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ced (Serenity)
2013-05-26 18:17:39※ 引述《JamesHowlett (詹姆士好累)》之銘言:
: 首先,亞果出任務的開頭跟封面都是寫based on the true story
: 它的類型也非紀錄片,故為了增加戲劇張力而扭曲部分事實是被允許的
這一點我覺得很有趣。
一部「歷史片」講的是過去發生過的事,但為了增加「戲劇張力」,
「扭曲部分事實是被允許的」。
為什麼可以允許?被誰允許的?
因為你說的好像扭曲事實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想提出來問一下。
: 此道理適用於所有歷史片跟傳記片,以及其他取材歷史的藝術創作
: 若真要深究的話,這真的變成每部歷史片的原罪了
: 許多電影主打真實故事改編,目的只是讓觀眾更有連結,更能對故事人物產生同情
: 若擺明是虛構故事這份心有戚戚焉的投射就弱化不少
影史上最賣座、娛樂性最高的幾部片,如阿凡達、侏羅紀公園、鐵達尼號,
都是虛構的。
可是觀眾產生連結、對故事人物產生同情、心有戚戚焉的程度似乎並不會因此弱了喔。
特別是,如果是『第一次』進戲院看侏羅紀公園或鐵達尼號,事先不知道劇情,
該有的情緒反應(如驚嚇、感動落淚等),我想應該還是不會少。
不然就不會那麼賣座了。
那些看了鐵達尼號掉眼淚的男子漢,應該還是知道傑克跟蘿絲是虛構人物吧?
沒有人把傑克跟蘿絲當歷史人物吧?
但即使是虛構,感動還是不會少吧?
這就是導演、編劇、跟剪接的功力吧!
: 更何況亞果還算有誠意,起碼我在DVD特別收錄能看到當事人的澄清
: 包括男主角東尼曼德茲跟六位人質在訪談中說到電影誇飾了他們的處境
我覺得特別收錄的部分是另一回事耶!
不是每個人都會去看,電影臺也不一定會播出這些花絮,如果是進電影院看的人,
更是沒看到。
如果光看正片,這部片的片頭有寫“Based on a true story.”,然後片尾有寫
男主角現與家人住在美國哪一州,並播出一連串劇中人的歷史照片(與電影的畫面
並列對比),這些都顯示「本片」是很講究、有考據的,可信度是高的。
不然,男主角跟家人現在住哪跟我們什麼關係?
導演就是要突顯電影的真實性。
讓你看完會相信,電影講的,是真的!
問題就在這裡,電影講的,是扭曲的,是假的!
不管是鐵達尼號或莎翁情史,你看完不會太當真,或至少知道,可能部分是真的,
但部分是假的,虛構的人物及劇情。
但亞果試圖讓電影的可信度提高,讓你覺得這就是真的。
既然要演假的東西,為什麼又要片尾塞那些歷史照片,爭取片子的可信度與認同感?
整個片子製造的一個氛圍與幻象,就是這部電影講的是「真的」。
不像鐵達尼號或侏羅紀公園,你看完你會知道部分是假的。
: 歷史片本來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當作楔子,吸引大眾對某些歷史事件的關注
: 若真有人把電影當作百分之百的事實,那是個人求知的怠惰
關於「求知的怠惰」,這就看人了。
光是PTT,有多少鄉民看完電影會去做功課?
有更多人是下午跟家人朋友逛街遇到下雨,所以進電影院看,或在家電影臺轉到
什麼片子,就看一下。
我懷疑有多少比例的人會真的去上網查資料做功課。
: 電影主要還是以娛樂為目的,教育還是其次
那或許亞果不該把自己弄得那麼「逼真」。
它其實應該在片尾註明,本片部分情節純屬虛構。反正就是娛樂片嘛!
: 之前版上有篇新聞說一名學者批評電影林肯有過度誇大的嫌疑
: 推文的人就說反正林肯都能當吸血鬼獵人了,在意這幹嘛又不是紀錄片
把林肯拍成吸血鬼反而不是問題。
因為應該沒有人會當真。
: 講到這裡特別提一下獵殺U-571這部戰爭片
: 這部叫好叫座的電影講述二戰期間美軍捕獲德國U艇及密碼機的驚險故事
: 上映後旋即得到英國的抗議,理由為此戰績是由皇家海軍首先得到,而且戰功也最顯著
: 英國首相布萊爾在國會質詢時表明這部片是對英國水手的侮辱
: 美國總統柯林頓也擔保本片純屬虛構
: 最後編劇親自出來坦承這部片嚴重失實,而且發誓自己不會再犯
: (儘管這部片在宣傳時沒有提及「依據事實改編」等字眼)
要把歷史拿來創作,本來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啊!
除非你一開始就表明了這是根據歷史『虛構』的。
就像便當文一樣吧,如果他國的導演把臺菲事件加油添醋拍成一個歷史劇,
其中還把便當文事件「演出來」,劇中的臺灣人都非常貪婪、無理,還得罪
了日本、越南等國,受各國圍剿,最後戰敗,割地賠款,有中華民國外交部
的正式文件以資證明,中華民國哪些國土現已割讓給菲律賓、日本、越南...
片尾還塞一些真實的新聞照片進去。
大家覺得臺灣人看了會不會氣憤呢?
電影創作是一回事,但要扭曲事實演出無中生有的版本,當事人(國)看了
會無法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