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寫在下面的回文,但想想可能會不太好讀。
我覺得重點不在桐島這個人,
重點在桐島退社這件事,及這件事所帶來的影響。
電影裡的校園環境,
就像是一座圍著一棵神木生長的森林,
桐島就是這棵神木,所有的樹都圍著他轉,圍著他生長。
桐島的退社就像神木倒了,
倒了之後離桐島近的也跟著一起倒了,
但是這就像是推骨牌一樣,連在森林外圍的電影社也跟著一起倒了。
我倒覺得這部電影的結構很像宮部美幸的《火車》跟《理由》。
這兩本書宮部美幸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她寫出一個案件,
案件本身及兇手不是重點,
重點是她會鉅細靡遺的寫出跟這個案件有關人士的點點滴滴,
著重在"為什麼會造成這個案件"跟"這個案件帶來什麼後果"。
就像《火車》裡,整部小說真正的主角沒有現身,只在最後一頁出現。
但是當我們跟著書裡面的人不斷的了解為什麼主角會這麼做,
我們就能用更地對地式的觀點去了解事件,近而體悟他們的心情。
我覺得《聽說桐島退社了》還有一點也很了不起,
就在於他拍出了真實校園生活另一面,
不是所有人的校園生活就像岩井俊二的電影充滿著漂亮的光輝,
充滿小團體的校園才是我曾經經歷過的環境啊。
P.S.剛好發文,順便說一下....
QT並沒有重拍《鐵男》,
本來的傳言是要跟塚本晉也合作,但是塚本晉也的條件要三億美金。(但塚本否認這傳言)
塚本也在2010年拍了《鐵男:21世紀極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