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k8121718 (阿賀)》之銘言:
: PS:真希望台灣能拍出這樣的恐怖片,這樣恐怖片難拍嗎?我覺得一點都不難,
^^^^^^^^^^^^^^^^^^^^^^^^^^^^^^^^^^^^^^^^^^^^^^^^^^^^^^^^^^^^^^^^^^^^^^
: 導演有用什麼高超拍攝技術 特效 跟佈景嗎?那為什麼台灣沒辦法拍出像樣的恐怖片呢?
: 之前的血腥派對,是超級令人失望的國產片.....如果恐怖片沒有該有的節奏,反而
: 充斥著殺人魔的無病呻吟,那怎麼可稱為恐怖片呢......
: 我認為早期香港拍的茅山系列 降頭系列或是古今連結的鬼怪系列都比現在國產或是
: 港產的恐怖片上好N倍(忘不了猛鬼佛跳牆 黑狗 人皮燈籠 蜈蚣降帶給觀眾的快感)
: 總之,屍變超血腥!!超刺激!!絕無冷場!!(期待山姆雷米拍完剩下兩部曲阿!)
: 不知道今年有沒有機會再看到這種好看到不行的電影阿~~
要拍出這樣水準的作品真的很容易嗎?
我們來看看兩位同為B級片打響名氣,後來有機會執導一級商業大片的導演。
一位正是你說的Sam Raimi,後來以蜘蛛人三部曲聞名,另一位則是以魔戒橫掃全球的
Peter Jackson。
Evil Dead不只是因為他用低成本製造極度血腥的效果而吸引片商注意,而是在其中就
展現了Sam Raimi的調度功力,包括美術創意(例如Book of the Dead的造型)、氣氛的
掌控與渲染,以及攝影的角度取景。
我想Evil Dead最著名的是邪靈在樹林中被釋放出來,穿梭在林木當中,企求著受難者
的血肉與靈魂。利用攝影機在樹林穿梭,透過邪靈的視角帶給觀眾極度的不安。
(同樣的場面在2013年翻拍版也可見到)
除了在小屋內幽閉的氣氛,Sam Raimi在單調的場景中仍製造了許多讓觀眾感到多變的
視覺角度,透過鏡頭的語言,Sam Raimi很成功的將小屋內發生的可怕事情以及絕望感
傳達給觀眾,至今我仍覺得Evil Dead是讓我感到痛苦而非暢快淋漓的恐怖片。
而Peter Jackson在預算十分薄弱的Bad Taste展現他惡搞胡鬧的風格。
即使預算只有三萬紐幣,但這部片還不算讓人看不下去,反倒令人覺得興味盎然。
而他在1992年,執導三百萬美元的預算的Braindead,至今仍是大師的傑作。
Braindead是令人感到酣然痛快的黑色喜劇,片尾主角屠殺著整屋子殭屍是全片高潮。
這一場動作戲在原本應該是一片混亂中,卻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Peter Jaskson最神奇之處:就是能將動作場面處理的十分自然流暢。
後來《魔戒》勒苟拉斯從雄偉戰象一溜而下;《哈比人》中矮人在比爾博家中的宴會,
都展現了他對鏡頭的控制能力。
以上兩個例子用來說明,要能出產一部令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的恐怖片並非如此簡單。
除了導演本身的才華,還要有好的故事題材,再加上必須絞盡腦汁在有限的預算內做出
讓觀眾耳目為之一新的特效。
你能想像Evil Dead中的殘肢斷軀其實是一群演員在幕後扮演的嗎?
甚至拍攝到一半預算就用完了,而且拍攝時間只花了6週,但後製剪接卻花了一年半。
相同的背景不太可能在台灣被複製。
如果覺得1979年開始拍攝的Evil Dead離現在太遙遠。
看看2004年的奪魂鋸,導演James Wan也是先拍出概念短片,才從片商要到了一百二十萬
美元來拍片,如果回去仔細檢視,片中許多血腥場面往往都沒有正面描述,與續集賣弄血
腥特效來製造觀眾的不安大相逕庭。
然而,奪魂鋸的成功建立在好的劇本,好的故事題材,而導演James Wan的執導功力也在
近年內被證明。
在台灣缺乏深厚的的電影工業,在基礎人才的培養上難與其他國家為敵。
近年來國片的題材發展有限,不若其餘亞洲國家多元。
加上片商難以在國產的恐怖片得到票房回收,要募集資金更是困難。
台灣要拍出水準相仿的作品,真的很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