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版:http://cannoter.pixnet.net/blog/post/77854880
今年的暑假,如果說是國片的暑假,我想一點也不為過。整個暑假檔期總共
有九部國片上映,幾乎暑假每天都有國片正在上映,可謂是國片的空前盛況。而
其中話題最強、迴響最大的大概就是《賽德克‧巴萊》、《翻滾吧!阿信!》、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殺手歐陽盆栽》這幾部了。尤其是《那些年
》這一部片,在年輕人一輩的社群之間,更造成了簡直是「言必稱《那些年》」
的現象,讓人不禁聯想起當年《海角七號》熱賣之時的景況。
但是坦白說,當初《海角》或許是部不錯的片,可是對我個人而言卻還不至
於如媒體、如大眾所給予的評價那麼精采,甚至有許多很難不被注意到的缺點,
《海角》的爆紅,只能說有很大的部分是佔了媒體效應之功。對於一部「大家都
說好」的片而言,它是有點讓我失望。因此,這次的《那些年》就讓我擔心,會
不會只是當年的《海角》現象再現而已?直到幾個「口味較相投」的朋友都向我
掛了保證,也才讓我敢放心的去一探這股旋風的究竟。
看完之後,我的結論是:我可以理解這部片之所以受歡迎的部分,而且他也
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但或許是口味問題吧,他對我而言也還稱不上是如此頂級的
一部片,同時我也可以想像他所必然會遭受的抨擊又會是哪些。
※ ※
「青春期的男孩們追求一個美麗的女孩」這樣的故事絕對不是什麼新鮮的故
事,《那些年》也絕不是最好的一個,甚至他在劇情上也有許多缺點,比方說大
量的輕鬆的敘事氛圍,使得前段的戲劇張力稍弱;比方說柯騰和沈佳宜之間關係
的轉變刻劃得不夠深刻等等…但是卻因為這部片整體營造起來的氣氛和我們是如
此的「貼近」,所以才能造成那麼多的迴響。
台灣人的流行文化,很多時候其實我們是很容易感到自卑的,尤其是我們這
一群所謂的「七年級生」。在影視的部分更是如此,我們接觸到日本漫畫最興盛
的時候,也接觸到好萊塢電影商業狂潮的襲擊,日劇、韓劇也洶湧地向我們湧來
,可是同時台灣在影視界的輝煌卻已經在我們來不及趕上的時候就這樣過去了。
因此我們已經習慣在漫畫裡看著日本、在電影裡看著美國,跟著那些外國人一起
緬懷他們想要緬懷的、聽著那些外國人訴說他們所共同經歷的事情,但我們卻在
第四面牆之外感到強烈的格格不入。奇怪的是,久了,我們居然也就習慣了。
但是在《那些年》這部電影裡,我們可以不斷看到許多我們所熟悉的文化環
境被高度的重現。故事裡的人物聽著張雨生、周杰倫的音樂,迷戀著李小龍、王
祖賢,看著七龍珠。同時經歷著每個人都一定經歷過的校園生活,一樣有幾個荒
唐的死黨、一個暗戀的女孩,被老師罵、被教官兇、被同學阿魯巴,迎新的時候
跳著萬年不死的「第一支舞」…這些都是我們彼此共有的回憶。甚至故事裡的九
二一大地震更是整個時代共同經歷的大事件。在看著螢幕裡的故事一幕幕上演的
時候,我相信有許多人腦海裡回想的卻是自己的故事。
當然,如果僅只是這樣,這部片還不足以有如此熱烈的反應。若說「訴說文
化」的部分,難道《海角七號》訴說得不多嗎?若說「校園生活」的回憶,《我
們這一班》難道不是呈現得更多嗎?所以除此之外,我認為《那些年》有別於這
些作品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的「忠實」。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我們這種「文化上的自卑」,國片(甚至整個影視圈)常
常在碰觸到所謂「台灣人的文化」時,都會顯得太過故作正經,甚至於太過於假
惺惺。或許電音三太子、夜市、台客、檳榔西施、鄉土是我們文化獨有的特色,
但是觀眾卻很難對這些東西有身歷其境、融入其中的共鳴。
但是《那些年》卻選擇用更貼近我們的方式去呈現。或許李小龍、王祖賢、
七龍珠不能算是我們文化自產的東西,但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誰不曾聽過甚
至為這些東西所著迷過呢?這才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成長的文化」。也正是因
為我們在戲裡頭這樣大量地看到了屬於我們「成長的文化」,所以才會感到如此
強烈的共鳴。
※ ※
當然,愛情故事、年輕偶像演員,輕浮的男主角、乖乖牌的女主角、搞笑的
死黨,輕鬆的敘事範圍、若有似無的情愫,這些非常「偶像劇」的元素和風格,
雖然使故事內容不夠深刻,而且使人物心理刻劃流於平面,但卻是近年來大行其
道而且令人習慣的方式,這也是可以大量吸引年輕大眾的主因。
此外,由於這部電影的原著、編劇、導演都是九把刀,所以整部電影都瀰漫
著一股濃濃的「九把刀腔」。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刀大」的名言不時穿插其中,
九把刀所喜歡的東西--漫畫(第一神拳的輪擺式移位、七龍珠的天下第一武道
會)、周杰倫、李小龍--大量出現,而且還大開打手槍、裸體、撿肥皂的低級
玩笑。
這樣的好處是整個故事想說的主題更加集中而明確,如果今天是別的導演來
拍《那些年》,則這部片很有可能就會淪為所謂的「假正經愛情故事」;壞處是
這部片會使得不喜歡九把刀風格的人感到更加反感,如果今天是別的導演來拍《
那些年》,則這部片的低級成分很有可能就不會佔得如此的重。
前幾天我才剛和一位朋友聊到,好萊塢的喜劇片很難讓我感到喜愛,其中很
大的原因就是喜劇邏輯的不同。或許因為西方人開放,所以好萊塢的喜劇片喜歡
用「性」去做喜劇的效果;而港片的喜劇片則有許冠文、周星馳、王晶、劉鎮偉
的無厘頭喜劇風格大行其道,也是我最愛的喜劇類型;但台灣卻沒有明顯的喜劇
風格(或者如果有人認為朱延平抄襲自卓別林的風格可以算的話)。
《那些年》片中出現了大量的類似西方的「性」喜劇風格,從頭到尾可以說
是充滿了「性」和「屎尿」的笑點。從勃起的一天到晚勃起、勃起的勃起被橡皮
筋彈、男主角喜歡在家裡裸體、主角和同學在教室打手槍、主角和室友在寢室打
手槍、主角和室友在寢室看A片、主角的宿舍浴室有人撿肥皂、三不五時就有人
尿在保特瓶裡面(或者並且倒掉)…髒話的部分或許還微不足道,但是這麼多的
「性與屎尿」充斥其中,有時候真的不但讓人笑不出來,而且還覺得噁心。莫怪
乎有同學的老師會評論此片為「拿低級當有趣」了,會批評這一點的人,絕不是
能完全用「假道學」一言以蔽之的…
※ ※
每個男孩,心裡一定都有一個追不到的女孩。
不管你是和柯騰一樣和這個女孩曾經那樣親近得幾乎就像是情人,或者是和
阿和一樣曾經短暫地和她走過一段短暫的不像樣的戀情,或者是和老曹一樣,喜
歡的心情始終沒有表白的機會,或者是和勃起、該邊一樣,是個笨拙得只能用自
己以為的方式逗她開心的角色,在這部片裡,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屬於自己青春的
影子。
我很喜歡這齣戲的兩句台詞。劇裡的沈佳宜說得好:「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
情是徒勞無功的。」這句話可以說是整齣戲的主要命題,不論是放在男孩們追求
沈佳宜的過程、或者是把它用來形容「青春」這件事上來說,都很貼切。但是真
的如此嗎?「青春是一場大雨,即使感冒了,也盼望回頭再淋他一次。」這一句
話卻是最好的註腳。若不是如此,我們又怎麼會在這部電影裡的眾多場景中,一
次又一次地找回屬於自己青春的認同呢?
還記得有一位朋友說要和男朋友去看這部電影,那時我對她說:「這部電影
應該跟朋友看而不是和情人去看,況且江湖上有云:和男朋友看《那些年》,要
小心對方愛上陳妍希;和女朋友去看《翻滾吧》,要小心對方愛上彭于晏。所以
妳還是跟男朋友去看《翻滾吧!阿信!》比較划算。」如今想起來,確實如此,
陳妍希在戲裡的樣子實在是太令人魂迷神往了!而且如果男孩子看了這部片,恐
怕心裡會回想起的會是那個「那些年,我追不到的女孩」。
--我也很喜歡一直喜歡妳的那個我。
每個男孩,心裡一定都有一個追不到的女孩,但是她會永遠被放在心裡的某
一個位置。偶爾回想起來,或許會覺得有一些悵惘,然而幸好這部片給了我們一
個希望:「也許,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我們是在一起的。」我在心裡忍不住這
麼想著,卻也忍不住羨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