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oilers * 雷 *
單就娛樂性質而言,我想這部電影已經完全達標,
如第一集重開機時那般,塞入相當多過去舊系列電影和影集所缺乏的動作、商業元素。
雖說這樣改變固有風格的究竟是好是壞,純屬個人看法,仍未有定論,
但不可否認,已讓 Star Trek 這個老骨董重新脫胎換骨,
更為以往未接觸這系列或是年輕一輩的族群所接受。
尤其本集較前作又使用了更多大場面與特效,畫面和造景的質感亦極佳,
IMAX 跟 3D 的效果也是少數沒有詐欺感的良心廠商,
只能說這接近兩億鎂的成本砸下去算是擲地有聲。
本片預告如近來鋼鐵人3,走「誤導觀眾」的風格,
剪接了許多其實根本不相關的片段,
拼湊起來讓人可能自覺已經知道大約的劇情走向,但其實不然。
或許我一開始真的被預告騙到,劇情轉折感覺出乎意料地多,
雖說多數驅動的理由還是略顯生硬,
但以這樣緊迫的篇幅能支撐出如此多的急轉直下,
也算是可喜可賀,再找碴有點過分。
在鋪陳方面,同樣十分合理,幾乎沒有多餘浪費的橋段,
所有的前設都能妥善留給後續使用。
比方說,我原本以為那段跟主線毫無關聯的開場戲,
只是為了簡單帶過人物性格,以及給予一個觸發後續影響的理由,
想不到結尾 Kirk & Spock 最重要的這場對戲,居然跟開場產生了某種連結呼應,
進而增強其張力到一般純灑狗血根本無法達到的高度。
而 Spock 持續不斷地說服(騷擾) Kirk,
讓 Kirk 作了一個幾乎與他個性不合的決定,
也居然導致事情的演變完全往另一個方向前進。
簡單來說,所有的伏筆都安插得當,
不會一時間給觀眾太多無法吸收或記憶的內容,
而在我們快要遺忘之時,這些東西就會冒出來,讓劇情拐個彎再繼續前進。
相信許多人看某些電影,一定曾經有過一種感覺
「前面好像某處有提過這個梗,但我忘了」
看半天還以為自己得了癡呆症。
而以這樣通俗劇理應平鋪直敘的架構,本片埋梗卻很勤奮又能夠環環相扣,
幾乎鮮少犯下前述之錯誤,劇本敘事的功力不在話下。
J.J. Abrams 的風格除了那無所不在的打光之外,大概就是牛仔很忙,
他好像總是能找出一堆雜事給電影裡面的角色做。
雖然乍聽起來很麥可貝,但麥可貝是在瞎忙,至少現在大家是在忙些有意義的事。
不過,說某個東西出事一定得兩個人去,而某個東西又剛好一定要手動,
怎麼看都實在太刻意,但這些刻意都有其背後的原因。
雖然個人認為,節奏真的不必要搞成這樣異常緊湊,
但配上俐落地剪輯,這賣相肯定是比較優。
電影不「悶」,就是一劑強心針。
不過話說回來,塞了這堆爆米花,真正能夠帶出電影層次的內容在哪裡?
必須說,以前 ST 系列濃厚的人文思想,無論在第一集或是本集,都已不復見。
可能是時代改變,而這是一項留不住的傳統,又或許是現在還不到能上這道菜的時候。
所以轉把焦點放在兩大主角性格的刻畫上,
先製造差異,進而衍生出衝突,最後再以磨合作結。
拜託 Uhura 不要再跳進來當電燈泡了.....
Kirk & Spock 的個性想必大家心裡都有個底,
但劇本依舊可以寫出一些精練的台詞、形塑一些適切的情境,來做進一步的演繹。
在全片手忙腳亂的環境下,嘴巴卻從沒停過,
動作戲間的一小段空檔,就能順勢找到切入點。
片頭對於 Prime Directive 最高指導原則的辯論;
再延伸到 Pike 對 Kirk 上帝情結的指責;
連寥寥數人潛入克林貢的緊繃觀光行程,都可以搞出看似幼稚的情侶吵架,
實則是為了帶出 Spock 對於自身感受及價值觀的獨白。
除了文武兼備外,許多笑點也自然包含在台詞之中,
不若浮誇喜劇所刻意經營的橋段,而是透過人物當下的反應,
配合其角色性格,隨性而至讓人會心一笑。
惟本系列至目前為止不過兩集,相較長達近半世紀的影集,
仍舊缺乏足夠的支撐讓所有新觀眾完全心領神會其中的梗,
但對於老人們應該就有直達內心的感受,也替本片添加了些娛樂與舒緩的調性。
最後就是粉絲為數眾多的福爾摩斯,身為保密到家的反派,
還是不小心在預告的服裝洩了底,果然一如謠言指稱無誤。
但這個角色的設定,對於本片而言較偏向推動劇情的原因,
除了口述身世的那場戲之外,沒有做太多關於其個人深度的描繪而流於呆板,
是稍微令人遺憾的地方,若沒有老片的補足,許多動機都顯得稍微牽強甚至不明。
如果不是依靠 Benedict Cumberbatch 的帥臉、演技跟低沉磁性的英國腔來保底,
我想換個演員大概很多人就會開始挑毛病了,但仍瑕不掩瑜。
不過此角的出現,幾乎可以確定這系列在第一集刻意安插時空旅行的意圖,
就是拉出一個平行世界。
至此已可以合理宣稱,本系列與古老的舊作群脫鉤,
不再需要受到各種可能吃書的壓力而綁手綁腳。
老史巴克依舊存在新世界,其他老角色一樣可以出現,
跳脫出既有框架更能自由發揮。
令人激賞的是,J.J. Abrams 實在是一個復古致敬天王,
在 Super 8 用了過多無謂的致敬導致主題迷失,
但在 Star Trek 卻運用地如此巧妙。
無論仿製或是改裝成為反差,甚至是一句嵌入的關鍵台詞,
都能夠找到合適的定位搭配劇情,再從劇情中拉出全新的延伸。
開場上演「絕不會拋下你」的究極老梗,居然就這麼帶出 Spock 當年經典訣別詞
“Needs of the many outweigh the needs of the few.”
這種純功利主義的邏輯,再接上一旁 McCoy 幫 Spock 異地而處地補了一槍。
回想起當年 Kirk 犯險幫 Spock 再賺一條命時,Kirk 講出了完全相反的
“Because the needs of the one outweigh the needs of the many.”
而 Kirk 仍舊做出同樣的抉擇,
或者說他本來就會做這樣的決定(時空錯置搞得語法好亂)。
順勢把兩人的對比作了一個結合與映襯,也剛好埋下了配合尾聲轉折的一顆種子。
當 Kirk 最後要進入某處又被警告有某種危險時,
我一邊心想也太故意,一邊瞬間閃出當時預告已經預告會出現的經典場景,
但沒想到這場景不單單只是一個鏡頭的仿製,而是多點的串連。
雖然明顯刻意,但角色互換這種絕妙的安排,簡直神來一筆。
不但連結了舊作和片頭看似無關的那場戲,
也替 Spock 最後心境的轉換放了一個合理的催化劑。
尤其老史巴克那段欲言又止,最後也未再重新帶回解答的講古,
水管看一下老片就知道有多麼韻味無窮。
如果有什麼東西可以凌駕於邏輯之上? 那肯定就是感情(友情)(基情?)。
還有許許多多的點就不再贅述,
拿兩個這麼浮濫的肥皂劇老梗都可以挖到如此高竿的前後呼應,
竊以為是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
也是所有無論翻拍或重開的系列,皆絕少能夠企及的高手境界。
這兩集作品,離過去的 Star Trek 已經很遠很遠,
但這種充滿靜態風格的老派影集,能夠於小眾間奉為圭臬來津津樂道,
在現代電影的趨勢和觀眾選擇面前卻再也站不住腳,轉型是必然的一條路。
但能夠加入這麼多舊元素且重質不重量,並非一味拿來剪貼拼接,
反倒是吸收再轉換為不同姿態融入新劇情當中,
我想連老粉絲都會被拐到小宇宙爆發而忘記去挑毛病。
現在 J.J. Abrams 很詭異地要去導 Star Wars 了,這樣第三集應該就有得等了,
至少等到 2015 Star Wars 預定的檔期之後,幸好看 SW 我正巧也可以接受。
其實 Star Trek 電影舊作的評價一直都不算太好,
很多人甚至認為隨便抓一集稍微大器點的影集,都較電影系列來得優秀。
最後幾集更是直接走入了谷底,當時大概沒有幾人認為它還能夠重回舞台。
殊不知四年前證明,根本毋須再從影集慢慢爬起,
直接曲速飆回大銀幕,創下了驚人的評價與長紅的票房,
一股作氣救起了這個已病入膏肓的老人,稱得上是第一個奇蹟。
而一部「不小心」拍得好也賣得好的商業片,幾乎都會有下一集,有錢誰不想賺?
但往往有很大機率馬上體會到雲霄飛車的快感,扛著金字招牌砸當然還是會賣,
但一塊招牌也砸不了多久,最後都走上一條搞臭然後自我毀滅的路。
能頂住開始要被放大檢視的壓力,還有觀眾逐漸消逝的新鮮感,
延續同樣的高度,本片可稱創下第二個奇蹟。
可惜第一集在台灣的票房慘兮兮,大概擁有跟 Batman Begins 一樣的原罪,
目前第二集看起來仍舊不樂觀。
北美檔期鋼鐵人3、Star Trek、玩命光頭,看來大家心照不宣說好各賣兩週。
但是在台灣,嗚呼哀哉,中間那位應該只有被夾殺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