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VA96 (此人為吃飽太閒的酸民)》之銘言:
: 作者: EVA96 (此人為吃飽太閒的酸民) 看板: Horror
: 標題: [心得] World War Z
: 時間: Sat Jun 22 20:46:47 2013
: 然而作為一部殭屍作品,《World War Z》有三缺。
: 劇組核心人員缺乏對於殭屍片的喜愛
: 片中的殭屍缺乏殭屍的食人性
: 劇中的人類缺乏血液
: 推 ouso:不贊同 06/22 21:49
: → peter10554:為什麼一定要食人@_@? 不贊同+1 06/22 22:49
: 為什麼殭屍片中的殭屍要食人?
: 這在1968年 George A. Romero的《Night of living Dead》開始就全面被採用。
: 對於殭屍的形象產生了有三個重要元素
: 1.殭屍疫情的傳染性及死者復活性
: 2.殭屍的食人性
: 3.破壞腦部是最好消滅殭屍的方法
: 這些元素保留到現在也仍然被沿用,英文wiki的描述為:
: " reanimated corpses with a hunger for human flesh"
: 綜觀60~90年代的殭屍片,至今推出的殭屍電玩,幾乎都具備了殭屍的食人性。
: 原因無他,不吃人的殭屍只能是「傳染者」,而缺乏殭屍的重要元素。
最近才有機會回這篇文章 整片非常對自己的胃口啊~ 底下應該有劇情雷
可能是職業的關係 World War Z 一直讓我想到當初SARS時 在第一線的那種恐懼感
雖然看了不少zombie電影 跟三季walking dead 不過個人不是死忠zombie迷 也沒看過原著
但是個人覺得我比較喜歡World War Z的Zombie設定
因為從生物/醫學上來看 現實生活中最有可能造成Zombie的就是病毒 這樣設定也是合理的
腦炎臨床上 如果病毒兇狠些(如HSV) 可能有智能障礙後遺症 也可能影響個性、衝動控制
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狂犬病毒 (台灣人看這片應該更「有感」)
所以我自己看World War Z時 就把被咬到的人 當成嚴重猛爆流行性腦炎的患者
其實根本就不是死人~ 也就沒有食屍的問題~
把腦炎病人的腦部破壞掉 人當然就死了~
而那些病人感染後 就陷入狂暴的狀態 (如果額葉的正常抑制功能消失一樣)
然後伴隨著腎上腺激素風暴 就像火災或危難時 人可以不怕痛 耐渴耐餓卻又跑得快跳得高
所以一旦正常人被咬到 就變帶原者 (套用片子的邏輯 也就是變成身體有缺限的病人)
自然就不會再一直被攻擊 畢竟對病毒來說 傳播出去就跟動物繁演下一代 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就不會出現walking dead那種被吃光的場景)
看到這裡 當然hardcore的zombie迷可能會跳出來批評說 這樣哪有資格叫zombie?
不過今天大部份的人 如果看到人被咬之後 會變得也會咬人 應該直覺就是用zombie這個辭
來描述、記錄這個現象吧 假設今天狂犬病不幸在台灣爆發人傳人 人咬人的病例
新聞台跟報紙標題大概也是: 「僵屍病毒出現? 衛生福利部表示:完全沒有病例」
至於身體有A病的人 反而不容易得到B病 或是身體健康的人 感染後反而容易有併發症
這點其實是在醫學上就有廣為人知的例子 (比如不少人都知道的鐮型貧血跟瘧疾)
所以個人倒還是蠻能接受這種動作敏捷的zombie 畢竟這種危害才大
比起傳統像是walking dead裡動作慢吞吞的zombie 業餘小隊都殺了上百隻了~
當然就醫學的角度來看 bug還是不少 比如說在感染的12秒內就能影響 實在是太快了
人體的血液一分鐘循環一次左右 除非被咬到頸動脈 不然病原體要進入腦就也要一分鐘
另外如果某些慢性病的人有免疫的效果 現在流病的公衛專家其實很強大 應該不難發現
其實布萊德彼特這種追patient zero的情結 有點像老片危機總動員(outbreak)追猴子
部分劇情也讓我想到卡羅。歐巴尼醫師追SARS的故事 可惜現實中歐巴尼醫師沒有主角威能
底下有World War(世界大戰)、Oblivion(遺落戰境)、ID4的雷
World War Z也讓我想到一部片名很像的 World War (湯姆克魯斯演的世界大戰)
在眾多外星人入侵的電影中 個人覺得這部片子的結尾是最合理的
外星人入侵的片子很難有好的收尾 因為前半段通常是直接狂掃地球科技
最後人類要逆轉只好像ID4、 Oblivion 用荊軻剌秦王的手段
不過在現代戰爭 這簡直是像伊拉克跟美國打戰 想要暗殺美國總統一樣困難
不過World War裡 最後讓外星人潰敗的 是地球的原生細菌(病毒?)
雖然當初這部片被很多人罵爛尾 我自己卻覺得這個結局遠比ID4之類的逆襲合理多了
因為這根本很像醫學上的Traveler's diarrhea (俗名水土不服)
就像台灣人去非洲或東南亞原始部落 很容易上吐下瀉一樣 客死他鄉再正常也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