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網友的負評,有點想為這部片平反一下,
的確,"末日列車"的設定和邏輯不夠嚴謹,劇情有許多超乎常理之處,
以一部科幻片而言,它的幻想成份大過科學的法則,
但私以為科幻片的成就本來並非源於科學上的寫實性,
而是作者藉由想像力所投射出的未來,對照現實世界時的意義。
光是冰河時期人們選擇登上一列奔馳於各大洲的火車這一點,就已經超脫現實,
降溫劑施放於2014年,這些鐵路工程是在何時修建完成?
它如何能突破國界藩籬,說服各國強權支持這條鐵路完工?
鐵軌與列車在施工時為何已能克服低溫、結冰等極端的物理條件?
若要保暖人們應該遷徙地底或接近赤道的區域,
結果列車還跑上寒冷高山去過山洞、撞冰牆?
這種現實基礎如此薄弱的背景設定,其實禁不起太多推敲。
但仔細想一想,原著漫畫選擇用動態的火車來作為階級社會的縮影,其實有其用意,
人類的政治想像與歷史觀是以"前進"為原則,
我們往往選擇讓少數菁英階級作為火車頭,
帶領群眾向前,也因此壟斷了更多的資源與政治權力,
而後方的人們像是被挾持般,只能跟隨而無其他選擇餘地。
引擎說穿了只是希區考克所謂的"麥加芬"(MacGuffin),
它本身的功能並沒有說清楚 (生成能源? 發電發熱?)
其真正意義源自作為政治權力核心的象徵,因為它驅動了體制的運作,
沒有人去想像火車停下來後會是什麼樣子,大夥看似一直在前進,
但這趟旅程沒有終點,只是兜圈子般在設定好的環型軌道上移動,
連人們的時間感(慶祝新年)都被鐵道上的地理位置所取代,
換言之,當外頭世界崩毀,這列火車和鐵道取而代之,成為人類的新世界和新秩序,
這套政治架構的基本邏輯就是循環,
火車的在同一條鐵道上移動是循環,
車廂內的社會抗爭和生態體系是循環,
領導的交替也是同一套體系的循環。
反抗軍首領Curtis讓我想起"駭客任務"的Neo,
他一開始以為帶領大家打倒Wilford就可以伸張階級正義,
但後來發現一再發生的暴動&鎮壓,
只是這個封閉體系中控制人數、有效分配資源的動態平衡機制,
Curtis是這套系統中必須存在的異數,
殘障老人Gilliam則像先知Oracle般,在幕後操縱的起義。
(你也可以將他視為階級革命中被特權階級收編的反動份子,
當政權輪替或抗爭改革後,過去反對派領袖一旦嚐到權力的滋味或好處,
最終往往也成為另一個腐化的暴君)
我認為"末日列車"作為一部科幻政治電影,
它提供的結尾是高明的 (儘管這樣的意念並非首創)
因為它不是直線式的推翻暴政、大快人心,
而是揭露出人治思維下理想化英雄的黑暗面,以及整體政治結構的僵化弊病,
我們總以為革命就是推翻一個領導者(駕駛),換人作看看就能解決一切,
卻往往忽略了整個體制先天上的系統性問題,
也因此當南宮明秀炸毀車門,引發雪崩而促使列車脫軌,
使整個體制瓦解,人們才得以走出去看見真實世界和新生的希望。
兩位男主角捨身保護優娜和黑人小孩,揭露出拯救下一代生命的傳承意味,
(仔細分析,片中提到的三次斷手情節都是出於"反抗不義、保護孩子",
說理的意味還蠻濃厚的...)
如果這是好萊塢電影,編劇絕不會讓美國隊長掛掉,
讓亞洲女孩和黑人小孩成為新世界的開創者,
但由於這部是韓國主導的合拍片,展現有別過去主流的白人男性中心史觀,
個人認為最後的結局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北極熊作為現今暖化危機的末世符號,出現在片尾也頗引人深思...)