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ding7 (sading7)》之銘言:
: 最近重看了搶救雷恩大兵,由於鑑賞能力比過往精進
: 更是被裡頭豐溢的人心之描繪--像是鎔鑄進金屬鋼鐵與槍淋彈雨中
: 或者槍械、兵器等物理只是配角,人的存在與躍動才是重中之重--給深深感動
: 這真是一部傑作
: 角色的塑造非常慎重出色,交映出濃厚的哲理性與感性
: 約翰·米勒是一個成功轉變角色為軍人的人
: 他曾是知識份子,正如他所言:「我變了很多,回到家妻子可能認不出我來」
: 而另一位知識份子--厄本,則直到最後才蘊含隱喻性的開了一槍、殺了一個人
: 我認為厄本代表的是一個富含良善道德與同情心的正常人
: 正常人是不會在戰場上彼此殺戮的
: 那位德國人與他建立了短暫的或許可以稱為是友誼的關係
: 厄本先是主張不能殺戰俘,而後又因恐慌而無法戰鬥,也害死了同伴
昨天HBO有播這部電影 所以又看了一次
影片過程中 一直覺得厄本是一個懦弱貪生怕死的人
其他的同袍都在戰場上拼命做戰 只有他到處躲
身上背了一堆子彈 卻不給需要子彈的同袍們
間接造成幾位同袍因而戰死 他免不了要負責任
但他卻是那個小組中少數存活的人
是不是這樣的人 反而容易在戰場上生存呢?
不過我在看電影時 也一面在想 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戰爭場面
是否有勇氣直接和敵人作戰 或者是像厄本到處躲呢?
還好我不是生在這樣的年代 否則還不知道要如何面對這樣的難題
雖然這是個虛構(改編)的故事 且電影也距離現在超過十年了
不過看到電影中的戰爭場面 還是覺得很逼真
另外有一點想問的問題 那個救援萊恩的的小組 是否不知道後來會有支援的士兵
以及戰機來幫助他們 否則為何要甘冒以寡擊眾的風險
來引誘敵軍坦克和士兵來攻擊他們?這點我不是很了解 想請教一下
: 但是當德國人殺了麥利士後下樓時
: 他也沒有殺厄本,他放走了他,正如厄本先前友善待他一般
: 我認為在這兩個時刻這兩名職責是殺人的軍人
: 都表現出了在日常生活中不會被迫喪失的人性光輝:同理心
: 但當厄本見到米勒被這位德國人殺害時
: 他卻向本來可以俘虜的德國人開槍,將他的生命終結
: 這段情節異常復雜,非常具有象徵性
: 厄本和米勒放走了德國人,付出了代價;德國人放走了厄本,也付出了代價
: 這代表著什麼? 這就是戰爭
: 我認為這隱含的是戰爭對人性的扭曲
: 你非得殺人不可,德國人也是軍人,他得恪守他的使命
: 厄本也是軍人,也許他還有有復仇的義務與情緒
: 他們都不是因個人作為所產生的恩怨而必須廝殺
: 他們不過是戰爭的奴隸,也被彼此某種神聖不可違背的規範逼迫
: 最後或許只能心安理得並能榮耀地去殺人
: 米勒作為主角,從神秘身份、良好記憶力與語言能力還有曾經的正常人生活的描繪
: 塑造成一個復雜多元的角色
: 因為如此,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觀眾的心弦
: 他的死才造就無數觀眾的悲嘆與哀憐,因此更能突顯戰爭的殘酷
: 更令人省思的是精神的囚籠
: 戰場是外象,本片也著重在內象,這些活在心獄中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