫敦
拍攝新片,並且一拍就是三部,而在倫敦拍攝的電影,則是讓伍迪艾倫重新帶起
創作高潮的佳作,而這,自然也是後期五部電影的重點,或者說,這是伍迪艾倫
的另外一段傳奇的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