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Ourmovies 看板 #1HeRcrsP ]
作者: geniusleuth (相信台灣,堅持本格) 看板: Ourmovies
標題: [心得] 台灣棒球電影雜感(上)延燒至今的棒球熱
時間: Sun May 26 15:28:25 2013
原文發表網址(附電影海報、預告片與相關資訊超連結)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0628382
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導演的棒球電影《KANO》在前陣子殺青,而我也看完了台灣最
近的三部棒球電影《球來就打》、《球愛天空》、《天后之戰》,想說乾脆就趁著
這個時間點說說自己的感想。
彷彿是天意,在2013棒球經典賽找回台灣遺失許久的棒球榮景之前,從去年8/31上
映的《球來就打》開始,還有11/30上映的《球愛天空》,到隔年 2/27上映的《天
后之戰》,短短半年之內出現了三部棒球電影(真巧,首映日都在月底且都間隔三
個月)。在我看來,這三部棒球電影雖然票房成績不甚理想,但都有一定的品質水
準,三部電影的簡短心得依序如下:
《球來就打》的主要心得,先前已發表在這篇部落格文,此外,我認為《球來就打
》是這三部棒球電影劇情較為傑出的一部,且主題直擊台灣棒球最關鍵的問題核心
:簽賭假球。
相較於文化不同的美日韓棒球電影,《球來就打》確實頗具本土電影的特殊性,可
惜電影中棒球場面不夠多,且本職非球員的演員棒球動作略嫌生硬,未能襯托批判
力道強勁的故事劇情,不過仍不失為一部好的棒球電影,一部警示意味濃厚的棒球
電影。
在看《球愛天空》之前,我稍微閱讀了一下網路影評和心得,發現《球愛天空》是
三部棒球電影裡評價較低的一部,我本來想說可能是身為棒球狂的澎恰恰導演太過
專注於棒球動作場面的設計,忽略掉其他層面才會造成電影成績評價低落,結果看
完電影,發現情形竟然完全相反,沒想到《球愛天空》裡的棒球動作與場面居然會
弱化成這個地步(統一獅八大球星的客串自然沒問題,但他們的出場時間極少,我
不認為大部分的球迷會因為球星短時間的客串就去捧場),整片的重心反倒集中在
棒球場外的親情與愛情。
主題失焦也就罷了,偏偏棒球外的元素敘事又很平淡,感動的力道不夠強烈。而棒
球的部份論格局,沒有《球來就打》的假球議題來得宏大犀利;論熱血,也比不上
《天后之戰》以真人實事為題材、描寫雜牌軍經過整合後殺入金龍旗的激昂澎湃;
論本土,也沒將台灣棒球的困境寫出。(劇中僅有提到「小孩子不能投變化球,不
然會傷手臂」一事,至於球員受傷也是一般比賽中可能出現的運動傷害,而非台灣
教練過度操練使用選手的惡習)
雖然《球愛天空》整體表現差強人意,不過我倒是很喜歡劇中幾個關於棒球的情節
設定,像是主角不聽從教練「敬遠」的指示,執意要跟打者對決,卻不慎被打出安
打失分;主角的隊友為了幫主角拿勝投,在下一局「強迫取分」,強行從三壘直衝
本壘(其實也不算戰術上的強迫取分啦,因為打擊區的打者根本沒碰到球),結果
因此受傷──主角因為隊友的舉動而感到自責內疚,也埋下了後來英雄自我救贖旅
程的伏筆。(還有那句「你欠我們大家一支全壘打」的台詞也很振奮人心,不過主
角一開始的定位是投手,最後卻是以打者的身分來獲得救贖,這樣會不會讓不大懂
棒球的觀眾有些錯亂?)
基本上,我認為《球愛天空》絕對沒有某些網友說得那麼不堪,怎麼樣都有六十分
的成績,但由於編導是「喜愛棒球、熱愛棒球,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就睡不著覺
,甚至就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澎恰恰,棒球迷對他執導的棒球電影自然會有
很高的期待。據說澎導的下一部電影依舊以棒球為題材,希望屆時他能拍出一部讓
眾人喜愛且令他自己滿意的棒球電影。
第三部棒球電影《天后之戰》,老實說,從我看完類似功夫棒球的前導預告就不怎
麼期待,想說這片可能是惡搞誇張的棒球劇情,不過是想搭國球的順風車來炒熱票
房,然而,看完電影之後,心中滿是驚艷的情緒:沒想到這部電影的棒球場面這麼
多且夠水準。
在《KANO》的開鏡影片裡,馬志翔導演提到「《KANO》是第一部由球員擔任主角的
棒球電影」,當時我對這句話沒多大意見(某次聊天,有位友人吐槽說其實有棒球
員趙士強參與演出的紅葉少棒才是先例XD),但今年年初上映的《天后之戰》其實
就已經符合這個條件,劇中的球員腳色全都是由棒球員或運動員擔任,動作底子都
頗具水準,而演技不但沒生澀到不忍卒睹的地步,甚至可以說是超乎預期──這樣
的成果令我驚艷不已。(只要《KANO》的球員演技能達到《天后之戰》球員的程度
,那《KANO》的整體成績絕對不俗,更何況魏導監製的作品,我相信球員的演技只
可能更好,不可能更差)
此外,《天后之戰》的劇情走的是傳統棒球故事的熱血套路:一支從未贏過球的弱
隊,先在一場比賽中慘遭痛擊,之後歷經教練嚴格的訓練,克服重重困難,蛻變重
生為強隊,接著出乎眾人意料地連勝不止,殺進決賽,最終贏得眾人的讚賞,成為
傳奇(這也不正是《KANO》的劇情?)──這正是棒球故事最老套、但也是最吸引
棒球迷的模式。
即便這類熱血模式老套到不行,但棒球故事似乎也不得不熱血,「熱血」彷彿是棒
球電影(或說是運動電影)的宿命與制約,而《天后之戰》就完完全全符合傳統熱
血棒球故事的模式,我認為傳統的熱血棒球故事比較容易引起棒球迷的共鳴。
只可惜電影公司的行銷策略失當,過於貪心,想要同時吸引棒球迷和媽祖信眾兩大
族群,以至於前導預告剪得讓觀眾誤以為是惡搞的功夫棒球(其實裡頭的千里眼順
風耳設定比較像是為了趣味,而非用來改變比賽結果的超能力),非但媽祖信眾不
買單(我不認為媽祖信眾會因為預告片想去看《天后之戰》,畢竟電影劇情跟媽祖
的連結並不強烈),就連棒球迷也因為預告片太過惡搞而興趣缺缺(至少我是如此
),導致票房失利,真是可惜了這部動作場面扎實的棒球電影。(如果當初行銷專
攻棒球迷這塊市場,先讓基本盤撐起票房,等到票房熱潮掀起,原先非棒球迷的觀
眾就會因為趕搭流行而進場也說不定)
總結來說,《球來就打》、《球愛天空》、《天后之戰》這三部棒球電影都拍出了
各自的特色,即便票房不甚出色,但多少為台灣薄弱的運動電影根基注入新的能量
,也算貢獻良多,相信台灣的運動電影在日後一定會有更出色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