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跨越一甲子的當年,台灣也曾經有過一系列的紀念報導,甚
至是書籍、電視劇都相繼出爐,但是背後真正的故事,又有多少人探
究?《麵引子》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架構出來的一個時代悲劇
。
整部電影幾乎都沉浸在一個相當低氣壓的氛圍之中,開頭的幸福曇花
一現,不但短暫,更只是為了強化後面接續的悲劇元素!在悠揚的樂
聲下,場景從大陸轉移到台灣,電影慢慢的訴說一個老兵從無奈到接
受、不得不的故事。
作為片名的「麵引子」其實就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靈魂,它是饅頭發酵
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素材,卻也是隱藏於每一個老兵心中的那一陣
鄉愁。「家」的定義則是片中相當耐人尋味的另一個存在,對我們這
一輩的人來說,「家」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即便是在異鄉工作的遊子
,在堪稱地球村的今日,即使在國外也能隨時回到家鄉;但是對那些
跟隨國民政府撤台的老兵來說,卻曾經只能在在夢中奢望。
為了強化這樣的情緒,電影在相當多橋段上其實灑了不少的狗血,雖
然不免賣弄情感,但這卻也是電影必要的發展。在陳舊的故事發展及
狗血的情緒之下,《麵引子》除了說出一段悲劇的緣起跟發展,更是
討論著親情跟婚姻的旁枝情感。
愛與恨共構的情緒,其實可以發展得很多元,但電影單就個人的情緒
來說,並沒有相當深課的著墨;整體上來說,電影還是以面的情緒為
主軸,並稍微串連出線的關係,但針對點的個人情緒,以及細微的情
緒互動,有時反而讓人覺得突兀。如果不是本身有著相同的情緒共鳴
,或是與角色有相同親情羈絆的觀眾,很難對角色產生投射。
感覺上,看《麵引子》很像是在觀賞一部電視劇,甚至是舞台劇。演
員為了完全表現出情緒,很用力的演出,四肢用力的揮舞著,台詞用
力的喊著,雖然誠意到味,但就電影作品來說卻稍嫌太過,缺乏了該
有的細膩度。
真要說電影最讓人驚艷的地方,無非是為電影加分不少的配樂。不只
悠揚,每一段配樂更是在對的時候,下在對的地方,完美的配合的劇
情跟情緒的釋放。真要說是電影的劇情催淚,不如說觀眾是受到配樂
的引導而融入劇情,進而感動落淚!
雖然不至於如預期的讓我崩潰落淚,但電影在拉抬情緒的同時,又能
巧妙放下的適中力道,對我來說,相當的舒服!
完整網誌圖文版:
http://ryuichiru.pixnet.net/blog/post/28135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