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這篇前,還特別先把版上總舖師的文先看過,發現大部份的評價都很好,
也有點擔心是否自己的心得太偏頗,但如標題所說,題材我很喜歡,卻少了一點感動。
我很喜歡這個題材,如果說我的美食回憶存在於一次次的手機FB打卡照片中,
而導演卻呈現了我沒有經歷過,只能在90歲的外婆中,偶爾零碎聽到片段,
卻是那時代的長輩最美好的美食回憶。
很喜歡配角們在這部片的表現,林美秀已經成為家人心中,"媽媽"演員的代名詞,
他的演出自然到味,同樣的台詞,從她口中說出來除了自然外還能引人發笑。
水腳A/B(冒牌流氓)在戲中的表現出來的各種面向,不論是一開始的討債,
中間做菜的認真帶著搞笑,結尾露出的善良本性,也都吸引著全場觀眾的目光。
三大師父的北(憨人師)與中(鬼頭師)也都將劇本的角色詮釋的非常到位,
充份表現出 憨人師 不與世俗爭利,卻理解料理如何帶給人們幸福的精神,
鬼頭師要的不是表面上的名聲,要的是技藝上的登峰造極,他追求的那接近神乎其技
的瞬間,很喜歡他在片尾知道自己的菜色最終已得到評審發自內心,認定一生中最回味的
一道菜時,那個微笑及離開。
更別提那對分別五十多年的老夫妻帶給觀眾的感動,對面鄰居的三姑六婆個性,
小吃店對面老闆娘的爭風吃醋,甚至照顧老師父的外傭默默學會的老師父眾多絕活,
這些配角成功演活這些日常生活中可能見的到老百姓角色。
但可惜的是,如同一開始所說,我仍然少了點感動,精彩的片不擔心片長,但擔心的是
冗長,是的,一到比賽時,評審太多段的特效及誇張式的感動,反而令我感到
麻木且無趣,這樣的特效如果能好好的用一次,可以體會到某道菜的不同凡響帶給評審
的衝擊,以著名星爺代表片食神為例,薛家燕最後的表現,當場將唐牛與星爺分出高下。
也將薛家燕在食神的表現,成為人人口耳相傳的經典。但在此片中,我看到的卻是太多次
的誇張表現,反而顯不出特色,的確總舖師的菜色對抗當中,往往評審會有不同的意見,
並非像食神般有絕對的高下。但太多的特效,卻沒有增加比賽的精彩,
反而讓我對此片扣了點分數。
進入拼盤大賽末期時,瑣碎的劇情的過多,卻讓我也感到劇情張力不夠,或許是受到
日式美食漫畫對抗賽的影響,總覺得花好長劇情在布局的兩千五百年的醬油,應該是
扮演其中一道勝利菜色很關鍵的角色,沒想到就這樣輕輕帶過使用在之前未曾煩惱
如何重現的菜色中,也就輕輕帶過的輸了,我看到了很多小人物的人情味,
無論是大學生/對面老闆/貨車司機/重機網友的人情味,
但總為老闆的珍藏感到有那麼一點不值。
女主角為了挑戰自己對魚的恐懼,挑戰炒鱔魚,卻差一點就贏過鬼頭師將一生的心血
寄望在的無怨無悔,在未到結局之前,當下,實在引起我頗大的反感,
事實上,女主角心境轉變雖合理,但在每次的勝利中卻顯得稍嫌牽強,
後期與男主角互動略嫌薄弱,也是引不起我與兩位主角共鳴的原因。
或許是配角過於出色,扣掉女主角以外角色的演出,都讓我有精彩到位的表現。
或許是劇本角色的定位,似乎顯不出夏于喬的演出能特別引起我的注意,在女主角許多
劇情演出的同時,讓我即使是第一次觀看本片,卻希望手中能有搖控器將其快轉帶過。
除了每個配角精彩背後的小故事之外,許多台北熟悉的場景,也帶給我許多親切感,
譬如在西門町飯店,女主角台北車站的奔跑,國父紀念館的比賽,
甚至最後的便當店,應該是在士林常去的某家炸串店。
這些都拉近了距離感。使得該片看起來份外真實。
如果能扣掉一些瑣碎的劇情,讓整部片更緊湊,以及比賽部份能夠將雙方的對決
用另一種更精彩的方式呈現出來,那麼此片必定是值得成為經典的佳作,雖然這些
缺點瑕不掩瑜,但在思考再三後,很可惜的我最後卻給了普雷,即使如此,看到最近
幾年越來越多的國片的蓬勃發展,相信未來的國片必定會有更多面貌的進步及呈現,
仍然推薦版友前往一看,體驗只能在祖父母口中聽到的總舖師文化以及欣賞演員們
精彩演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這樣的國片呈現不同的台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