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了近三週才終於走進戲院去看這片
也終於知道為什麼這片受到如此關注及話題
奉俊昊這次跳脫了韓國背景,直接走向更大格局的英語片
找來的演員卡司也非常強大,但又沒刻意讓韓國演員or韓國民族主義凌駕在角色上
算是很難得的跨國製作(或許是說,今年韓國跨國製片思維已經明顯改善了 尤其CJ)
劇情的部份
很明顯的就是利用火車這個層層堆砌連結的概念
描繪了人類世界的階級分明
同時,火車也是人類電影史上很重要的一個角色
本片,導演在當初設計場景時,長達1.5公里,50節以上的列車,也妥善運用在故事主線上
火車每打開一個門,就是另一個不確定的世界跟未來
然而,導演以主角Curtis的視角鋪陳敘事主軸,也符合了多數觀眾想要衝出階級的預設觀
但宋康昊所演出的角色,想打開的門,卻不是通往另一節車廂,而是跳出現有的世界
跳到火車外面那個被多數人認知,代表死亡 沒有生存可能的世界
不過火車內部的色調,更顯晦暗,更顯示了人類世界的負面未來觀
車外的白雪世界,最後反而在高雅星逃出之後,看到了北極熊的出沒
顯現出了很大的一種對比及諷刺
雖然
Gilliam這個角色在最後Wilford的那段大翻轉劇情給了觀眾一個很大的巴掌
或許當下讓觀眾感到這樣的劇情很跳躍,
但反而因為這個劇情舖設,讓Curtis不顧一切,只為了推翻制度,最後更顯得可悲
個人在相關領域工作的觀點來看
無論是編劇劇本結構、導演場面調度、演員casting、影像製作、美術細節
跨國合拍projecting,都堪稱今年佳作之一
而此片的製作宏觀度,也是一個很好的經典範例
且此同時,韓國國內市場,並沒有因為雪國列車的強勢來襲,
即使屏幕數吃了將近1400面,但其他韓國本土題材的中型電影
仍能在暑期強檔力抗這列暴走列車,在多元題材的市場模式下
反而開發了更多觀眾進場看電影,而非一片獨大瓜分掉市場
這或許相比於大陸的票房保護月獨厚一兩片國產片而言
未來大陸內地的觀眾在觀影市場開發上,仍有段路要走
而台灣這邊,國片也應該拍出更多元題材,故事類型多元,投資規模也多元
刺激更多觀眾願意進場支持國產片,才不會如陳國富所言
我們是要繼續拍大尾鱸鰻這種內需影片來自滿,還是要拍少年pi為眼界
好萊塢已經不是一個電影拍攝基地的名詞了,而是一種全球化商業的代名詞 ^.^
也希望國片加油 畢竟我們比韓國人更擁有華人13億市場的優勢~
PS.很喜歡影片的攝影,且仍堅持使用電影膠片拍攝,更能把暗部的扎實感拍出來
因為這片很多細節需要靠暗部來呈現
雖然有幾個高格數攝影鏡頭剪接有點累贅,但攝影的技術上,這名韓國攝影師真的不錯
且不用花俏的3D噱頭,反而讓觀眾更專心在故事主軸上
覺得昨天花了折算台幣135元的早場票,超級物超所值好幾倍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