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boo (一抹布拉格的晚霞)》之銘言:
: → howtan:當你討論的理工科目由定義組成 應該只會感到無限的空虛 01/13 15:11
: → howtan:重要的還是背後的原理與圖像 那才是一輩子不會忘記的東西 01/13 15:11
: → howtan:換句話說 定義是必要之惡 目的是幫助理解原理而已 01/13 15:14
: 推 vanila:學科學時定義實在是太重要了 否則將無所適從啊 01/15 13:15
: 推 a001ou:推 很多人可能對定義沒感覺 但當學問到達一定層級時 定義 02/01 08:49
: → a001ou:尤其是精準的定義 絕對是非常非常中要的 有精準的定義 大家 02/01 08:49
: → a001ou:才有辦法不離題且精確的討論事情 02/01 08:50
: 可是他是一個工程師啊 :D
: 你可能會聽過有的老師有"工程師性格"。就表示"工程師"在學術界是不一樣的東西。
: 這在電影中,不論是課堂上叫大家查兩個單字的定義,或者是偷改人家講稿
: 都在諷刺一件事情:你真的懂你在學什麼嗎?定義是幫助你懂,還是更不懂?
: 你知道焓的定義,可是你知道他的意義嗎?
: 定義與關係式幫助你不用思考就可以學習,下禮拜就可以小考。
: 可是設計真正的機器的時候,發現設計結果跟設計差好多...
: 要去尋找答案的時候,把整個定義拆解成概念不重要嗎?
: 高教育水準的人知道很多定義,高手知道更多定義的由來。
: 高教育水準的人會用定義解釋,高手不用定義也可以解釋。
: 很多工程系的大師,相對於他們輝煌的成就,他們更能用淺白的生活例子
: 來告訴你們正在做什麼。
: 定義不是不重要,但是沒有重要到學習工程簡化成只學定義。
: 你看藍丘教定義很簡單,那麼教實際應用的原理很難教,是不是就不教了?
: 比起花時間拆裝機器,查找定義真的值得在寶貴的大學課堂中佔去你的時間嗎?
: 科學和工程最大的不同是:工程不是追求精準和正確,工程是追求解決問題
: 所以用什麼奧步都沒關係,只要能解決就好了XD
: 你以為藍丘是天才很少見?其實這樣傑出的人在國際社會上很多,也都很耀眼。
: 科學對工程來說只是一個更快尋找到答案的工具,try and error當然也是
: 千百年來大部分的工程問題都累積在不斷嘗試出來的經驗
: 靠著這些經驗,也能有金字塔與萬里長城。
: 工程精準嗎?到現在都無法精準解出的各種偏微分方程式,就是你坐的飛機和汽車的由來
: 即使到了今日,各種精密的演算法也只能取得一個逼近的解
: 對於工程的論文,也都是使用各種數學式去"描述"我們所見的現象
: 告訴你參數改變可能帶來的趨勢,進而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
: 一兩百年來你所見的各種工業革命機械,他的許多設計值
: 都是建立在經驗式、實驗值、熱力學表格....
: 靠的是什麼?就是動手去做實驗,作機器,做設計。
: 是這些工程師建立了輝煌的現代社會
: 但他們未必都是查找定義、考試的高手
: 所以看到藍丘我有很深的感受。
: 很多人說他最後還不是獲得四百項專利的發明家,
: 還不是賺一大堆錢不然怎麼讓人認同他的成就?現實生活這種人真的能賺錢嗎?
: 答案其實是肯定的。真正的天才不全部都是曲高和寡最後跑去自殺或出家啦。
: 你說世界上大多數人還是不能靠興趣吃飯:
: 你真的沉迷你的興趣嗎?還是只是嗜好而已?
: 小弟在美國念碩士的時候,還真的看到一些藍丘這種人...
: 我念的學校算一間小有名氣的私立大學,世界排名約在20-30名之間
: 這裡鼓吹動手做,獨立思考,創造出好玩又獨特的東西
: 老師很搞笑,課堂上提出的創意都是令人驚嘆的....惡作劇
: 設計互動機器人,老師做過假的(遇到人靠腳會閃)椅子,放在活動中心
: 然後偷偷錄下學生的反應
: 或者是機器人走過你身邊會跌倒,看你會不會扶他起來
: 所以學校餐廳出現一個機器人跟你打招呼,並沒有學生會意外。
: 這些東西也能上SIGGRAPH和HRI這些會議。當然能登大雅之堂。
: 最後也能成為玩具賣到全世界去。
: 你很難知道他們比你多聰明。
: 但他們除了比你努力之外,就是比你有熱情而已。
: 學校鼓勵學生自己做東西。
: 在這裡曾度過了一整個學期早上八點到工廠報到,重新溫習車床銑床(大學沒摸幾次)
: 作板金,導螺桿,自己畫設計圖自己提出概念。
: 只為了老師出的一個問題,要設計一個全自動的機器解決。
: 在這之前我一套3D軟體都沒摸熟過。
: 這些過程要拍成搞笑影片,期末報告要放....
: 學校基本上鼓勵你把追求工程當作自己的興趣
: 一定要awesome! 一定要fun! 就像麻省理工有一門課是設計玩具一樣(網路上可以看)
: 所以我們學校的學生在幫NASA和US Navy設計登月車與機器人
: 這應該算是厲害的工程師吧XD
: 影片中的人都超像我研究所的印度同學,看到他們又想到那一段動手做的時光。
: 現在身為一個工程師,產品研發的壓力,已經讓我沒時間好好動手做研究。
: 但是保有對解決問題的那種熱忱,其實是在社會上表現優秀的最大原因。
: 即使在台灣,我的同事念書時也很幸運遇到好老師,讓他們放手去做,解決問題
: 技職體系的他在台大如魚得水,也做出不少令人驚艷的東西。
: 感覺電影很誇張嗎?其實真的有這麼樣的人,而且還是幾千個這樣傑出的學生,
: 就在世界的另外一端發光發熱。
: 墨守陳規的教育是不是就是最保險,能夠教育出許多足夠謀生的工程師?
: 還是其實只是大學教授害怕問題,不敢面對,每次檢討就說"我們不是外國,不適合"
: 實際上又輸那些世界一流大學,而不去想要改變教學方式?
: 你可能看過一些關於天才的悲劇的新聞,
: 然後想說,某某某這樣天才的人物,如果出生在美國,就不是這樣子了。
: 三個傻瓜就在期許未來的印度能轉變成他們崇拜的美國一樣,
: 鼓勵創新,鼓勵尋求自己的興趣,進而在各領域都有最傑出的人。
: 而且他有說到重點:你不是追求興趣而已,你還要追求卓越,成功就會跟著來。
: 我相信很多人埋首於自己工作熱情的同時,也會很認同這樣的看法。
: 哭喪著臉感覺實驗室每天在操你,或者是享受追求答案的喜悅,
: 其中的差別大家應該都很能理解,
: 劇中鼓勵你勇往直前的價值觀,也不值得一些人鑽牛角尖堅持反對這種看法吧!
這部電影我來回看了很多遍
剛開始很受主角的熱情所感動
但是多看了幾遍之後
漸漸發現
這劇本似乎太過理想化?
假如主角的兩個朋友都失敗了
當他們要面對生存的艱難時
會不會悔不當初?
假如主角最後只能在小七當店員
會不會極為諷刺?
年輕時總愛大談夢想
但是當出了社會 方知生存不易
正因如此
老一輩總告誡我們 先顧好肚子再說
有人和我一樣覺得劇本太完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