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殺人和自殺《搜索》
文∕王志成(自由編導、影評人)
改編自網路小說的《搜索》,有一個層次相當豐富的故事。電影開始於非常重視自己
外貌的女主角,被醫生告知已經是癌症末期,在公車上恍神中,為了讓不讓座給老人
一事,被電視台實習記者拍下來,嗜血的媒體把這個事件擴大報導,所有相關的人都
被捲入,始作俑者最終嚐到自己播下的惡果。
《搜索》層層堆高的張力,首先建立在媒體、網路和人口稠密中國社會的三者互動上
。媒體斷章取義,報導片面真相,一看到收視飆高,就更多肆無忌憚地操縱渲染,他
們訪問了女主角道歉的說法,卻不播出,他們指揮專家學者對立,硬要從當事人的周
遭問出預設的答案,然後辯才無礙,不斷把媒體自律和職業道德掛在嘴上,行惡的同
時還自我感覺良好。比媒體更惡質,也更不受掌控的是網路,虛擬加上匿名,讓每個
人都可以以正義之名爆料攻擊,當然當中不乏公報私仇,人肉搜索,讓每個人的隱私
蕩然無存,問題是將心比心,誰願意自己成為被搜索的人?然後是人口多到無處不擦
肩摩踵的中國社會,自古以禮教之名,每個人都覺得有言語制裁別人的權力,所謂的
人言可畏,在媒體跟網路的推波助瀾下,毫不在乎逼死人。
以富商被捲入,他怒而設計陷害媒體人,《搜索》說出社會的殘酷真相,媒體誠然是
霸權,但還是不敵有錢有勢的階級,整個社會就是不同階級間,借事生端的鬥爭,弱
勢者不是當人家的工具,就是不自量力,等著被鬥死,在鬥爭的過程中,順便把兩性
不平等的角色做了刻畫。生病要花錢,相愛想買房成家也要錢,如果女主角不長這麼
美,老闆不會借錢給她,如果男主角不長那麼帥,女朋友不會養他,女主角也不會看
上他。這個世界說穿了都在以自我的條件消費別人。雖然我不喜歡帶有道德警示的結
局,但全片批判的當世亂象,卻很值得討論。
評分:80分
本文出自「壹周刊」第631期
台灣版電影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gLvqplDM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