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片環伺但錯過可惜之有圖文版 http://0rz.tw/tIgYf
危險本身並不可怕,對於危險的恐懼才值得害怕。
(引言的對白我有點忘記電影裡詳細的用字,但大致上是這個意思)
看完《索命記憶》再回頭看這張海報會被震懾住,http://0rz.tw/I6Ygh
因為海報設計已為這部電影下了註解:
"所有記憶都是被切割過的,所謂真相只是反射出你所願意看到的那一面。"
好比萬花筒,用各自不同的彩色小紙片,交由各人旋轉出各自滿意的圖型;
也如同這部電影的主軸 - 催眠,你可以選擇讓自己遺忘或是強化哪些舉動,
無論是賽門的記憶、伊麗莎白的面貌以及法蘭克的暴戾或良善,
這也是我對於影片裡大量使用切割和反射畫面的心得。
我個人認為最符合的就是這個畫面,http://0rz.tw/DP2wW
觀者第一眼會認為伊麗莎白只是擔心,回想起則懷疑伊麗莎白呈現的情緒是憤怒。
在賽門回想偷畫的過程時,http://0rz.tw/U4x2T
自他搭電扶梯到進入地鐵站的畫面,也用上了同樣的手法;
不純粹只拍攝主角的臉部表情,而是用暗喻的角度明示你:
賽門不只是我們所看到的受害者那一面。
除了首圖,幾幅海報裡也用紅色色塊點題,
如電影中運用大量紅色光線暗示危險的到來。
以紅色為主軸的場景有:http://0rz.tw/6lrFb
伊麗莎白下樓進pub,準備與法蘭克進行第一次見面、
PUB裡的背景招牌燈色、賽門在廊香教堂告解室的畫面、
談判時的光線以及那輛紅色愛快羅密歐。
而電影裡出現的玻璃,也可以當成"催眠中"的暗號。
比較明顯的場景,
莫過於賽門在法蘭克家中、看著毛玻璃內的人討論如何處理掉自己那一幕。
電影裡不斷告訴觀眾:
很多畫家喜歡把自己也畫進畫作裡,林布蘭就是一個好例子。
但電影裡始終沒有提到:
哥雅也是,其實哥雅也在畫裡看著你。(打臉:不過電影裡好像沒有出現那一幅)
值得一提的是:《裸體的瑪哈》,
也就是畫冊上被伊麗莎白撕掉的那張,
畫裡的女人還有穿衣服的版本。
哥雅先創作了《裸體的瑪哈》,
但被當時保守的教會與社會風氣大力抨擊,
無可奈何的哥雅只好再創作一副《著衣的瑪哈》,
但至今最受世人推崇的依舊是《裸體的瑪哈》。
個人覺得這個環節也可以用來對照伊麗莎白(女性)最終奪回生命以及情勢的主權,
而創作者(兩位男性),
意即理想上希望私自獨占伊麗莎白此生命個體與現實名利拉距的失勢事實。
為維護本文一貫清新純潔的假象,
在此為您奉上《著衣的瑪哈》:http://0rz.tw/yHFLE
由於改編自電視劇,我對劇情有諸多很鄉土劇步數的揣測。
好比說電影前半段時,
我還猜測會不會是老梗的伊麗莎白跟拍賣會主席有掛勾。( ′-`)y-~
又或是得知各人恐懼事物後,
我也以為會用這一點來控制整部電影的劇情走向。(明顯是X教授走錯棚)
另外,明明伊麗莎白寫了紙條告訴停車場管理員,
所以接著才會有管理員的表情特寫與監視器跟著他們移動的鏡頭,
但直到最後工作人員名單跑完都沒有警車出現,真的太出乎我所料。
之 賽門本身角色設定是小叮噹還是洛克人嗎?
居然可以不用補彈藥就可以發出六發以上的子彈。
其實整部片我都蠻喜歡,
尤其對於毎個人善惡面非絕對性設定很跳脫一般劇情片的思維,
只私心希望結尾停在法蘭克在泳池起來那一幕就好。(因為很像魔人啾啾)
原先看預告還擔心會不會跟《貧民百萬富翁》的運鏡手法雷同,
實際看過後則完全性的佩服導演Danny Boyle與攝影團隊的用心,
許多不落窠臼的取景角度讓這部片更添細膩質感。
飾演女主角的Rosario Dawson,低穩的嗓音的確蠻讓人願意被她催眠;
不過我倒不怎麼認為她在電影裡有展現出可以迷倒眾人的魅力,
無論她著衣與否。(但她迷倒導演了)
電影配樂與原聲帶來自與導演長年合作、來自英國電子樂團Underworld的Rick Smith。
整場最吸引我的莫過於他跟近來超夯、
連《大亨小傳》原聲帶都有一股的Emeli Sande所合作的《Here It Comes》,
某種程度上來說,光是歌詞就超超超級有雷的啊! http://youtu.be/gzM8IdOwwTg
來自電影配樂神手Moby《Destroyed》專輯中的
《The Day》 http://youtu.be/0JSVaSpD9xo
緣於創作背景的失眠苦痛的迷離倘恍,
則恰如其分的貼切電影中催眠幻境與實境的切換錯視感。
除了《The Day》很有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風格,
英國樂團U.N.K.L.E.的《Hold My Hand》這首歌 http://youtu.be/Nmq-BkruPrU
則真的取樣了30年前David Bowie的《Be My Wife》。 http://youtu.be/kB7skYEv_EM
P.S:官網超值得一看!http://0rz.tw/HM4zV
為了怕影響觀影完的單純想法,
所以一直忍著不看電影相關報導以及專訪、心得。,
寫完這篇終於敢點進來看導演專訪跟這個網站。http://0rz.tw/OYVqG
我真心的覺得官方網站有著不輸電影的十分用心,
看著網站呈現的風格,更覺得鏡射與切割畫面這兩點絕對有特殊意義。
本文歌單來自《索命記憶》imDb專頁,圖片來源則為官方facebook粉絲團。
離題單元:
現正期待James McAvoy主演的新電影《#FILTH》,http://youtu.be/vyOZRHgpxG8
未看先猜片名有可能翻成:
《索命骯髒》- 既有原片名、又有一定會紅的"索命",我覺得這個可能性蠻高的。
《藥命汙垢》-《藥命效應》的好朋友來著。
《下流警察》- 跟下流正義接續,港版就翻《下流差人》、陸版翻《下流公安》。
《奪命分機:骯髒麥可維》- 造樣造句《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
順便騙騙喜歡麥克貝且會眼誤看錯的觀眾入場。
《井號猥褻》- 電影公司最不願意使用,但我個人很喜歡的翻譯(欸)
講認真的,
"#"在Instgram可以拿來標籤,
我個人極力推薦片名翻譯成《骯髒標籤》。(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