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熱帶魚]所以我去看了[總舖師],
理由就是: 陳-玉-勳 , 這三個字,
版上對於[總舖師]的好雷負雷各有所鳴, 這不在我想討論的範圍內,
我想討論的是關於這橫跨了18年的時光鴻溝,
18年前聯考盛行, 18年後大學錄取率100%;
18年前在一般人認知中只有PC & NB的區別, 18年後平板,智慧手機滿街都是;
為什麼我們還是潛意識的希望 [總舖師] 能帶給我們跟 [熱帶魚] 一樣的感受?
其實誰都知道: 再也不會一樣的了. 如果導演追求的是那年代的懷舊感,
那拍出來的就會像 [幸福的三丁目], 而不是[總舖師].
18年前的年輕人, 可能聽過[網路]這個詞, 但實際用過的並不多;
18年後連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嬤都會用[Facebook]跟遠在美國的兒孫聯絡.
當整個社會文化用語都已大不相同, 為什麼不能用現今的文化來重新衡量?
如果現在讓陳玉勳來重拍[熱帶魚]講述教育文化問題, 一定也完全砍掉重練了,
因為時空背景真的差異太大, 敘事如果無法在第一時間讓觀眾產生共鳴感,
還要透過進一步思考或想像, 就不易讓人融入其中,而有隔闔產生.
[總舖師]這部片, 我認為它適如其份地反映了當前台灣社會的特色:
1. 逐漸老齡化的社會, 外籍勞工需求增加 (虎鼻師 & 露絲米)
2. 知道內在很重要, 但覺得表象也同等重要的社會觀感 (小婉/膨風嫂/阿財師)
3. 有一批人開始懂得堅持自我的理想, 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葉如海/鬼頭師/憨人師)
4. 網民力量大 (召喚獸)
單就這個層面來看, 我想[總舖師]與[熱帶魚]一樣都做到了.
當年國片沒落的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太過強調藝術性, 忽略了觀影大眾的共鳴感.
[熱帶魚]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能讓人大笑過後, 共感到聯考所帶來的矛盾文化;
而我想[總舖師]想講的,並非要針砭什麼議題,而是要大家重新感受一下,
現代社會與過去社會中其實都存在著一種溫暖的連結, 就是人際之間的情感,
以前社會的辦桌, 是總舖師依據主人家的財力狀況(能提供多少食材),
做出最合宜的菜色, 鄰里間互相幫忙(水腳), 最後大家賓主盡歡;
而現代人多半走進高級飯店, 就算是現代的辦桌流水席也已經專業分工化了,
客人就只需要給個紅包, 走進宴席吃吃喝喝就好, 不太需要出手幫忙.
而在這樣高度分工的社會裡, 其實更應該要藉著種種新科技(網路/串連),
來解決其他更重要的問題, 來分享彼此間的資訊, 將人本精神發揚光大才對,
這才是正港台灣味所在.
假設我是導演, 我會希望能夠與時俱進,
電影能夠讓8歲到88歲的人都同感而會心一笑, 而又兼具商業價值, 有什麼不好嗎?
[電影] 跟 [電鍋] 是不同的概念,
18年前跟18年後, 媽媽拿同一只電鍋煮飯, 我們都會覺得她很賢惠;
但如果媽媽只看18年前的老電影, 她就會失去跟孩子們溝通的話題.
不要忘了, 就算是[新浪潮]在初始之時, 也都只是導演們的一種嘗試,
幸運的是後人認同了他們的方向, 因此變成一種經典.
但藝術, 從來並不是為成為經典而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