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kashic-nt10.blogspot.tw/2012/11/pi.html
身為楊.馬泰爾的忠實書迷,得看到他最重要的作品由李安改編為電影,實在是讀者之至
福。
導演
溯思既往,李先生注重細節、又忠實反映原作精神的導演方法,總是能令傑出故事發
揚光大。既使如《理性與感性》這般未見成熟且不合於當前時宜的小說,他也能拍得有青
出於藍的趣味(當然,艾瑪.湯普遜的劇本同樣居功闕偉);《色.戒》張愛玲原筆僅僅
大綱式情節鋪敘,改成電影後,豐富錯雜的人際關係,與幽微細膩的人心愛恨變得更加具
體傳神;更別說《斷背山》如此傑出的原作故事,導演知道只要照樣搬上大螢幕就足以扣
人心弦,未添附多餘的變造改寫即是其智慧所在。
從選材就可以看出李安慧眼獨具。然初聽說Pi與理查.帕克的故事,要經由他手躍上
大螢幕,仍讓我半喜半憂。雖然他是位從無庸手的導演,有過好幾部名作足擔經典之名,
此故事仍堪稱一堵高牆:要知道,這可能是人類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文學小說(沒有
之一!)。楊.馬泰爾遲早加冕諾貝爾至崇桂冠,《少年Pi的奇幻漂流》必然為最重要的
封頂證明。我數年前初讀,就夢想祂總有一天改編電影,讓更多人認識、感懷、體悟甚深
;卻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深怕不朽而感人的故事,淪為可笑低俗的商業丑劇。李安接手
確實令人放心不少,我仍忍不住懷疑:他有辦法掌握劇中驚濤駭浪的大場面嗎?他可以透
過攝影鏡頭捕捉到大自然森羅萬象的絕美神貌嗎?他能夠將故事如影隨形的暴力殘酷適當
轉化嗎?他是否有專注而認真理解故事的蘊含?如果有,他又要怎麼樣讓廣大觀眾也正確
地理解其中深邃的意志?
畫面
直到走進電影院親身見證一切,我才知道:種種憂慮完全是多餘的。李安再次超越自
己,攀上其電影創造的新高度。原作三百餘頁的文字份量,導演在極有限的兩小時裡做到
時間最有效運用,充分完整地呈現出人物和事件的命運因果,相信即使未曾讀過小說的觀
眾,也一定足以藉此通盤明白故事真相與蘊含。而在忠實改編的前提下,雖然對已讀過原
作的觀眾而言,可能少了一點故事面的驚奇企盼,但電影中極其美麗的畫面懾人,時而精
巧勾勒各種動物生生不息的神情樣態,時而以雄偉自然的多端變化壯盛揮毫,直叫人目不
轉睛。不禁感嘆地球脈動下天造地設的神奇,竟能如此盡展眼前,使我們如身歷其境又感
觸良多。3D影像技術的發展,終於不再只是譁眾取寵多賺你一筆的無謂噱頭,而是足以讓
你設身處地、領會更深感受的豐沛表達形式。
如果為了幾次不好的3D觀影經驗,而捨棄《少年Pi的奇幻漂流》3D版本,那真是非常
可惜。李安不僅正確而深入理解了這個故事,也同樣正確理解「3D」這種影像語言,並深
入將它體現出來。因為有了3D影像,我們可以看到形態立體的三趾樹懶就在腳前樹上,難
得挪動身子變換姿勢,迷蹤飄忽的盤旋蜂鳥,更彷彿一伸手就可以抓到般近在眼前;因為
有了3D影像,我們可以在救生筏防水布上直接震驚於猛虎襲身的驚嚇,和與其凝神對峙的
僵直恐懼;因為有了3D影像,我們更可以隨著少年Pi的視線神遊,穿過魚群、軟體動物和
泡沫、微生物編織而成的曼荼羅花,深入大海生機盎然、如宇宙星河的美麗光譜,又急急
大浪暴雨崩來,切身告訴你美麗大自然生機背後蘊藏的無限殺機。平面影像或也能啟發相
類體會,3D表達則可以做到更好。在楊.馬泰爾修辭形容之精彩已無與倫比的現況,李安
選擇用三維感官大膽挑戰,終於創造出足以和原作分庭抗禮的美。一個栩栩如真繽紛可信
的大千世界,一齣不可思議的漂流歷險,一段光明與黑暗永恆抗爭的靈性旅程,是以傳神
具現。
轉譯
礙於篇幅及電影結構,比較可惜的是小說中仍有許多精彩細節,無由經大螢幕通盤演
出。例如海難前,帕帖爾先生(成年Pi)在學院裡關於三趾樹懶的研究、有關動物園的經
營與動物感受、父親對孩子們的震撼教育(不只是老虎餵食秀,還有更多一些「巡禮」)
、三方神職人員的互辯互嗆,到海難後,Pi試圖「謀殺」理查.帕克的各種手段奇想、海
上漂流中,Pi在狩獵方面熟能生巧的技術、Pi對於肉味從排斥到悲喜於維繫生存的反應轉
進、Pi在極度飢餓彌留之際和理查.帕克的對話,或是Pi劫後餘生對食物的無窮渴求、在
醫院中與日本調查員充滿機智的對話交鋒等等。卻也因為李安得當剪裁,將時數控制在大
眾能接受的一般長度同時,亦使成品情節有凝鍊十足的完成度,而不致蔓生枝節失去焦點
。精讀原作小說當然能發掘更多東西,純看電影一樣不會感覺有何遺漏,大師功力即在於
此。
分級制度限制下,導演刻意削減暴力事件,讓這個神奇動人的故事得以展現於更多人
面前,更是值得肯定的努力。《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說之所以好,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
祂具體而精準地刻劃暴力場景,和天生萬物的壯美大自然,兩兩形成再鮮烈不過的強撼對
比。楊.馬泰爾筆下,天空、太陽、大海和萬象生命交織而成的絕景,正如電影畫面般美
得令人心碎;小舟上,Pi卻正用著斧頭擊殺大魚和海龜,作者十足鉅細靡遺寫到每一斧劈
鈍擊伴隨而來的肢體掙扎、血肉糢糊和腥臭味。在原始的屠戮過程中,竟還形成難以置信
的美麗:
……我謹慎的做完後續工作,我雙手握住斧頭,用斧背猛敲魚頭。鯕鰍臨死之前的掙扎
也是奇觀,牠身上散發出一連串的閃光,藍的、綠的、紅的、金的、紫的,各種光芒彷彿
霓虹一般在牠身上閃爍,我感覺我是在把一道彩虹打死。最後牠終於靜止不動,顏色也黯
淡下來,我才能把魚鉤給拔開,甚至還救回了一塊魚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P.214
我第一次看到這段敘述,簡直是嚇呆了:怎麼會有人具備如此精神力,可以用日常難
得一見的豐美色調來描寫死亡恐怖?我感覺我是在把一道彩虹打死。我感覺我是在把一道
彩虹打死!多麼驚人的述詞,展現絕美的同時更放射出無限的暴力。也許會有書迷因此不
滿,認為李安取消暴力所能帶來的反差,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原作的神髓。我卻覺得,幸好
電影是這麼含蓄地處理了。楊.馬泰爾太過聰明,善用一切精巧大膽的言語說故事,時而
流露出那超過讀者神經容忍極限的絞架幽默式戲謔,讓我有時不禁懷疑,作者是不是藐視
他以外的所有人類?幸而他最終逆轉的結局,肯定人類向善、憧憬光明的美好之心,足讓
人都崇敬他和他的故事。故事交到李安手上,少了殘虐的血腥惡夢,更多的是讓各種不同
年齡層的一般大眾,都有領受這故事如何感人至深的機會。僅從傳播和分享的意義上來看
,這已是李安非凡的成就。何況他精琢少年馴虎的過程絲絲入扣,與另一版本的黑暗卻「
寫實」故事對照,仍足以令人信以為真,更切實呼應了原著「信者之福」的意念。這也才
是讀者真正應該看到的。
精神
既要人虎共乘一小方舟,Pi自然非得嘗試馴服理查.帕克不可。小說將這過程寫得傳
神細微,電影同樣是描摹極寫實生動。從最初被迫以救生衣和船槳另築小筏懸外飄盪、嘗
試留下尿液劃分救生艇上的勢力範圍(雖然失敗了,還反讓理查.帕克潑了一臉虎尿),
及至Pi藉由船體搖晃、哨音、長柄威嚇、食物供給(幸好一陣飛魚群來)等現地素材,如
馴獸師用力調教,才好不容易控制了大貓的行動。李安專注於此,從動物行為的制約化反
應出發,刻劃這一對共患難搭檔之斡旋交鋒,第一則「有動物的故事」才有了征實的可看
性。
然而還有些東西比起寫實情節更重要。「我們」之所以會願意試圖相信那帶有傳奇色
彩、有老虎的故事,正因為我們是向善的人類。發展智慧、科技與思想,絕不是為了要以
更有效率的方式破壞母星、殘害同胞;而是為了讓所有人都過得更好更快樂。理查.帕克
的存在,自是比第二則「沒有動物的故事」還超出常識想像,然第一則故事如此善用智謀
、持守信仰、積極求生的正面態度,卻也比第二則故事滿溢憎恨與邪惡仇殺的恐怖世界更
值得嚮往。不是嗎?
我衷心這麼想著,相信許多人也這麼想著。引領眾人做出向善的抉擇,正是《少年Pi
的奇幻漂流》故事精神為何偉大。楊.馬泰爾在之後的作品《標本師的魔幻劇本》有過一
大哉問:「未來一切都過去後,我們要怎麼談起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呢?」其實他已曾
透過Pi之口告訴我們答案了。縱然「我們」有時被迫穿越慘無人道的死蔭幽谷,至少「未
來一切都過去後」,我們還可以如此談起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來說一個故事吧。人類
有智識以來最珍貴的能力,藉由此而傳承的不僅僅歷史和記憶,更重要的是將愛與勇氣教
給孩子們。實事求是的陰慘污濁盡可留在國圖檔案室裡,下一代開創未來的子子孫孫,則
期望他們所擁有的,是不畏橫逆挑戰的勇氣,和始終堅持人心光明的愛。這正是我們隨著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歷劫歸來後,彌足珍貴的啟示。
----------
延伸閱讀:
上帝的虎紋:《少年Pi的奇幻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