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的1949年10月。
中共解放軍二野、三野並四野之一部與陳賡謝富治獨立兵團已於同年稍早的4月21日
發動渡江戰役,旋即於4月23日攻陷國府首都南京。早於國府殘存的機械化有生戰力在淮
海戰場上陷入被動重圍之時便通電下野的國府中央系統最高領袖蔣中正,此時已將國府中
央系統軍政經力量向台灣方面移轉,並試圖在中國大陸嶺南的廣州與大西南的成都一帶維
持國府軍隊在中國大陸上的最後戰略固守據點,期待如對日抗戰時一般苦撐待變徐圖再起
;桂系的國府軍武漢剿總司令白崇禧此時與同系代總統李宗仁將所部撤出已無險可守的湖
北與湖南等北伐後桂系經營多年的地盤,試圖將桂系殘部集結整編於故鄉廣西以固守抗共
,兩湖一帶只剩下國府軍湘系將領程潛所部地方雜牌軍。經過四年的內戰,曾經擁有龐大
美械裝備與軍隊數量優勢的國府軍在中國西北到東南之間的廣大地域上只殘餘無力建構有
效防線的兩百萬部隊,其中,新一軍與整七十四師等久經戰陣的精銳美械部隊更已消耗殆
盡,而諸多長年受到蔣中正排擠的地方軍系雜牌軍眼看著大局已定也盤算著投共求生而開
始有了貳心。
到了《聽風者》電影故事開頭的1949年10月,中共解放軍已突破兩廣北方的五嶺防線
,廣州不久即告失守,國府軍隊與中央政府開始向四川方向退卻,試圖在大西南的成都平
原一帶鞏固國府在中國大陸上的最後戰略反攻據點,蔣中正更派遣出身四川而曾在北伐時
為北伐軍順利入川立下汗馬功勞黃埔嫡系愛將、參謀總部作戰部長郭汝槐率國府第22兵團
進駐四川戰略要地宜賓,積極部署大西南最後反攻基地──然而,事與願違,同年12月,
實為中共地下黨員的郭汝槐在宜賓陣前起義,國府軍成都保衛戰作戰計畫宣告破產,中共
解放軍如秋風掃落葉般直撲成都,川西決戰失利後,向來備受蔣中正不信任與刻意排擠的
殘存的國府軍川軍劉文輝、鄧鍚侯與滇軍盧漢部相繼投共,廣西不久也告全境失守,於是
,除了孤懸西北旋即被殲的國府中央軍胡宗南部與新疆地方軍系盛世才部之外,國府在中
國大陸的本土上失去了最後的反攻基地,反攻大陸自此便只是渡台國府高層乃至於基層軍
民午夜夢迴思鄉情怯時的囈語,蔣中正則於成都陷共前倉皇搭機赴台,臨行前下令槍決包
括楊虎城在內的親共政治犯,這是後話。1949年10月,由於國府軍中央軍系與地方軍系展
開國府在大陸本土上最後的困獸之鬥,國共軍政大搏鬥的最後一幕也是最慘烈的一幕遂在
中國西南天地間拉開了序幕,而伴隨著軍事鬥爭,國共之間沉默的戰爭──情報戰,也就
同時如火如荼地展開了,除了前線的軍事情報戰,在已被中共控制的上海等大都市裡,國
府撤台後遺留下的親國府政經勢力此刻也開始化明為暗,改換上與中共政權合作的「愛國
商人」身份,試圖保存實力以待國府反攻大陸,因而也就與中共情報單位701展開了驚心
動魄的殊死情報鬥爭。
電影情節就不多談了,以免有雷影響有興趣觀賞者的興致。
原文轉載自原PO部落格文章《《聽風者》觀後有感》
原文網址: http://www.wretch.cc/blog/dionysus1101/9828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