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姊妹,是好幫手,也是一起成長的好姐妹

作者: infuture (草是綠的好)   2013-06-15 00:38:43
網誌版 http://infuture.pixnet.net/blog/post/28538936
(內有部分劇情,敬請小心慎入!)
《姊妹》(The Help) 的背景設定在 1960 年代的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
當時黑人幫傭往往飽受白人雇主歧視。
夢想成為作家的白人女孩史基特,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像樣的寫作工作,
在她苦悶地撰寫家事專欄的過程裡,
她決定以黑人幫傭在白人家庭的生活為題材,
為這些人撰寫匿名故事,藉此成書,
讓黑人幫傭所受到的不平待遇與溫馨故事得以廣為週知。
故事中主要的黑人角色,個性大相逕庭:
曾一手帶大十幾個白人女孩的愛比琳,溫柔、求全、堅定,
像極了所有人的母親;
廚藝極佳的米妮,直率、口不擇言,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我很喜歡劇中愛比琳告訴缺乏自信的白人女娃梅茉莉,
「妳很善良,妳很聰明,妳很重要。」
看著許多黑人女傭為小女孩做的事,親切溫柔又細膩,
看著眼淚都忍不住要往下掉。
我先讀了小說,才回頭找 DVD 來看。
電影和小說相較之下,剪裁掉了許多細節,也調整了部分事件發生的順序:
例如其中一位女傭在小說中是以自白的形式告知偷竊,
但在電影裡卻將事件拆解成多段,埋下了伏筆;
女傭康絲坦丁的女兒在小說中是白人,成為自由進出的宴會的其中一員,
還提出了入會申請(在當時,黑人想要進入白人的社交組織是不被允許的),
這種在當時充滿爭議的身分與舉措,在小說裡呈現了強大的衝突;
但在電影裡則是黑人女孩闖進了女主人在自家舉辦的聚會,
讓這部片凝聚在因膚色不同而生的歧視。
電影裡切除了部分衝突,以鏡頭帶過米妮的家暴等情節,
畫面又另添許多溫馨細節:
女傭被解雇時,望著牆上的身高記錄,
回想她一手帶大的小女孩在每一個年齡層留下的記錄,
伸手撫過那些鉛筆痕跡時,臉上流露出的溫柔;
大學畢業後的女孩從外地搬回到家裡,看著庭院裡空著的長椅,
懷念起女傭過去安慰她的一言一語──
兩者相比,可以讓人想像兩人的姊妹情深。
我喜歡小說的細緻,也喜歡電影的節奏明快、氣氛溫馨。
電影裡調整了部分人物的個性與遭遇,
比方說,在小說裡,女主角史基特的母親和她之間有奇妙的情緒對抗,
而母親的病況在書中比電影裡嚴重得多
(讀到某些情節時,這位癌末的母親常讓我想起另一部小說《陪妳到最後》),
電影裡的母親健康、有活力,甚至大聲喝叱趕走了討人厭的希莉。
小說封面與電影海報都以溫暖明亮的黃色為基底,
但卻以不同的暗示表達了人物之間的關係:
小說的封面,是三隻雛鳥站在棲木上,其中一隻站得特別遠;
電影海報則以人物們的表情與位置,微妙地表達她們之間的關係。
小時候讀過《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點燃南北戰爭引信的小說裡,
湯姆叔叔是個敦厚、聰明的男人,但在當時因允許黑奴自由販賣,
被逼得妻離子散,他仍未因此憎恨白人,而是和善地對待每一任雇主與其家人。
遺憾的是,在這些寫實成份居多的故事裡,
善良的人卻不見得都能擁有美好的結局。
故事的最後,仍有人受到誣陷,只能落寞離去。
帶著一點點愁悵感把 DVD 從光碟機裡退出來,
我想,之所以世界上要有那麼多喜劇電影,
就是想補充那些現實裡不可能發生的好時光與幸福感吧?
作者: vendor (這是我用生命畫的魂)   2013-06-15 00:49:00
好片推,種族議題拍得這樣不慍不火拿捏不錯
作者: srx080578 (薯泥瑪拉 Rooney Mara)   2013-06-15 20:09:00
表面上是種族議題的片子 骨子裡是好萊屋的一貫公式
作者: TPhow   2013-06-17 14:36:00
拍得很好 但電影的確太好萊屋公式喜劇 小說劇情是更棒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