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圖文版
http://cinematic-note.blogspot.tw/2013/11/like-father-like-son-2013.html
我的意外爸爸 そして父になる
(Like Father, Like Son)
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2013│120'│Japan│color
我一向都非常喜歡是枝裕和的電影,特別是他早期的幾部作品;
總之,他有新作品推出,理所當然會想要一睹為快,於是,就這
麼進了特映場的電影院(完全是衝著是枝裕和的映後座談而買票
,但整個活動主辦單位誠意不足,時間極短,觀眾能夠跟導演接
觸交流的時間只有短短半小時,然後提問的觀眾問題有四分之三
又是針對著 福山雅治...最後一位則是關注自己未來有沒有可能
跟導演合作的某演員..基本上是枝裕和對這部電影的想法其實沒
談到多少,哎不過那是後話了,還是先來談這部作品吧!)
《我的意外爸爸》延續是枝裕和一貫的風格,透過生活中許多小
細節來舖疊情感,真實生活中情感該是如何堆疊,在是枝裕和的
電影裡一樣便以那樣的方式積累,沒有因為電影的特性而被捨去
;這大概也是他的電影之所以能夠動人心弦的關鍵,因他總能捕
捉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極為細膩的一面。關於他的作品風格,他電
影裡的親情主題,我並不想著墨太多(版上也已有許多版友發表
了很棒的文章討論),因為這部電影就跟他典型的、所擅長拍攝
的電影那樣,一切都在水準以上,但並沒有特別讓我眼睛為之一
亮的元素(相較於是枝裕和的另兩部作品《距離》、《無人知曉
的夏日清晨》,《我的意外爸爸》帶給我的感動與震撼並沒有那
兩部來得強烈),可以說是預料之中的中規中矩,大致上來說,
劇本和選角、畫面以及拍攝手法都沒讓人失望。然而,我比較感
興趣的是,故事裡關於「家人」或者「親情」這件事。
註:這篇短評其實是兩個時期寫成的(意味著我看了兩次哈),
看第一次時有很多感受,但是還沒有辦法把它整理得很好,其實
我最想談的是日本的電影(劇)與小說很明顯的呈現出一個共同
的命題,即它們都不約而同的探討家人、親情、家庭關係,甚至
可以說是一種反省與反映,反省過往我們總以為生理上的血緣便
是關係認定之關鍵那樣的觀點,反映了日本的社會樣貌;日本這
幾年許多作品,都讓我們重新去思考這個問題:到底家人是甚麼
?家的想像又可以是甚麼?先天血緣的羈絆能夠有多強,而後天
的相處與日常生活實踐又能夠如何突破?不過,我可能還得準備
更多東西才能寫出這樣一篇文章XD
還是想要先來談談這部電影,一點我看了兩次後的小心得。
看第二次,顯然能讓我更專注也更抽離劇情的進展,所以能夠挪
出一些注意力去觀看一些細節而無需小心翼翼的緊跟著劇情,看
完益發覺得,這一部電影顯得相當工整(其實我自己不是那麼喜
歡過於雕琢工整的結構;不過這亦無損它作為一部好電影),其
實有很多線索導演一開始就默默安排了,比如一開始野野宮夫妻
帶著慶多到私立小學面試時,顯然那是良多小時候曾經就讀的學
校,有一幕他望著應該是學校操場說:「他們肯定賺了不少錢,
以前操場沒有那種燈」這意味著,良多的父親也是對孩子的教育
非常嚴格,從小就把良多送進這間私立學校,而這樣的教育方針
也由良多成為父親後沿襲,他以為「當父親」這件事能夠如過往
其它他做起來相當得心應手的事情一樣,但可惜,顯然慶多並不
認為他是一位「合格」的父親:「爸爸不像爸爸」他在電影接近
尾聲時氣憤的蹦出了這一句。
是的,從父親的角度來看,這電影描繪了「如何成為父親」,從
日文原文的片名就能夠看出端倪:そしれ父になる,其意思大概
是「於是我成為了爸爸」,相較之下,電影的中文片名就比較是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我的意外爸爸」;而有趣的是,英文片名
則是 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則是強調了
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連帶,強調父親對孩子的影響,無論是否具有
血緣關係都能夠成立。三種語言的片名,雖然都指出了不同的事
情,但是都是這部電影所嘗試表達的。
老實說,雖然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是枝裕和作品,但是我依舊喜歡
這部電影,它依舊是部好電影。只是有些橋段,會讓我覺得劇情
的設計感太強,像是要努力說服人但有些用力過度的感覺,讓人
不免思考會不會有其它比較自然的方式去表達。
比如那位刻意調換兩家孩子的護士,她坦承犯罪理由那一段似乎
是導演刻意想要呈現出來的,整個劇情的推演其實不需要講白護
士的理由也無所謂,看的當下會覺得有些錯愕,但後來大概就知
道,導演是為了講出另一件事情而安排了那樣的橋段──即鏡頭
從法庭內帶到法庭門口,有兩個孩子坐在門外的長椅上貌似等待
著,鏡頭在這裡沒有想要多說什麼,第一次看也很容易忽略,只
會順著鏡頭慢慢飄過,但後來孩子便會發揮作用。當良多帶著護
士的賠罪錢到她家還她時,那位從門內走出來要「保護」母親的
男孩,其實是護士現任丈夫的孩子,並非她親生的(也就是在法
庭外等候的兩個孩子。這線索在法庭上她的自白便有提到,她當
初犯罪就是因為剛再婚,要照顧現任丈夫的一對孩子壓力很大,
忌妒野野宮一家看起來太幸福);但現在那男孩卻能夠為了不是
自己的親生母親,站出來捍衛。
導演這裡其實就想要突顯他整部電影比較傾向的觀點:血緣不是
一切,後天的實際相處與付出是能夠改變很多的事情的。所以他
讓我們看到「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子,之間緊密的情感連帶」
,而這樣情感連帶,也擾動了良多的心境,因為他自己就是在那
樣的情況下成長,自己親生母親離開家庭(導演沒有說原因),
取而代之的是繼母,但良多一直無法放開心去接受繼母,直到那
通在車子裡的電話,母子倆的心結似乎打開了那麼一些。
我認為這部電影不只是談論父子親情的電影。它其實背後反映了
日本電影/文學中不斷反覆出現之重要的命題,即血緣連帶和實
際朝夕共處的關係,對不同脈絡下的人而言,會有什麼不同程度
的重要性;再進一步說,導演著實透過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
家」或者「家人」的各種多元想像與實踐的可能性,透過一種被
認為幾乎不可能發生在現代的「抱錯嬰兒」事件之戲劇張力,突
顯出當我們突然發現相處多年的親人其實並非自己親生,出乎自
己期待時,到底該如何面對那樣的關係?而那關係又能夠奠基在
什麼基礎上延續?任何與血緣的脫離,任何人理所當然都沒有辦
法那樣坦然面對,但最終最終,彼此之間真摯的愛與情感還是能
夠突破一切的。
我想,這是是枝裕和一直以來都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